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535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磁选装置、压球成型装置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其中,磁选装置的出料口与压球成型装置的入料口相通,压球成型装置的出料口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的进料通道相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专用系统处理褐铁矿,含水的褐铁矿生球团可以在转底炉内实现烘干、预热,可以采用含水的褐铁矿生球直接入炉,取消了前面的烘干工艺,节约投资,同时降低能耗。对生球团从底部进行缓慢升温预热,缓慢减少球团中水含量,防止还原过程中球团发生突然爆裂,同时还能得到金属化率更高的金属化球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处理褐铁矿的系统,属于褐铁矿的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多采用物料成型(压球或者造球)—烘干—直接还原流程,成型后的球团需经烘干后才能布入转底炉,因此须单独设置烘干设备进行烘干;此外,经转底炉直接还原的还原产物,还需经过冷却后才能排出转底炉外,并通过设置在转底炉冷却段上的水冷壁进行冷却,这也造成了还原产物热量的浪费。中国铁矿资源储量虽然十分丰富,但相当量铁矿石复杂难选,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其中褐铁矿利用率极低,采用常规选矿方法选别时,得到精矿产品质量不高、回收率较低,一般只能作为配矿使用,同时褐铁矿烧结矿粉化限制了它的使用。褐铁矿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可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但由于褐铁矿本身含有结晶水较高,球团在转底炉内焙烧时存在球团爆裂的问题,影响了还原效果。公开号为CN1235268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工作台,尤其是转底炉的进料与布料装置。该装置包括物料进给机构(2,3),物料移送机构(304)和物料重力倾倒导槽(4),该设备包括用于差分的分配物料的静态装置,所述机构包括倾倒导槽(4)的布料前缘(214),它具有基本上为曲线的外形,该曲线的导数是回转工作台(10)的在工作台中心和其边缘之间的部分的半径的递增线性函数。该设备无法处理未烘干的球团,需要在造球阶段加入烘干工艺,增加了工艺能耗;同时无法直接利用烟气所携带的热量,增加热损失。申请号为201510648755.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底炉中的冷却与烘干同步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转底炉红球通过第一导料槽均匀地落在进料端A2的该下层链板上,同时将该转底炉生球通过第一布料器均匀地落在进料端B1的该上层链板上;其次,通过调节该上层链板和该下层链板的转速,确保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反;随后,冷空气上升并穿过位于该下层链板上的红球,对该红球进行降温,同时冷空气温度升高转变成预热空气;然后,该预热空气继续上升,再穿过该上层链板上的生球,对该生球进行烘干,预热,同时该预热空气温度下降,转变成含有一定热量的热空气;最后,该热空气被抽出,进入尘降室,再由该尘降室进入该除尘室,通过该除尘室转入转底炉中的空气预热系统中使用;该方法中转底炉还原产品红球须排出转底炉炉外才能进行冷却处理,不仅需要单独设置冷却装置,还会造成热量损耗;此外,对转底炉还原产品采用空气冷却,容易造成转底炉产品的氧化,会降低产品的金属化率,影响产品品质。申请号为201510649237.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底炉中冷却、烘干同步的高效装置,其包括: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上网链/链板,下网链/链板,抽风机,机壳,上分隔墙,中分隔墙,下分隔墙,检修门,风箱,挡料板,支撑架,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该上链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并连接该第一轴承,该下链板分别安装并连接该第二轴承,并且该第一轴承和该第二轴承呈上下位置关系固结在该轴承座上;该机壳放置在该支撑架上,在该机壳上开设该检修门,且该检修门置于该支撑架上,该风箱位于该机壳之上,该抽风机位于该风箱上方;在该机壳内部,该上分隔墙位于该上链板之上;该中分隔墙位于该上网链/链板和该下链板之间;该下分隔墙位于该下链板的下方;该方法中转底炉还原产品须排出转底炉炉外才能进行冷却处理,不仅需要单独设置冷却装置,还会造成热量损耗;此外,对转底炉还原产品采用空气冷却,容易造成转底炉产品的氧化,会降低产品的金属化率,影响产品品质。综上,在目前转底炉工艺中,生球的烘干和还原产物的冷却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处理,占地面大,工艺流程长,热利用效率低,这不仅建设成本增大,还会造成能耗指标偏高、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采用本技术的系统处理褐铁矿,含水的褐铁矿生球团可以在转底炉内实现烘干、预热,可以采用含水的褐铁矿生球直接入炉,节约烘干设备的投资,同时降低能耗,同时能得到金属化率更高的金属化球团。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包括:磁选装置、压球成型装置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其中,磁选装置的出料口与压球成型装置的入料口相通,压球成型装置的出料口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的进料通道相通。