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112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滑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所述滑座可相对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所述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下端枢接于所述前脚,要收合车架时,往后下方旋转车手,通过第一连杆往下压滑座,使得滑座沿着后脚往下滑动,从而带动前脚后端往后下方移动并旋转,第二连杆被带动一起旋转,直至最后整个前脚叠靠于后脚下方,车手叠靠于后脚上侧,第一、第二连杆也旋转靠近车手、前脚与后脚,从而整个车架收合后的体积非常小。

A compact baby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ll folding baby carriage,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frame, the frame comprises a driver, forefoot and hind feet, a sliding seat, a first connecting rod,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driver is pivoted on the rear upper end of the sliding seat can slide up and down connected to the the foot, the forefoot rear end is pivoted on the sliding se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with the driver, pivoted at the lower end on the sliding seat seco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on the rear end is pivoted on the front foot, to the folding frame, back below the rotary driver,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slide down the slide, slide down along the back foot, so as to drive the mobile front and back below the rear end rotation,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driven to rotate together, until the end of the forefoot on foot below the stack, stack by the driver On the rear sid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lso rotate around the drivers, the front foot and rear foot, so the whole frame folded after the volume is very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尤其涉及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用于承载婴幼儿以减轻父母抱婴儿的负担,婴儿车一般包括一可收合的车架,从而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婴儿车收合起来。婴儿车车架一般主要是由多个能联动的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相互连接的方式关系到婴儿车收合后体积的大小,收合后体积小的婴儿车携带、储存、运输都很方便,而收合后体积大的婴儿车刚好相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滑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所述滑座可相对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所述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下端枢接于所述前脚。所述车手下端通过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所述前脚后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第三枢轴枢接于所述车手,所述第二连杆下端通过第四枢轴枢接于所述前脚,在所述车架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后上方,所述第四枢轴位于所述第二枢轴前下方。所述车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后脚上端固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车手下端以及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车手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一起枢接于所述固定座,或所述车手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枢轴枢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呈T形,包括一横向部以及自所述横向部中间往下延伸的竖向部,所述后脚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T形固定座的竖向部,所述车手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T形固定座横向部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T形固定座横向部的下端。所述滑座中间可相对上下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后脚上,所述第一连杆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上端,所述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下端。还包括座部、第三连杆,所述座部后侧枢接于所述后脚,所述第三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座部前侧,下端枢接于前脚。所述车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右两侧支架,每一侧支架均包括所述车手、前脚、后脚、滑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且所述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下端分别连接于一第一连接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左右两侧支架的前脚下侧分别连接于一第二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对应所述车架左右两侧支架,所述座部包括左右两座管,所述第三连杆也设置有左右两根,所述两座管分别与同一侧的后脚、第三连杆枢接,或所述座部设置为座板,所述座板左右两侧分别与同侧的后脚、第三连杆枢接。所述车手包括上车手与下车手,所述上车手下端枢接于下车手上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这种车架结构,使得在释锁车架锁定机构后,只要往后下方旋转车手,即可通过第一连杆往下压滑座,使得滑座沿着后脚往下滑动,从而带动前脚后端往后下方移动并旋转,第二连杆也被带动一起旋转,直至最后所述滑座滑至后脚下端到不能再滑动为止,此时,前脚的后端位于后脚的下端,且整个前脚叠靠于后脚下方,车手叠靠于后脚上侧,第一、第二连杆也旋转靠近车手、前脚与后脚,从而整个车架收合后的体积非常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展开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收合过程中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收合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1、设置于所述车架1底前部的前轮2、设置于所述车架1底后部的后轮3、将所述车架1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图未示),所述车架1包括车手11、前脚12、后脚13、滑座14、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所述车手11下端枢接于所述后脚13上端,所述滑座14可相对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13,所述前脚12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14,所述第一连杆15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11,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14,所述第二连杆16上端枢接于所述后脚13上端,下端枢接于所述前脚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手11下端通过第一枢轴110枢接于所述后脚13上端,所述前脚12后端通过第二枢轴120枢接于所述滑座14,所述第一连杆15上端通过第三枢轴150枢接于所述车手11,所述第二连杆16下端通过第四枢轴160枢接于所述前脚12,在所述车架1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枢轴150位于所述第一枢轴110后上方,所述第四枢轴160位于所述第二枢轴120前下方。所述车架1还包括固定座17,所述后脚13上端固接于所述固定座17,所述车手11下端以及第二连杆16上端枢接于所述固定座17。所述车手11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6上端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10一起枢接于所述固定座17,或所述车手11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6上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枢轴枢接于所述固定座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7呈T形,包括一横向部171以及自所述横向部171中间往下延伸的竖向部172,所述后脚13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T形固定座17的竖向部172,所述车手11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10枢接于所述T形固定座横向部171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杆16上端枢接于所述T形固定座横向部171的下端。所述滑座14中间可相对上下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后脚13上,所述第一连杆15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14上端,所述前脚12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14下端。在其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滑座14通过其他方式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13。所述车架锁定机构可以为公知的任何技术,可以设置于所述车手11、前脚12、后脚13、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中任意相连接的两者之间,只要是能够将车架1锁定于展开状态的机构均能在此使用,因为其不是本技术的重点,从而不在此赘述。要收合车架1时,释锁车架锁定机构,然后往后下方旋转车手11,通过第一连杆15往下压滑座14,使得滑座14沿着后脚13往下滑动,从而带动前脚12后端往后下方移动并旋转,第二连杆16被带动一起旋转,直至最后所述滑座14滑至后脚13下端到不能再滑动为止,此时,前脚12的后端位于后脚13的下端下侧,且整个前脚12叠靠于后脚13下方,车手11叠靠于后脚13上侧,第一、第二连杆15、16也旋转靠近车手11、前脚12与后脚13,从而整个车架1收合后的体积非常小。本技术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还包括座部4、第三连杆5,所述座部4后侧枢接于所述后脚13,所述第三连杆5上端枢接于所述座部4前侧,下端枢接于前脚12。从而车架1收合时,通过所述第三连杆5的带动,所述座部4也随之旋转收合。为使得本技术收合后体积更小,较佳的,所述车手11包括上车手111与下车手112,所述上车手111下端枢接于下车手112上端,从而在车架1收合后,旋转所述上车手111靠拢下车手112(图未示)。如图4所示,所述车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右两侧支架10,每一侧支架10均包括所述车手11、前脚12、后脚13、滑座14、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且所述左右两侧支架10的后脚13下端分别连接于一第一连接杆131的左右两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滑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所述滑座可相对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所述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下端枢接于所述前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车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滑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所述滑座可相对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所述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下端枢接于所述前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下端通过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后脚上端,所述前脚后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滑座,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第三枢轴枢接于所述车手,所述第二连杆下端通过第四枢轴枢接于所述前脚,在所述车架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后上方,所述第四枢轴位于所述第二枢轴前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后脚上端固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车手下端以及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固定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一起枢接于所述固定座,或所述车手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枢轴枢接于所述固定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合体积小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呈T形,包括一横向部以及自所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祎敏闵远超江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童歌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