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07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涉及磁悬浮车辆走行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托臂上部、托臂下部以及与托臂连接的纵梁。所述的托臂上部与托臂下部之间通过榫头榫孔结构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托臂上部与纵梁之间通过榫头榫孔结构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其中榫头为“回字形”中空结构,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托臂下部为带安装座的“Г字形”结构,该“Г字形”的水平端为与第一凸台结构配合的榫孔,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通孔,该“Г字形”的垂直端设有安装座,直角位置为带筋斜面。基于上述榫接结构,可以衍生出其他两种实施方案。主要用于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

A low speed maglev vehicle suspension frame bracke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w speed maglev vehicle suspension bracket structure,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glev vehicle walking mechanism. The upper arm and the lower arm includes, and arm connected beam.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arm bracket with the tenon and mortise and tenon structure, through bolts between the upper arm; and longitudinal with mortise and tenon structure tenon, and through bolts. The tenon \glyph\ hollow structure, four are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wo rows of screws; the lower belt mounting structure, the \F\ form \the glyph\ level end and tenon hole of the first convex structure of the four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wo rows of holes, the vertical end \the shape\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seat, right angle position with inclined ribs. The joint structure can be derived based on the other two kinds of implementation. Mainly used in the low-speed maglev vehicle suspension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
本技术属于常导电磁悬浮式磁悬浮车辆走行机构
,尤其涉及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结构。
技术介绍
常导电磁悬浮式(EMS)磁浮车辆系统和普通的轨道车辆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相对于传统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磁浮车辆采用悬浮架支撑车体。悬浮架没有轮对结构,而是利用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轨道间的吸力和排斥力使车辆悬浮和行走。它的优点在于以悬浮取代轮轨接触,极大减少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磨耗,降低了车辆的运行成本。同时磁浮列车在运行中噪音非常小,在城乡运行时具有很大的优势。现有的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分为两种。一种采用了一体式结构结构,纵梁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法兰,托臂通过法兰与纵梁连接,法兰与托臂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法兰和托臂之间还插装有固定销。这种一体式托臂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法兰与纵梁需要焊接,焊接引起的结构变形不好控制;法兰与托臂通过螺栓连接,不易控制托臂与纵梁的位置关系,且结构稳定性难以保证;法兰仅三边开设螺栓孔,法兰与托臂之间未形成封闭连接,且托臂对应的螺栓孔开设位置加大了安装的复杂性;直线电机安装和拆卸只能沿着列车的纵向依次安装和拆卸,必须要将靠近车头或者靠近车尾的直线电机也依次卸下,才可将中部的直线电机取出,故列车编组后的维护工作量大。另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的托臂结构同样采用的是一体式结构。但这种结构为了便于直线电机从悬浮架两侧方向取出,使托臂的主体部分集中在悬浮架的端部。同时为了保证结构和强度的要求,这种结构占用了直线电机在纵向方向增加长度的空间。因此,这种托臂结构虽然便于直线电机的拆装,但限制了直线电机的长度,从而从结构上限制了悬浮架的最大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托臂结构存在的制造精度要求高、结构稳定性不足、电机拆装不便、电机长度受限以及相邻电机间隔较大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包括与托臂连接的纵梁,托臂上部为不规则“品字形”结构,该“品字形”的朝上位置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一凸台结构,第一凸台结构的横截面为“回字形”,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该“品字形”的左右两侧均为中空结构,靠近第一凸台结构一侧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二凸台结构,两邻近边为垂直夹角,第二凸台结构的横截面也为“回字形”,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另一侧是两水平面为贯通平面的中空四边形;托臂下部为带安装座的“Г字形”结构,该“Г字形”水平端为与第一凸台结构配合的榫孔,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通孔,“Г字形”的垂直端设有安装座,直角位置为带筋斜面。所述托臂上部与托臂下部之间通过凸台结构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托臂上部与纵梁之间通过第二凸台结构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榫接配合中,亦可将作为榫头第二凸台结构设置于纵梁端部,托臂上部与纵梁端部之间通过第二凸台结构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亦可将作为榫头第一凸台结构设置于托臂下部的水平端,托臂上部与托臂下部之间通过第一凸台结构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进一步限定,托臂上部与托臂下部配合的榫头,即第一凸台结构的四个表面具有与托臂下部的榫孔四个表面对应的螺孔。