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承峰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34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包括有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上布设插入式垫块(5),对应垫块(5)的位置设置横向筋(3),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四周均匀设布横向筋(3)和纵向筋(4),横向筋(3)和纵向筋(4)采用捆扎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外层设置聚氨酯发泡保护层(2),将横向筋(3)、纵向筋(4)包裹在其中,形成复合浮体材料结构体。所述的横向筋(3)、纵向筋(4)和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隔开一定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表面加设加强筋,注入聚氨酯发泡剂,提高了强度、韧性和浮力。

Composite floating body material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comprises a floating body, polystyrene foam core (1),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olystyrene foam core (1) arranged on the insert pad (5), the corresponding block (5) transverse rib position (3), polystyrene foam core (1) the arranged evenly around the transverse rib (3) and longitudinal ribs (4), transverse ribs (3) and (4) the longitudinal rib strapping way connected together on a polystyrene foam core (1) of the outer layer of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2), (3) the transverse ribs and longitudinal ribs (4) in one package, form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of floating body. The transverse ribs (3), the longitudinal ribs (4) and the polystyrene foam inner core (1) are spaced at a certain distance. The invention adds reinforcing rib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lystyrene foam material and is injected into the polyurethane foaming agent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toughness and buoya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
本专利技术专利是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的结构,属于应用材料领域,该结构可应用于各类需要产生浮力的场合,尤其是应用于生物浮床的使用中,作为浮体材料产生足够的浮力,同时满足强度、耐久性、造价等各方面的苛刻要求。
技术介绍
浮床作为一种水生植物种植工具已经有悠久历史,但因其效益不高,所以发展缓慢,研究并不深入,使用也不普及。在过去,浮体材料一般都使用竹木等材料,几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大多使用发泡塑料、充气球、筒等几种常见材料,也有使用不锈钢浮筒、浮球作为浮体的。这些常见的材料有些造价较高,如充气球、筒等,同时存在着破裂后丧失浮力的危险;有些则强度很低,容易破碎而造成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水体污染的日益加重,河流、水库作为水源地,其水质受到重视,生物浮床作为一种水质处理手段,开始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该方法依靠植物的吸附作用来改善水质,与化学方法处理水质相比较,该方法没有副作用,不会增加环境负担。同时,生物浮床可以种植有价值的作物如蔬菜、高品质有机水稻等,也可以种植一些花卉,在改善水质的同事形成景观,提高环境观赏性。作为其核心材料和技术,浮体材料的研制也就受到了关注。本专利技术是根据这种需求进行的,其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强度高、价格低廉、单位体积浮力大的浮体材料结构,以加快生物浮床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在浮床上使用,在满足浮力、强度、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使得浮床整体价格降低,以便于推广应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包括有聚苯乙烯泡沫内芯,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泡沫内芯上布设插入式垫块,对应垫块的位置设置横向筋,聚苯乙烯泡沫内芯的四周均匀设布横向筋和纵向筋,横向筋和纵向筋采用捆扎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聚苯乙烯泡沫内芯的外层设置聚氨酯发泡保护层,将横向筋、纵向筋包裹在其中,形成复合浮体材料结构体。所述的横向筋、纵向筋和聚苯乙烯泡沫内芯隔开一定距离。本专利技术采取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是最常用的浮体材料,价格便宜、浮力大,加工厂众多,容易获取;但是强度很低,容易破碎。为了提高该材料的强度,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表面,加设加强筋,放进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好的模具内,注入聚氨酯发泡剂,聚氨酯材料在模具内发泡,包裹加强筋和聚苯乙烯泡沫,充满整个模具,形成复合结构体。聚氨酯的强度和韧性是可调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配方,以达到要求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聚苯乙烯泡沫内芯;2、聚氨酯发泡保护层;3、横向筋;4、纵向筋;5、插入式垫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包括有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上布设插入式垫块5,对应垫块5的位置设置横向筋3,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四周均匀设布横向筋3和纵向筋4,横向筋3和纵向筋4采用捆扎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外层设置聚氨酯发泡保护层2,将横向筋3、纵向筋4包裹在其中,形成复合浮体材料结构体。所述的横向筋3、纵向筋4和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隔开一定距离。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过程如下:根据浮床的设计尺寸,确定单块浮体的具体尺寸,然后确定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大小、聚氨酯发泡保护层2的厚度,利用电热丝切割出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在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上布设插入式垫块5,垫块5的位置和横向筋3相对应,目的是将横向筋3、纵向筋4和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隔开一定距离,形成聚氨酯发泡保护层,将加筋包裹在聚氨酯层2内,以增加整体性。横向筋3和纵向筋4布均匀设在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四周,采用捆扎方式连接在一起。横向筋3的高度大于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高度,两端伸出;纵向筋4长于的长度,两端伸出,其目的是在模具内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结构居于模具的中心。加工完后,将整个结构放置到已经加工好的模具内,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及其加筋居于模具的中心。向模具内注入双组份聚氨酯,聚氨酯在模具内发泡,形成聚氨酯发泡保护层2,横向筋3、纵向筋4包裹在其中,形成复合结构体。经过试验和实际应用,按照该结构制造的浮体,强度高,浮力大,造价低,容易加工,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浮体结构。目前使用该结构浮体所组装的浮床,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浮床浮力大,整体性好,可以上人及小推车进行种植、管理、收获、维护等操作,使用效果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包括有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上布设插入式垫块(5),对应垫块(5)的位置设置横向筋(3),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四周均匀设布横向筋(3)和纵向筋(4),横向筋(3)和纵向筋(4)采用捆扎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外层设置聚氨酯发泡保护层(2),将横向筋(3)、纵向筋(4)包裹在其中,形成复合浮体材料结构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浮体材料结构,包括有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上布设插入式垫块(5),对应垫块(5)的位置设置横向筋(3),聚苯乙烯泡沫内芯(1)的四周均匀设布横向筋(3)和纵向筋(4),横向筋(3)和纵向筋(4)采用捆扎方式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峰高廷东王鹏徐小卿段得春
申请(专利权)人:杨承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