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521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包括:一体成型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分别朝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中的腔体注入填充材料以形成填充层;分别对填充有填充层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切割,以将第一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一角码,将第二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二角码;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朝第一门窗型材或第二门窗型材中注胶,以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密封在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内。通过上述方式,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通过朝铝合金门窗型材的角部注入组角胶,将活动角码和铝合金门窗型材之间的间隙填充满,以起到密封防水效果,也加强了连接强度。

Group angle method for door and window prof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file angle method, including: forming one first profile and second sections; the cavity respectively towards the first and second sections of profile injection filling material to form filling layer; a filling layer respectively first profile and second section cutting of filling, the first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the first corner, the second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second corner joints; the first and second corner corner corner installed on the need to connect the first and second doors and windows doors and windows; doors and windows or doors and windows in the first second sections in plastic injection, to the first corner corner corner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ealing doors and windows and second doors and windows in the profile. By the way, the doors and windows open the group through the corner angle method in Aluminum Alloy profile injection angle glue, the gap between the corner and the activities of Aluminum Alloy doors and windows filled, to seal waterproof effect,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门窗
,特别涉及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门窗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门窗市场的很大份额,其中铝合金门窗主要是将铝合金形成锯切后拼接而成的,其中铝合金门窗的拼接方式包括有90度角拼接方式和45度角拼接方式两种方式,而90度角和45度角拼接方式大约各占市场份额的一半。目前市面上的45度角拼接方式包括有机械撞角组角、销钉组角以及活动角码组角等拼接方式,而活动角码组角的连接方式较为普通,也比较灵活,可适用在不同场合实现组装作业,因此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其大约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目前市面上可对撞角组角和销钉组角两种拼接方式实现注胶,从而实现密封防水及增加角部强度效果。虽然活动角码的连接方式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是由于活动角码本身结构决定活动角码无法注胶,导致无法防水,连接强度弱。具体地,如图1所示,传统的活动角码本身设有比较多的内腔(如D、E、F、或G),该内腔会储存大量的胶无法注满且存在一注胶就溢胶的现象,因此无法往活动角码中注胶且注胶成本大,由于活动角码无法注胶,而活动角码安装在铝合金门窗型材腔体内是间隙配合,因此活动角码和铝合金门窗型材腔体之间存在间隙,无法实现有效密封,达不到密封防水效果;另外,当活动角码安装在铝合金门窗型材的角部后,铝合金门窗型材的角部会承受力的作用,当角部的受力传导至活动角码处时,由于活动角码和铝合金门窗型材腔体之间存在间隙,其间隙无法受力,因此活动角码受力集中在几个点,使得活动角码整体容易发生变形,受力不佳,使得活动角码和铝合金门窗型材的连接强度变弱;进一步的,活动角码之间是通过螺栓紧固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力的作用,门窗的窗扇频繁开启或关闭都会产生振动,会导致螺栓后期松动,使得活动角码和铝合金门窗型材的连接强度变弱,使得铝合金门窗窗扇变形,影响门窗的正常使用及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可朝铝合金门窗型材的角部注入组角胶,以将活动角码和铝合金门窗型材之间的间隙填充满,起到密封防水效果,也加强了连接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包括:一体成型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分别朝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中的腔体注入填充材料以形成填充层;分别对填充有填充层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切割,以将第一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一角码,将第二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二角码;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朝第一门窗型材或第二门窗型材中注胶,以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密封在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内。其中,第一角码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板、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板的两端且互相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第一倾斜支撑板,其中第一竖直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一倾斜支撑板所形成的第一内腔内设有第一隔板,以将第一内腔分成靠近第一竖直支撑板的第一腔体和远离第一竖直支撑板的第二腔体,且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比第二支撑板的长度长,第二腔体中设置有第一填充层。其中,第二角码包括第二竖直支撑板、设置在第二竖直支撑板的两端且互相平行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以及分别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连接的第二倾斜支撑板,其中第二竖直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二倾斜支撑板所形成的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二隔板,以将第二内腔分成靠近第二竖直支撑板的第三腔体和远离第二竖直支撑板的第四腔体,且第三支撑板的长度比第四支撑板的长度长,第四腔体中设置有第二填充层。其中,分别对填充有填充层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切割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倾斜支撑板、第一填充层和第一支撑板上设置互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在第二倾斜支撑板、第二填充层和第三支撑板上设置互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在第一倾斜支撑板与第二倾斜支撑板上设有互相收容的卡槽和凸起。其中,分别对填充有填充层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切割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倾斜支撑板的两侧边缘端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挖槽,并在第二倾斜支撑板的两侧边缘端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挖槽,以使得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连接后,第一挖槽和第二挖槽在第一倾斜支撑板与第二倾斜支撑板的连接处的两侧边缘端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注胶开槽,其中注胶开槽与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缝隙对应。