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中央计算机、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和系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开关驱动器、调光驱动器和窗帘驱动器,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场景面板、光照度传感器、存在感应探测器和移动探测设备,所述系统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网关、总线耦合器和时钟控制器,所述网关包括KNX网关和DALI网关,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安装板、感光头、显示屏、接线端和通信端,所述外壳上设有面板,所述显示屏位于面板上方,所述感光头固定于面板上,所述面板为弧形面,所述接线端和通信端均位于面板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机械式开关照明系统功能简单、布线复杂、扩展性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网络化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实质是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整个建筑的照明、窗帘等通道负载,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建筑物内的舒适和安全,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目前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程度不高,仅能实现远程的开与闭的控制功能,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实现多系统的兼容化,从而限制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延伸到更广泛、更多种多样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领域;同时用到的光照度传感器多是固定在墙壁上,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因此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整个控制系统可图形化编程组态,通过云服务可以远程下载数据和调试项目;同时针对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场合更大的光照度传感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中央计算机、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和系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开关驱动器、调光驱动器和窗帘驱动器,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场景面板、光照度传感器、存在感应探测器和移动探测设备,所述系统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网关、总线耦合器和时钟控制器,所述网关包括KNX网关和DALI网关,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安装板、感光头、显示屏、接线端和通信端,所述外壳上设有面板,所述显示屏位于面板上方,所述感光头固定于面板上,所述面板为弧形面,所述接线端和通信端均位于面板下方。作为优选的,所述移动探测设备为吸顶式,所述移动探测设备的下望角为110°,探测直径为8米,探测角度为360°全方位角度。作为优选的,所述场景面板为N键可编程智能触摸面板。作为优选的,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安装板上包括若干个安装孔和一个防潮腔。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孔设有6个,对称位于外壳的两侧。作为优选的,所述中央计算机通过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与KNX网关电连接,所述KNX网关与总线耦合器电连接,所述总线耦合器与开关驱动器电连接,所述开关驱动器与存在感应探测器电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中央计算机通过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与DALI网关电连接,所述DALI网关与总线耦合器电连接,所述总线耦合器与调光驱动器电连接,所述调光驱动器与若干个光照度传感器电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光照度传感器都是墙壁安装,因此在安装板也就是外壳与墙壁之间加设了防潮腔,将墙壁和光照度传感器的内部元器件进行了隔离,防止墙壁内的水汽对元器件的伤害,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光照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光照度传感器的仰视图。图4为KNX网关和DALI网关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中央计算机2、开关驱动器3、调光驱动器4、窗帘驱动器5、场景面板6、光照度传感器7、存在感应探测器8、移动探测设备9、系统电源10、网关11、总线耦合器12、时钟控制器13、KNX网关14、DALI网关15、外壳16、安装板17、感光头18、显示屏19、接线端20、通信端21、面板22、安装孔23、防潮腔24、网络交换机25、光电转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中央计算机1、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和系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开关驱动器2、调光驱动器3和窗帘驱动器4,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场景面板5、光照度传感器6、存在感应探测器7和移动探测设备8,所述系统单元包括系统电源9、网关10、总线耦合器11和时钟控制器12,所述网关包括KNX网关13和DALI网关14,所述光照度传感器6包括外壳15、安装板16、感光头17、显示屏18、接线端19和通信端20,所述外壳15上设有面板21,所述显示屏18位于面板21上方,所述感光头17固定于面板21上,所述面板21为弧形面,感光头位于弧形面的面板上,使得感光头便于观察两侧,弧形面不会对感光头对两侧进行观察时产生阻挡,所述接线端19和通信端20均位于面板21下方,所述光照度传感器6的安装板16上包括若干个安装孔22和一个防潮腔23,由于光照度传感器都是墙壁安装,因此在安装板也就是外壳与墙壁之间加设了防潮腔,将墙壁和光照度传感器的内部元器件进行了隔离,防止墙壁内的水汽对元器件的伤害,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所述安装孔22设有6个,对称位于外壳15的两侧。所述移动探测设备8为吸顶式,所述移动探测设备的下望角为110°,探测直径为8米,探测角度为360°全方位角度,所述场景面板5为N键可编程智能触摸面板。所述中央计算机1通过网络交换机24、光电转换器25与KNX网关13电连接,所述KNX网关13与总线耦合器11电连接,所述总线耦合器11与开关驱动器2电连接,所述开关驱动器2与存在感应探测器7电连接,形成KNX总线。所述中央计算机1通过网络交换机24、光电转换器25与DALI网关14电连接,所述DALI网关14与总线耦合器11电连接,所述总线耦合器11与调光驱动器3电连接,所述调光驱动器3与若干个光照度传感器6电连接,形成DALI总线。该系统单元每条支线最多可连接32个总线设备,且该支线中的可编程总线设备最多提供255个I/O资源供用户编程组态用。上述KNX总线和DALI总线分别形成一套独立的控制系统,独立的控制系统可通过连载区域线路上的网关与外部系统等相连。光照度传感器的具体参数为:项目基本参数工作电压24VDC工作环境温度:0~40℃,湿度:0%~70%RH无冷凝测量范围0LUX~60000LUX(分辨率为1LUX)输出形式Pyxos总线准确度±7%重复测试±4%FS安装方式墙壁安装外形尺寸117mm(W)*86mm(H)*56mm(D)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中央计算机、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和系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开关驱动器、调光驱动器和窗帘驱动器,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场景面板、光照度传感器、存在感应探测器和移动探测设备,所述系统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网关、总线耦合器和时钟控制器,所述网关包括KNX网关和DALI网关,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安装板、感光头、显示屏、接线端和通信端,所述外壳上设有面板,所述显示屏位于面板上方,所述感光头固定于面板上,所述面板为弧形面,所述接线端和通信端均位于面板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中央计算机、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和系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开关驱动器、调光驱动器和窗帘驱动器,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场景面板、光照度传感器、存在感应探测器和移动探测设备,所述系统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网关、总线耦合器和时钟控制器,所述网关包括KNX网关和DALI网关,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包括外壳、安装板、感光头、显示屏、接线端和通信端,所述外壳上设有面板,所述显示屏位于面板上方,所述感光头固定于面板上,所述面板为弧形面,所述接线端和通信端均位于面板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探测设备为吸顶式,所述移动探测设备的下望角为110°,探测直径为8米,探测角度为360°全方位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多系统兼容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平,
申请(专利权)人:凯明威天津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