所述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包括布料装置干燥以及预热、转底炉预热及直接还原、转底炉冷却、转底炉出料,其结构包括环形炉体和可转动的环形炉底,该环形炉体由内周炉壁、外周炉壁和环形炉顶组成,内周炉壁与外周炉壁同轴设置,环形炉顶的内外边缘分别连接在内周炉壁和外周炉壁的顶端,形成环形炉膛,所述的环形炉底对应设在该环形炉膛的下方;在该环形炉膛内沿圆周依次设置有布料区、预热区、中温区、高温区和冷却区,且冷却区和布料区相邻,布料区和预热区之间、高温区和冷却区之间用径向的挡墙分隔,在该挡墙的下端与环形炉底之间留有能够至少通过一层物料的间隔;在该预热区、中温区和高温区的内、外周炉壁上装有烧嘴,在冷却区和布料区之间的炉底上设有出料装置;其中,在该布料区和冷却区之上横向设置由多层扇形网传送带组成的扇形网带布料器;在所述的冷却区靠近环形炉底处的内、外周炉壁上设有气体吹扫通道;在对应于扇形网带布料器上方的转底炉炉顶设有排气装置;在该扇形网带布料器上方的炉顶对应于冷却区的一侧设有给料通道。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的扇形网带布料器由多层上下间隔设置的扇形网传送带组成,相邻的扇形网传送带在圆周方向相互交替错开一段距离作为上一层扇形网传送带末端向下一层扇形网传送带首端落料的下料通道,在每一个下料通道对应的下面的扇形网传送带的首端设有挡料板;最上层的扇形网传送带位于给料通道的下方,最下层的扇形网传送带的末端与相邻隔墙形成下料通道,位于布料区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的扇形网传送带的材质为耐高温的合金或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的扇形网带布料器由3-9层的上下间隔设置的扇形网传送带组成,更优选为由3-5层的上下间隔设置的扇形网传送带组成。优选的,每两层扇形网传送带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0mm-500mm;若两个网带距离小于200mm,则需要设置数量过多,增加成本;若距离大于500mm,球团从一个网带到达下层网带的高度差过大,易造成球团的碎裂,同时在网带上停留时间过短,不能保证烘干效果。优选的,每一层的扇形网传送带的下料通道的尺寸宽为100-200mm;本技术发现,当下料通道宽度为100-200mm可使球团可落至下层网带。若尺寸过小,物料下落速度过慢,影响布料效果;若尺寸过大,物料下落集中,会导致球团堆积。优选的,挡墙与转底炉炉底的间隔距离是60-150mm。布料装置两端的挡墙距离转底炉炉底高度为60-150mm,用于将冷却区、布料区与其他区域隔离开,确保吹扫气体对高温还原产物冷却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区域气氛,且换热后的气体可上行烘干和预热生球;此外,还不会影响各区域的物料移动。若挡墙距离炉底高度过大,不能保证隔离效果,若高度过小,会影响物料在炉内的运动。每一扇形网传送带包括支撑轴、传动链轮和扇形网带;两根支撑轴分别径向转动支撑在扇形网传送带的两端,在每一该支撑轴靠近其两端处各装有一个传动链轮,该扇形网带由若干个扇形的单体链板连接为闭合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选装置(S100)、压球成型装置(S200)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S300);其中,磁选装置(S100)的出料口与压球成型装置(S200)的入料口相通,压球成型装置(S200)的出料口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S300)的进料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褐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选装置(S100)、压球成型装置(S200)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S300);其中,磁选装置(S100)的出料口与压球成型装置(S200)的入料口相通,压球成型装置(S200)的出料口和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S300)的进料通道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转底炉直接还原系统(S300)包括环形炉体和可转动的环形炉底,在所述转底炉的环形炉膛内沿圆周依次设置有布料区(1)、预热区(2)、中温区(3)、高温区(4)和冷却区(5),且冷却区(5)和布料区(1)相邻,布料区(1)和预热区(2)之间、高温区(4)和冷却区(5)之间用径向的挡墙(16)分隔,在该挡墙(16)的下端与环形炉底之间留有能够至少通过一层物料的间隔;在预热区(2)、中温区(3)和高温区(4)的内、外周炉壁上装有烧嘴,在冷却区(5)和布料区(1)之间设有出料装置(11)临于炉底上方,在该布料区(1)和冷却区(5)之上横向设置由多层扇形网传送带(6)组成的扇形网带布料器;在所述的冷却区(5)靠近环形炉底处的内、外周炉壁上设有气体吹扫通道(18);在对应于扇形网带布料器上方的转底炉炉顶设有排气装置(17);在该扇形网带布料器上方的炉顶对应于冷却区(5)的一侧设有给料通道(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网带布料器由多层上下间隔设置的扇形网传送带(6)组成,相邻的扇形网传送带(6)在圆周方向相互交替错开一段距离作为上一层扇形网传送带(6)末端向下一层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亮刘占华王欣王岩曹志成薛逊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