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25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41
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堵塞构件被送出到堵塞位置的状态下的轿厢的升降。具有堵塞在轿厢侧的门槛(31)与层站侧的门槛之间产生的间隙的堵塞构件(35)。堵塞构件(35)构成为能够在堵塞间隙的堵塞位置与轿厢侧的门槛的下部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通过驱动机构(41)被驱动为伴随轿厢门的打开动作,从退避位置向堵塞位置移动。设置有在轿厢门为关闭状态时,检测堵塞构件(35)是否退避到退避位置的传感器(81),防止在堵塞构件(35)没有退避到正确的退避位置的状态下的轿厢的移动。

Elevator device

An elevator device capable of reliably preventing the lift of a car when a blocking member is sent to a blocked position. A blocking member (35) having a gap between the sill (31) that is blocked on the side of the car and the sill at the station side. Plug member (35) is movable between a retracted position to a lower position in the plug and plug the gap of the car side threshold,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41) is driven to open the action with the car door, from the retracted position to block position. Set in the car door is closed, blocking the detection component (35)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ensor is backoff backoff (81), to prevent clogging in the component (35) is not retreated to the position of mobile backoff under the correc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装置关联申请本申请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P2016-119546号(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全部的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在到轿厢的出入口部所设置的层站侧以及轿厢侧的门槛间产生的间隙的堵塞构造的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的井道内设置的轿厢在各层楼间升降并搬运人员、货物的电梯装置中,为了使轿厢升降,在各层楼的层站与轿厢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在轿厢与层站平层并停止且出入口的门打开的状态下,在层站侧的门槛与轿厢侧的门槛之间产生间隙。该门槛间的间隙成为人跌倒或者轮椅、台车等的车轮落入并钩挂的原因,并且该门槛间的间隙也是危险的。另外,具有钥匙、卡等小物品从门槛间隙下落到底坑内,其回收变得困难的情况。因此,提出如下技术方案:设置用于堵塞门槛间的间隙的堵塞构件,使其以在门的开放时堵塞门槛间隙的方式进行动作。堵塞构件在电梯门的门关闭时退避到轿厢轿底的下部,在电梯门的门打开时堵塞门槛间的间隙。也就是说,堵塞构件构成为,在电梯门被关闭后的轿厢的行驶中退避到轿厢门槛的下方并被收纳,伴随轿厢平层后的开门,朝向层站门的门槛被送出,堵塞门槛间的间隙。然而,若使堵塞构件移动的机构产生某些故障,则可能会产生如下情况:被送出到在平层时堵塞门槛间隙的堵塞位置的堵塞构件即使通过,门关闭动作也没有退避到规定的退避位置,并且在没有退避到规定的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轿厢进行升降动作。这样,若在堵塞构件没有成为退避状态的情况下轿厢进行升降,则具有如下问题:堵塞构件与层站侧的门槛碰撞,给予轿厢较大的冲击,并且,会损坏堵塞构件以及其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堵塞构件被送出到堵塞位置的状态下的轿厢的升降。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轿厢侧的门槛,将在轿厢的出入口设置的轿厢门沿该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进行引导;层站侧的门槛,将上述轿厢能够进行平层的各层楼的、在向上述轿厢的出入口设置的层站门沿该层站门的开闭方向进行引导;堵塞构件,能够在堵塞位置与上述轿厢侧的门槛的下部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堵塞位置是堵塞上述轿厢侧的门槛与层站侧的门槛之间产生的间隙的位置;驱动机构,伴随上述轿厢门的打开动作,使上述堵塞构件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堵塞位置移动,伴随上述轿厢门的关闭动作,使上述堵塞构件从上述堵塞位置向上述退避位置移动;以及传感器,在上述轿厢门为关闭状态时,检测上述堵塞构件是否退避到上述退避位置。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上述传感器是产生光轴的光电式的传感器,该光轴通过处于上述堵塞位置的上述堵塞构件被遮光。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上述传感器是被配置为能够检测处于上述退避位置的堵塞构件的非接触式的接近传感器。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上述传感器是被配置为能够与处于上述退避位置的堵塞构件抵接的接触式的传感器。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设置检测堵塞构件是否退避到规定的退避位置的传感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堵塞构件被送出到堵塞位置的状态下的轿厢的升降,能够防止堵塞构件、其驱动机构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图2是从层站侧观察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轿厢的门部分的门打开状态的主视图。