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巢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4530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破壳装置,包括内杆、压块、外腔体、底座、套管和弹簧,所述的压块、内杆、外腔体均为圆柱形,所述的套管包括圆柱形的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端面的圆环形挡板,所述的外腔体设置在底座上,内杆和压块设置在外腔体的内部,压块固定在内杆的底端,套管固定在外腔体上端的外壁上,内杆上设置弹簧,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圆环形板体和压块抵靠接触;所述的外腔体的下方设有方便坚果出入的缺口,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放置坚果的第一凹槽。使用时,将坚果从缺口中放入第一凹槽中,将内杆向上提,压缩弹簧,然后松开手,内杆会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下运动,通过压块击碎坚果外壳,取出果仁即可。

Automatic shell brea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shell break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inner rod, pressing block, external cavity, base, sleeve and spring, the pressing block, the inner rod and the outer cavity are cylindrical, the casing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tube body and is arranged in the annular baffle tube end, outside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inner rod and the pressing blo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cavity, the pressure block is fixed,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d sleeve is fix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cavity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rod, a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pring, respectively with the annular plate body and a pressing block abutting contact below; the outer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convenient access to the nut gap, the pedesta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for placing nuts. When in use, the nuts from the gap in the first groove, the inner rod upwards, compression spring, and then let go, the inner rod will move downward by the elasticity of the spring, break through the pressing block nut shell, remove the n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破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破壳装置。
技术介绍
坚果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零食,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但是,坚果的果壳比较坚硬,不好去除。现在技术中,坚果去壳多采用的夹钳,这种夹钳去壳时夹钳力小,核桃容易滑落,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核桃变换多个方位,而且人们在使用夹钳时,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破壳效率高的自动破壳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破壳装置,包括内杆、压块、外腔体、底座、套管和弹簧,所述的压块、内杆、外腔体均为圆柱形,所述的套管包括圆柱形的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端面的圆环形挡板,所述的外腔体设置在底座上,内杆和压块设置在外腔体的内部,压块固定在内杆的底端,套管固定在外腔体上端的外壁上,内杆上设置弹簧,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圆环形板体和压块抵靠接触;所述的外腔体的下方设有方便坚果出入的缺口,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放置坚果的第一凹槽。优选地,压块的直径大于内杆的直径且小于外腔体的内径,圆环形挡板的内径小于外腔体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的内杆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凹槽,压块的上端面设置凸块,第二凹槽与凸块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凹槽为倒圆台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凹槽内设置多个挤压齿。优选地,所述的套管与外腔体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坚果从缺口中放入第一凹槽中,将内杆向上提,压缩弹簧,然后松开手,内杆会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下运动,通过压块击碎坚果外壳,取出果仁即可,通过将第一凹槽为倒圆台形凹槽便于放置不同大小的坚果,通过第一凹槽内设置多个挤压齿,便于击碎坚果外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内杆和压块的剖视图;图4为外腔体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杆、2-压块、3-外腔体、4-底座、5-套管、6-弹簧、7-缺口、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凸块。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一种自动破壳装置,包括内杆1、压块2、外腔体3、底座4、套管5和弹簧6,所述的压块2、内杆1、外腔体3均为圆柱形,所述的套管5包括圆柱形的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端面的圆环形挡板,所述的外腔体3设置在底座4上,内杆1和压块2设置在外腔体3的内部,压块2固定在内杆1的底端,套管5固定在外腔体3上端的外壁上,内杆1上设置弹簧6,弹簧6的上下端分别与圆环形板体和压块2抵靠接触;所述的外腔体3的下方设有方便坚果出入的缺口7,所述的底座4上设有放置坚果的第一凹槽8。优选地,压块2的直径大于内杆1的直径且小于外腔体3的内径,圆环形挡板的内径小于外腔体3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的内杆1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凹槽9,压块2的上端面设置凸块10,第二凹槽9与凸块10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凹槽8为倒圆台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凹槽8内设置多个挤压齿。优选地,所述的套管5与外腔体3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使用时,将坚果从缺口中放入第一凹槽8中,将内杆1向上提,压缩弹簧6,然后松开手,内杆1会通过弹簧6的弹力作用向下运动,通过压块2击碎坚果外壳,取出果仁即可,通过将第一凹槽8为倒圆台形凹槽便于放置不同大小的坚果,通过第一凹槽8内设置多个挤压齿,便于击碎坚果外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1)、压块(2)、外腔体(3)、底座(4)、套管(5)和弹簧(6),所述的压块(2)、内杆(1)、外腔体(3)均为圆柱形,所述的套管(5)包括圆柱形的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端面的圆环形挡板,所述的外腔体(3)设置在底座(4)上,内杆(1)和压块(2)设置在外腔体(3)的内部,压块(2)固定在内杆(1)的底端,套管(5)固定在外腔体(3)上端的外壁上,内杆(1)上设置弹簧(6),弹簧(6)的上下端分别与圆环形挡板和压块(2)抵靠接触;所述的外腔体(3)的下方设有方便坚果出入的缺口(7),所述的底座(4)上设有放置坚果的第一凹槽(8);所述的内杆(1)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凹槽(9),压块(2)的上端面设置凸块(10),第二凹槽(9)与凸块(10)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所述的第一凹槽(8)为倒圆台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8)内设置多个挤压齿;所述的套管(5)与外腔体(3)通过螺纹配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1)、压块(2)、外腔体(3)、底座(4)、套管(5)和弹簧(6),所述的压块(2)、内杆(1)、外腔体(3)均为圆柱形,所述的套管(5)包括圆柱形的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端面的圆环形挡板,所述的外腔体(3)设置在底座(4)上,内杆(1)和压块(2)设置在外腔体(3)的内部,压块(2)固定在内杆(1)的底端,套管(5)固定在外腔体(3)上端的外壁上,内杆(1)上设置弹簧(6),弹簧(6)的上下端分别与圆环形挡板和压块(2)抵靠接触;所述的外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国宝李修明张兵范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