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54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属于清洁能源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燃气供给装置存在燃气泄漏导致危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动机进气支管为“L”型,上端为空气入口,侧端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体上,外侧安装有密封的通风壳体,在通风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气通风口,在通风壳体的上侧面上设置有排气通风口,在通风壳体的底部焊接有航空插头,通风壳体中空内腔的底部安装带有天然气输入口的燃气气轨,在燃气气轨的上端安装有燃气喷射阀,燃气喷嘴贯穿发动机进气支管和通风壳体连接处的通孔,且焊接在发动机进气支管内,燃气喷嘴的进气口与燃气气轨联通,燃气喷嘴的出气口正对发动机进气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双燃料发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安全供给装置,属于清洁能源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直接的威胁,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尽可能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空气中废气的排放尤为引人关注,大气污染是全世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和开发替代原有能源的新清洁能源,其目的在于降低大气污染废气的排放。LNG(液化天然气)就是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其环保性和经济适用性决定了它将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内燃机行业已经开始LNG能源的运用,并且开始进行了由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因为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引起爆炸的危险,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天然气如何稳定安全的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燃气供给装置如何预防因燃气泄漏会导致的危险,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燃气供给装置存在燃气泄漏导致危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本技术所述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发动机进气支管为“L”型,发动机进气支管的上端为空气入口,发动机进气支管的侧端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体上,在发动机进气支管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的通风壳体,在通风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气通风口,在通风壳体的上侧面上设置有排气通风口,在通风壳体的底部焊接有航空插头,通风壳体中空内腔的底部安装带有天然气输入口的燃气气轨,在燃气气轨的上端安装有燃气喷射阀,燃气喷嘴贯穿发动机进气支管和通风壳体连接处的通孔,且焊接在发动机进气支管内,燃气喷嘴的进气口与燃气气轨联通,燃气喷嘴的出气口正对发动机进气门。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将空气供给与燃气供给完全隔离,能够保证双燃料发动机的安全性。通风壳体内可以进行强制通风,当燃气气轨出现泄漏情况时,泄漏的天然气可以在通风管道内快速排出,保证了发动机的安全性,同时,通风壳体能够承受5公斤的压力,能够保证在燃气气轨爆裂时不发生泄漏。本技术占用空间小,结构安全可靠,既能够保证发动机的安全,又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该安全供给装置包括通风壳体2、燃气气轨3、排气通风口4、燃气喷嘴5、航空插头6、燃气喷射阀7和进气通风口8;发动机进气支管1为“L”型,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上端为空气入口1-1,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侧端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体上,在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的通风壳体2,在通风壳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气通风口8,在通风壳体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排气通风口4,在通风壳体2的底部焊接有航空插头6,通风壳体2中空内腔的底部安装带有天然气输入口3-1的燃气气轨3,在燃气气轨3的上端安装有燃气喷射阀7,燃气喷嘴5贯穿发动机进气支管1和通风壳体2连接处的通孔,且焊接在发动机进气支管1内,燃气喷嘴5的进气口与燃气气轨3联通,燃气喷嘴5的出气口正对发动机进气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通风口8和排气通风口4分别设置在通风壳体2的两侧,用以保证通风壳体2内可以进行强制通风,当燃气气轨3出现泄漏情况时,泄漏的天然气可以在通风管道内快速排出,保证了发动机的安全性,同时,通风壳体2能够承受5公斤的压力,能够保证在燃气气轨3爆裂时不发生泄漏。燃气气轨3和燃气喷射阀7用于向发动机气缸内喷射天然气。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电缆连接在航空插头6上。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侧面还安装有防爆阀。本实施方式中,当发动机进气支管1内的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因发动机回火发生爆震时,防爆阀可安全打开,用于泄压,防止发动机进气支管1爆炸。本技术中,将发动机的空气供给装置、燃气供给装置和燃气安全通风装置设计为一个整体,由碳钢加工制成;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方便安装。双燃料发动机的空气供给与燃气供给完全隔离,燃气气轨3设置在一个独立的通风壳体2内,能够保证双燃料发动机的安全设计要求。发动机进气支管1为碳钢材质,既保证了其强度要求又能保证加工工艺要求。通风壳体2和发动机进气支管1之间无联通,能够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全供给装置包括通风壳体(2)、燃气气轨(3)、排气通风口(4)、燃气喷嘴(5)、航空插头(6)、燃气喷射阀(7)和进气通风口(8);发动机进气支管(1)为“L”型,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上端为空气入口(1‑1),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侧端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体上,在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的通风壳体(2),在通风壳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气通风口(8),在通风壳体(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排气通风口(4),在通风壳体(2)的底部焊接有航空插头(6),通风壳体(2)中空内腔的底部安装带有天然气输入口(3‑1)的燃气气轨(3),在燃气气轨(3)的上端安装有燃气喷射阀(7),燃气喷嘴(5)贯穿发动机进气支管(1)和通风壳体(2)连接处的通孔,且焊接在发动机进气支管(1)内,燃气喷嘴(5)的进气口与燃气气轨(3)联通,燃气喷嘴(5)的出气口正对发动机进气门。

【技术特征摘要】
1.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气安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全供给装置包括通风壳体(2)、燃气气轨(3)、排气通风口(4)、燃气喷嘴(5)、航空插头(6)、燃气喷射阀(7)和进气通风口(8);发动机进气支管(1)为“L”型,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上端为空气入口(1-1),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侧端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体上,在发动机进气支管(1)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的通风壳体(2),在通风壳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气通风口(8),在通风壳体(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排气通风口(4),在通风壳体(2)的底部焊接有航空插头(6),通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博孙继超周庆法孙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哈船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