其中,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的步骤包括: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安装在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所形成的角部的腔体内;在第一门窗型材上设置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开孔,在第二门窗型材上设置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二开孔;利用螺栓穿过第一开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二开孔,使第一倾斜支撑板和第二倾斜支撑板互相接触,以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固定在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内,其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靠近设置;在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设置孔帽,以密封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其中,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门窗型材或第二门窗型材上设置注孔,并在第一门窗型材和/或第二门窗型材远离注孔的一端设置溢出孔,以通过溢出孔是否溢出组角胶来判断是否密封角码。其中,第一倾斜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和/或第二倾斜支撑板靠近第三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注孔对应的倒角,其中朝第一门窗型材或第二门窗型材中注胶的步骤包括:朝第一门窗型材或第二门窗型材与倒角对应的注孔中注入组角胶,以使得组角胶通过注胶开槽流入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内。其中,第一填充层靠近第一倾斜支撑板的一侧端面和第一倾斜支撑板靠近第一填充层的一侧端面中的一者设有2条第一长条凹槽,第一填充层靠近第一倾斜支撑板的一侧端面和第一倾斜支撑板靠近第一填充层的一侧端面中的另一者设有2条第一长条凸起,2条第一长条凸起收容在2条第一长条凹槽中,其中第一填充层和第一倾斜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螺帽,第一螺帽设置在2条第一长条凸起之间,且2条第一长条凸起之间的宽度等于第一螺帽的宽度,以通过2条第一长条凸起固定第一螺帽,其中螺栓穿设在第一螺帽中。其中,第二填充层靠近第二倾斜支撑板的一侧端面和第二倾斜支撑板靠近第二填充层的一侧端面中的一者设有2条第二长条凹槽,第二填充层靠近第二倾斜支撑板的一侧端面和第二倾斜支撑板靠近第二填充层的一侧端面中的另一者设有2条第二长条凸起,2条第二长条凸起收容在2条第二长条凹槽中,其中第二填充层和第二倾斜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螺帽,第二螺帽设置在2条第二长条凸起之间,且2条第二长条凸起之间的宽度等于第二螺帽的宽度,以通过2条第二长条凸起固定第二螺帽,其中螺栓穿设在第二螺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包括:一体成型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分别朝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中的腔体注入填充材料以形成填充层;分别对填充有填充层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切割,以将第一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一角码,将第二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二角码;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朝第一门窗型材或第二门窗型材中注胶,以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密封在第一门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分别朝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中的腔体注入填充材料以形成填充层;分别对填充有所述填充层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切割,以将所述第一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一角码,将所述第二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二角码;将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朝所述第一门窗型材或所述第二门窗型材中注胶,以将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密封在所述第一门窗型材和所述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型材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分别朝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中的腔体注入填充材料以形成填充层;分别对填充有所述填充层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切割,以将所述第一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一角码,将所述第二型材分割成多个第二角码;将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接处;朝所述第一门窗型材或所述第二门窗型材中注胶,以将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密封在所述第一门窗型材和所述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板的两端且互相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第一倾斜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板所形成的第一内腔内设有第一隔板,以将所述第一内腔分成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板的第一腔体和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板的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长,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第一填充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码包括第二竖直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的两端且互相平行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连接的第二倾斜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板所形成的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二隔板,以将所述第二内腔分成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的第三腔体和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的第四腔体,且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长度比所述第四支撑板的长度长,所述第四腔体中设置有第二填充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填充有所述填充层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切割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板、所述第一填充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互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板、所述第二填充层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置互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板上设有互相收容的卡槽和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填充有所述填充层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切割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板的两侧边缘端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挖槽,并在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板的两侧边缘端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挖槽,以使得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连接后,所述第一挖槽和所述第二挖槽在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板的连接处的两侧边缘端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注胶开槽,其中所述注胶开槽与所述第一门窗型材和所述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缝隙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安装在需要连接的第一门窗型材和第二门窗型材的角部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铁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福里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