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02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包括丝杆外筒、丝杆螺母、调整丝杆,丝杆外筒是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阶柱状筒腔、二阶柱状筒腔,一阶柱状筒腔的通径大于二阶柱状筒腔的通径,丝杆螺母的一端插设在一阶柱状筒腔内,丝杆螺母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外檐环,连接外檐环内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的螺栓与单向开口筒状结构的开口端连接,丝杆螺母一端与一阶柱状筒腔底部通过泄压垫圈压紧连接,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泄压垫圈内的泄油通道从丝杆螺母与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泄压垫圈降低部件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压力,具有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使用寿命的特点。

Improved assembly structure of screw and nut of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proved press screw rod nut assembly structure, including wire rod outer cylinder, screw nut, screw adjustment screw rod, the outer tube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one-way opening,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in a one-way opening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cavity order and two order column the cylinder cavity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first-order cylinder cavity through two order cylinder cavity diameter, one end of the screw rod nut inserted in the first cylinder cavity, the other end of the screw nu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Waiyan ring, connecting Waiyan ring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connected through bolt hole with a one-way opening cylinder connected with the opening end of the screw nut is connected with a cylinder cavity bottom order through pressure washer clamping connection, lubricating oil in the screw under pressure after pressure relief oil leakage channel from the washer screw nut and a cylinder cavity order gap discharg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pressure relief washer to reduce the pressure generated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component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ucing the machine failure rate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属于压力机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大型压机的丝杆螺母内部润滑是依靠润滑泵站打出的润滑油润滑丝杆,润滑油的压力可以达到100公斤,由于润滑油长时间的淤积在丝杆螺母上面的小空间内,当淤积到一定量时,丝杆向上调节时挤压腔体中的润滑油而引起压力升高,造成了调整电机过负载故障。由于此故障比较隐蔽,出现故障后需拆卸丝杆螺母,增大了工作量,给现场维修带来了较大困难。而且丝杆螺母的部分结构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受压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泄压垫圈降低部件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压力,解决了现有产品因内部压力过高导致运行故障的问题。本技术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包括丝杆外筒、丝杆螺母、调整丝杆,丝杆外筒是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阶柱状筒腔、二阶柱状筒腔,一阶柱状筒腔的通径大于二阶柱状筒腔的通径,丝杆螺母的一端插设在一阶柱状筒腔内,设在一阶柱状筒腔外的丝杆螺母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外檐环,连接外檐环内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的螺栓与单向开口筒状结构的开口端上的连接盲孔形成内外螺纹连接,丝杆螺母一端与一阶柱状筒腔底部通过泄压垫圈压紧连接,调整丝杆与丝杆螺母形成旋动螺纹连接,调整丝杆通过上述旋动螺纹连接旋入或旋出二阶柱状筒腔,调整丝杆与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泄压垫圈内的泄油通道从丝杆螺母与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本技术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采用泄压垫圈降低部件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压力,具有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使用寿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方案的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丝杆螺母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泄压垫圈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图5是泄压垫圈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图6是泄压垫圈实施例之三的示意图。其中,100是丝杆外筒,200是丝杆螺母,210是加油通道,300是调整丝杆,400是泄压垫圈,410是泄油断缝,420是泄油槽,430是环槽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的示意图。