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3667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回转支承、蜗杆等,回转支承的滚道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钢丝环,回转支承的滚珠的外表面与四个钢丝环24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利用四个钢丝环代替传统回转支承中滚道与滚珠的四点接触式滚道,具有承载力高,耐磨性好,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加工、维修简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Steel wire raceway type rotary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raceway type rotary driv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slewing bearing, worm, radial section roller slewing ring is a square, four square inner corne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teel ball slewing bearing r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teel wire ring 24 and fou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wire raceway slewing bearing, four point contact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rotary bearing raceway and ball in using four wire ring raceway, has high bearing capacity, good wear resistanc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cessing, easy maintenance, low production cost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驱动装置是一种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太阳能光伏等行业的装置。回转驱动装置的主要部件之一是回转支承,回转支承通常由内圈、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道,滚道内设置若干滚珠等滚动体,滚道通常采用四点接触式与滚珠连接。使用这种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的回转驱动装置,具有加工复杂、寿命短、维修难、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修方便、寿命长、成本低廉的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本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回转支承、蜗杆,所述基座由轴壳和座圈两部份构成,轴壳的轴心线与座圈的轴心线在空间位置上互相垂直,所述蜗杆通过轴承装置于轴壳内,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齿圈,内圈固定在基座的座圈内,外齿圈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螺孔,外齿圈与蜗杆啮合,内圈与外齿圈之间设置有滚道,滚道内设置若干滚珠,其特征是:所述回转支承的滚道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钢丝环,滚珠的外表面与四个钢丝环相接。更加优化的,上述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所述内圈包括左内圈、右内圈两部分,左内圈、右内圈对合组成内圈。更加优化的,上述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所述滚珠的外表面与四个钢丝环的接触配合为过盈配合。更加优化的,上述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所述轴壳的一端设置有端盖,轴壳的另一端设置有马达调节块,马达调节块用于蜗杆与驱动电机的连接。更加优化的,上述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外齿圈的两端接缝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环,还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若干与外齿圈的安装螺孔对应的孔,通过螺栓安装在外齿圈外侧,顶板与座圈间设置有骨架油封。本技术中,采用了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利用四个钢丝环代替传统回转支承中滚道与滚珠的四点接触式滚道,横向、纵向承载力高,耐磨性好,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加工、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另外,在选取滚道截面、钢丝环、及滚珠尺寸时,还可以让钢丝环与滚珠的接触点有适度的过盈配合,由于滚珠的硬度通常略高于钢丝环的硬度,因此,钢丝环表面会适度变形,这样滚珠直径与钢丝环表面完全匹配,大大增加滚珠与钢丝环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回转支承的横向、纵向承载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钢丝环与滚珠之间的磨损,提高回转支承的寿命。本技术使用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还具有维修简便、维修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局部剖面)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剖面)其中:11轴壳,12座圈,2回转支承,21内圈,22外齿圈,23滚珠,24钢丝环,25滚道,211左内圈,212右内圈,3骨架油封,4顶班,8蜗杆,15端盖,16马达调节块,6注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如何实施本技术。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回转支承2、蜗杆8,基座由轴壳11和座圈12两部份构成,轴壳11的轴心线与座圈12的轴心线在空间位置上互相垂直,蜗杆8通过轴承装置于轴壳11内,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21、外齿圈22,内圈21包括左内圈211、右内圈212两部分,左内圈211、右内圈212对合组成内圈21,内圈21固定在基座的座圈12内,外齿圈2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螺孔,外齿圈22与蜗杆8啮合,内圈21与外齿圈22之间设置有滚道25,滚道25内设置若干滚珠23,回转支承2的滚道25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钢丝环24,滚珠23的外表面与四个钢丝环24相接,接触配合为过盈配合,轴壳1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15,轴壳11的另一端设置有马达调节块16,马达调节块用于蜗杆8与驱动电机的连接。上述实施例中,为增加回转驱动装置的防尘防水性能,还可以在回转支承2的内圈21与外齿圈22的两端接缝处分别设置密封环31,并设置顶板4,顶板4设置有若干与外齿圈22的安装螺孔对应的孔,通过螺栓安装在外齿圈22外侧,顶板4与座圈12间设置有骨架油封3,所有的螺栓均采用防水垫片安装,其他非旋转接触面均涂覆密封胶。上述实施例中,回转驱动装置由于使用了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同时,回转支承的滚珠与钢丝环的接触点有适度的过盈配合,因此,滚珠外表面与钢丝环表面完全匹配,大大增加滚珠与钢丝环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回转支承的横向、纵向承载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钢丝环与滚珠之间的磨损,提高回转支承的寿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增加了必要的防尘防水措施,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承载力大,加工简便、维修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回转支承(2)、蜗杆(8),所述基座由轴壳(11)和座圈(12)两部份构成,轴壳(11)的轴心线与座圈(12)的轴心线在空间位置上互相垂直,所述蜗杆(8)通过轴承装置于轴壳(11)内,所述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21)、外齿圈(22),内圈(21)固定在基座的座圈(12)内,外齿圈(2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螺孔,外齿圈(22)与蜗杆(8)啮合,内圈(21)与外齿圈(22)之间设置有滚道(25),滚道(25)内设置若干滚珠(23),其特征是:所述回转支承(2)的滚道(25)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钢丝环(24),滚珠(23)的外表面与四个钢丝环(24)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回转支承(2)、蜗杆(8),所述基座由轴壳(11)和座圈(12)两部份构成,轴壳(11)的轴心线与座圈(12)的轴心线在空间位置上互相垂直,所述蜗杆(8)通过轴承装置于轴壳(11)内,所述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21)、外齿圈(22),内圈(21)固定在基座的座圈(12)内,外齿圈(2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螺孔,外齿圈(22)与蜗杆(8)啮合,内圈(21)与外齿圈(22)之间设置有滚道(25),滚道(25)内设置若干滚珠(23),其特征是:所述回转支承(2)的滚道(25)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钢丝环(24),滚珠(23)的外表面与四个钢丝环(24)相接。2.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滚道式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圈(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钧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凯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