图3使从层站侧观察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轿厢的门部分的门关闭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轿厢门侧的工作构件与驱动机构的关系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处于退避位置的堵塞构件与传感器的关系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处于堵塞位置的堵塞构件与传感器的关系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处于堵塞位置的堵塞构件与轿厢侧以及层站侧的门槛的关系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处于退避位置的堵塞构件与轿厢侧以及层站侧的门槛的关系的侧视图。图9是从图8去除一部分部件,容易观察地表示堵塞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的另一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轿厢门侧的工作构件与驱动机构的关系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电梯装置2…层站门3…井道4…轿厢25…轿厢门31…轿厢侧的门槛32…层站侧的门槛35…堵塞构件41…驱动机构42,72…工作构件51…托架52…板簧56…工作弹簧59…工作销66…回程弹簧81…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首先,利用图1对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1具备在井道3内配置的轿厢4以及对重5。在井道3的上方设置有机房6,该机房6设置有驱动主钢丝绳9的曳引机7以及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控制电梯装置1的整体,因此,根据层站召唤或者轿厢召唤控制曳引机7,使轿厢4向具有召唤的层平层。另外,还可以是不设置机房6而使曳引机7以及控制装置8小型化并设置于井道3内的上部的所谓无机房的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1中,在设置于建筑物各层楼的层站11设置有通到井道3内的轿厢4的出入口12,在该出入口12设置有层站门2。该层站门2在轿厢4的平层时,经由没有图示的联锁机构与在轿厢4的出入口24设置的轿厢门25侧卡合,与轿厢门25的开闭联动地进行开闭动作。图2以及图3为从层站11侧对在轿厢4的出入口设置的轿厢门25进行观察的主视图,图2表示轿厢门25打开的门打开状态,图3表示轿厢门关闭的门关闭状态。轿厢门25是使两张门板25a、25b(仅表示门挡部分,其他部分省略图示)向相互不同的图示左右方开动作的所谓双开方式。上述两张门板25a、25b与门开闭机构连结,通过该门开闭机构7沿图示左右方向被驱动,进行开闭动作。另外,门开闭机构是公知的,与本申请技术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构造说明,但是,通过没有图示的电动机的动力,使两张门板25a、25b相互联动,沿着导轨在左右方向上驱动两张门板25a、25b,使其进行开闭动作。在该轿厢4的出入口部分设置有轿厢侧的门槛31,将构成轿厢门25的两张门板25a、25b沿其开闭方向进行引导。该轿厢侧的门槛31设置于轿厢的出入口24的下边部,在门槛31的上表面形成的导槽与两张门板25a、25b的下端部分别卡合,并将该两张门板25a、25b在开闭方向上进行引导。相对该轿厢侧的门槛31,在层站11侧如图7~图9所示也设置有门槛32。层站侧的门槛32与轿厢侧的门槛31的一侧面(图7~图9的左侧面)保持规定的间隔且对置配置。在该层站侧的门槛32的上表面也形成有导槽,将图1所示的层站门2沿其开闭方向进行引导。该层站门2虽然也没有图示,但是也是具有两张门板的双开方式,因此,如上所述,在轿厢4与层站11平层时,该层站门2与轿厢4的轿厢门25卡合,与轿厢门25共同进行开闭动作。也就是说,层站门2在轿厢4没有平层时,通过没有图示的联锁机构将两张门板锁定为关闭状态,在轿厢4平层时,与轿厢4侧的没有图示的卡合构件卡合并解除上述锁定状态,与轿厢门25共同进行开闭动作。在轿厢4向规定层平层时,在轿厢侧的门槛31与层站侧的门槛32之间产生如图7~图9所示的间隙。为了堵塞该间隙,设置有堵塞构件35。该堵塞构件35如图2以及图3所示,被左右地分割。该分割部分是在轿厢4的升降时,轿厢侧的门槛31与设置于层站侧的没有图示的联锁机构偏移且不同的部分,并且,为了允许联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轿厢侧的门槛,将在轿厢的出入口设置的轿厢门沿该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进行引导;层站侧的门槛,将上述轿厢能够进行平层的各层楼的、在向上述轿厢的出入口设置的层站门沿该层站门的开闭方向进行引导;堵塞构件,能够在堵塞位置与上述轿厢侧的门槛的下部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堵塞位置是堵塞上述轿厢侧的门槛与层站侧的门槛之间产生的间隙的位置;驱动机构,伴随上述轿厢门的打开动作,使上述堵塞构件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堵塞位置移动,伴随上述轿厢门的关闭动作,使上述堵塞构件从上述堵塞位置向上述退避位置移动;以及传感器,在上述轿厢门为关闭状态时,检测上述堵塞构件是否退避到上述退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6 JP 2016-119546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轿厢侧的门槛,将在轿厢的出入口设置的轿厢门沿该轿厢门的开闭方向进行引导;层站侧的门槛,将上述轿厢能够进行平层的各层楼的、在向上述轿厢的出入口设置的层站门沿该层站门的开闭方向进行引导;堵塞构件,能够在堵塞位置与上述轿厢侧的门槛的下部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堵塞位置是堵塞上述轿厢侧的门槛与层站侧的门槛之间产生的间隙的位置;驱动机构,伴随上述轿厢门的打开动作,使上述堵塞构件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堵塞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隼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