进一步限定,托臂下部的与托臂上部配合的榫孔,即榫孔的四个表面具有与托臂上部的榫头,即第一凸台结构对应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此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取代了现有磁浮车辆的一体式托臂结构和法兰后,在走行部机构中间悬浮架的直线电机需要拆卸维护时,只需拧开托臂下部与托臂上部之间榫接接口上的若干螺栓,即可将托臂下部取下,可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直线电机的拆卸及安装工作,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给维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消除了以往的焊接变形,减小了安装误差;托臂未占用直线电机在纵向方向增加长度的空间,允许直线电机长度的提高,为悬浮架最大功率的提升提供可能,同时使得两相邻悬浮架的直线电机间隔较小,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端部效应,提高了电机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托臂上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托臂上部和托臂下部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案一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案二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案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方案一,如图1所示,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为悬浮电磁铁提供安装基础,悬浮电磁铁与轨道相吸,使车辆悬浮。此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的托臂结构主要包括托臂上部1和托臂下部2,托臂上部1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二凸台结构3,第二凸台结构3与纵梁6端部的榫孔之间通过榫接配合,并用螺栓紧固。托臂上部1靠近第二凸台结构3一侧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一凸台结构4,托臂上部1与托臂下部2水平端5的榫孔之间通过榫接配合,并用螺栓紧固。如图2、3所示,托臂上部1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一凸台结构4,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托臂下部2的水平端5设有榫孔用以榫接配合,榫孔的四个表面开有与对应榫头的通孔。托臂上部1靠近第二凸台结构3一侧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二凸台结构3,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在纵梁6两端也设有对应的榫孔,其四个表面开有与榫头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紧固进行配合。托臂上部1和托臂下部2之间采用榫接配合结构,并用螺栓紧固,最大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方便了长直线电机7的安装和拆卸。避免了现有的中低速磁浮车辆走行机构的中间悬浮架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由于空间狭小而不能将直线电机7从悬浮架侧面取出,需要将靠近列车头部或尾部的直线电机7依次取出之后,才能取出靠近列车中部的直线电机7等一系列麻烦。使用榫接配合后,当需要进行直线电机7的拆卸和安装时,只需将托臂上部1和托臂下部2之间的榫接接口打开,将托臂下部2卸下,即可获得足够的空间将直线电机7从悬浮架两侧安装或拆卸。在这种结构下,直线电机7的安装、维护与拆卸都十分方便,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另外,如图4、5所示,这种托臂结构可以衍生为其他两种实施方式,即对于上述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的榫接配合的榫头和榫孔结构相互交换,即亦可将作为榫头的第二凸台结构3设置于纵梁6的端部,而托臂上部1设置榫孔,托臂上部1与纵梁6之间同样是通过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亦可将作为榫头的第一凸台结构4设置于托臂下部2的水平端,而托臂上部1设置榫孔,托臂上部1与托臂下部2之间同样是通过榫接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这两种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包括与托臂连接的纵梁(6),其特征在于:托臂上部(1)为不规则“品字形”结构,该“品字形”的朝上位置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一凸台结构(4),第一凸台结构(4)的横截面为“回字形”,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该“品字形”的左右两侧均为中空结构,靠近第一凸台结构(4)一侧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二凸台结构(3),两邻近边为垂直夹角,第二凸台结构(3)的横截面也为“回字形”,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另一侧是两水平面为贯通平面的中空四边形;托臂下部(2)为带安装座的“Г字形”结构,该“Г字形”的水平端(5)为与第一凸台结构(4)配合的榫孔,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通孔,该“Г字形”的垂直端设有安装座,直角位置为带筋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包括与托臂连接的纵梁(6),其特征在于:托臂上部(1)为不规则“品字形”结构,该“品字形”的朝上位置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一凸台结构(4),第一凸台结构(4)的横截面为“回字形”,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该“品字形”的左右两侧均为中空结构,靠近第一凸台结构(4)一侧设有作为榫头的第二凸台结构(3),两邻近边为垂直夹角,第二凸台结构(3)的横截面也为“回字形”,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螺孔;另一侧是两水平面为贯通平面的中空四边形;托臂下部(2)为带安装座的“Г字形”结构,该“Г字形”的水平端(5)为与第一凸台结构(4)配合的榫孔,其四个表面均布两排通孔,该“Г字形”的垂直端设有安装座,直角位置为带筋斜面。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卫华高唱谢钦罗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