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包括丝杆外筒、丝杆螺母、调整丝杆,丝杆外筒是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阶柱状筒腔、二阶柱状筒腔,一阶柱状筒腔的通径大于二阶柱状筒腔的通径,丝杆螺母的一端插设在一阶柱状筒腔内,设在一阶柱状筒腔外的丝杆螺母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外檐环,连接外檐环内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的螺栓与单向开口筒状结构的开口端上的连接盲孔形成内外螺纹连接,丝杆螺母一端与一阶柱状筒腔底部通过泄压垫圈压紧连接,调整丝杆与丝杆螺母形成旋动螺纹连接,调整丝杆通过上述旋动螺纹连接旋入或旋出二阶柱状筒腔,调整丝杆与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泄压垫圈内的泄油通道从丝杆螺母与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上述方案采用了泄压垫圈及其内部的泄油通道有效释放了因部件相对运动产生的结构内部压力,大幅降低了机器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方案的丝杆润滑油可以在丝杆旋入前事先放入,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采用输油通道将润滑油送至润滑处,如图1、2、3所示,本方案公开了一种设在丝杆螺母内部的专门通道实现润滑油的供给,具体是丝杆螺母的内部设有加油通道,加油通道的入口设在连接外檐环的外侧壁上,加油通道的出口设在丝杆螺母一端的端头内侧壁上,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沿加油通道进入旋动螺纹连接处。通过调整丝杆的旋进、旋出带动润滑油扩散润滑。本方案的泄压垫圈的作用是为释放部件间的压力提供通道,同时避免丝杆螺母的部分结构因承受了一定的压力而断裂损毁的事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方案公开了以下三种实例。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泄压垫圈采用了圆环形的外部结构设计,在环面上开设了一道泄油缝,从而实现释放压力的目的。具体是泄压垫圈是环片状结构,环片状结构上设有泄油断缝,调整丝杆与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泄油断缝从丝杆螺母与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上述泄油通道加工方便,结构简单有效。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泄压垫圈采用了圆环形的外部结构设计,在环面上开设了一道泄油槽,从而实现释放压力的目的。具体是泄压垫圈是环片状结构,环片状结构上设有泄油槽,泄油槽的一端与环片状结构的内环内连通,泄油槽的另一端与环片状结构的外环外连通,调整丝杆与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泄油槽从丝杆螺母与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本例的泄油槽克服了例一中断缝结构给泄压垫圈整体结构带来的结构强度问题,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加工方便,结构简单有效。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泄压垫圈采用了圆环形的外部结构设计,在例二的基础上增设了内环的环槽结构,在实现释放压力的基础上避免了润滑油的过度外流。具体是环片状结构的内环端上设有环槽结构,环槽结构与泄油槽连通,调整丝杆与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环槽结构、泄油槽从丝杆螺母与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本例的环槽结构克服了例一、二中润滑油容易通过泄油通道过度流失的问题,润滑油在环槽结构中得以蓄积,当过量蓄积时,可以通过泄油槽排出,节省了润滑油的用量,结构简单有效。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泄压垫圈的其他结构设计均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方案,为了降低成本,便于加工,本方案的泄压垫圈的材质优选是45号钢,泄压垫圈的厚度优选是5mm。本方案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是针对大型压机的调整丝杆而进行的改进,释放丝杆内部润滑油压力,从而解决螺母固定圈断裂故障的问题。本方案在现有丝杆装配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容易建立润滑油压力的腔体进行优化,使丝杆上调时挤压压力从丝杆螺母外释放,从而避免调整电机过负载故障的产生。在丝杆螺母的顶端加上一片开口垫片,开口垫片的厚度为5mm左右,开口处作为泄油用,而垫片的接触面作为承压接触面,使螺母下端的承压接触面不再承压,这样就使得冲压时的力全部由丝杆螺母的整体来承受,而不是原来的丝杆螺母固定圈承受,因此,垫片不仅释放了内部的压力,而且还改变了丝杆螺母的承压状态,大幅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方案与现有技术对比,可以很好地避免丝杆腔体内压力的产生及丝杆螺母固定圈的损坏,有效遏制了调整电机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本方案的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丝杆外筒、丝杆螺母、调整丝杆,所述丝杆外筒是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阶柱状筒腔、二阶柱状筒腔,所述一阶柱状筒腔的通径大于所述二阶柱状筒腔的通径,所述丝杆螺母的一端插设在所述一阶柱状筒腔内,设在所述一阶柱状筒腔外的所述丝杆螺母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外檐环,所述连接外檐环内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的螺栓与所述单向开口筒状结构的开口端上的连接盲孔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一端与所述一阶柱状筒腔底部通过泄压垫圈压紧连接,所述调整丝杆与所述丝杆螺母形成旋动螺纹连接,所述调整丝杆通过所述旋动螺纹连接旋入或旋出所述二阶柱状筒腔,所述调整丝杆与所述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所述泄压垫圈内的泄油通道从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丝杆外筒、丝杆螺母、调整丝杆,所述丝杆外筒是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单向开口的筒状结构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阶柱状筒腔、二阶柱状筒腔,所述一阶柱状筒腔的通径大于所述二阶柱状筒腔的通径,所述丝杆螺母的一端插设在所述一阶柱状筒腔内,设在所述一阶柱状筒腔外的所述丝杆螺母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外檐环,所述连接外檐环内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的螺栓与所述单向开口筒状结构的开口端上的连接盲孔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一端与所述一阶柱状筒腔底部通过泄压垫圈压紧连接,所述调整丝杆与所述丝杆螺母形成旋动螺纹连接,所述调整丝杆通过所述旋动螺纹连接旋入或旋出所述二阶柱状筒腔,所述调整丝杆与所述二阶柱状筒腔间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旋入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所述泄压垫圈内的泄油通道从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一阶柱状筒腔间空隙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压力机丝杆螺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的内部设有加油通道,所述加油通道的入口设在所述连接外檐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加油通道的出口设在所述丝杆螺母一端的端头内侧壁上,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沿所述加油通道进入所述旋动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达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