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永恒专利>正文

简易室内升降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58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室内升降梯,涉及梯子技术领域。它包括下部的底板和上部的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定位板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装置;每个定位板的上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内凹限位槽;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内凹限位槽内分别左右对称安装的套管;上方的左右两个套管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下方的左右两个套管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上下相对应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近端之间依靠平开合页连接;每个平开合页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板,支板与平开合页的一个翼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支撑稳定,高度调节性较高,功能多样,减少空间的浪费,更加实用。

Simple indoor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indoor lifting ladd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dders. The roof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 between floor and roof are arrange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a support regul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positioning plate under each two adjacent; each positioning plate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iddle are provided with concave groove spacing; adjusting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two upper and lower concave sleeve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around the limit slot; above two left sleeve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pporting plate, below about two sleeve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pporting plate; flat open hing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near end; the inner side of each flat opening hinge is fix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 support plate and the wing hing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lat ope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support is stable, the height regulation is high, the functions are various, the waste of space is reduc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室内升降梯
本技术涉及梯子

技术介绍
已知现有的梯子常见的形式有一字型和人字形,但是占用体积均较大,放在室内又无法实现其他功能时,浪费很多空间,即便是有的梯子为伸缩结构,能够进行升降,增强了高度的调节性,但也避免不了空间的浪费,传统的梯子结构基本相似,且功能较为单一,一般为四个角点的支撑,有时存在易打滑,支撑不稳等问题。结构复杂的梯子则给家居内的简单实用带来麻烦,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室内升降梯。结构简单,支撑稳定,高度调节性较高,功能多样,减少空间的浪费,更加实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简易室内升降梯,包括下部的底板和上部的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定位板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装置;每个定位板的上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内凹限位槽;底板与最下部的定位板下表面的内凹限位槽插接连接;顶板与最上部的定位板上表面的内凹限位槽插接连接;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内凹限位槽内分别左右对称安装的套管;上方的左右两个套管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下方的左右两个套管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上下相对应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近端之间依靠平开合页连接,平开合页的上下两个翼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每个平开合页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板,支板与平开合页的一个翼固定连接;每两个左右相对应的支板之间连接有辅助绳。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简易室内升降梯的最上部的定位板一侧设置有盲孔;盲孔内插接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端安装有照明手电。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简易室内升降梯的最上部的定位板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挂钩。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简易室内升降梯的底板和顶板的占地面积均大于定位板的占地面积。本技术与传统室内梯子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每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调节支撑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个支撑定位作用,平开合页和支板起到关键的支撑定位作用,并决定高度定位的大小,将套管设置在内凹限位槽内,内凹限位槽的侧边可起到对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定位限制作用,辅助绳可将左右两侧的支板连接在一起,依靠拉紧力起到提高支撑性能的作用,提高稳定性,同时方便于调节支撑装置的降低收起,使操作简单快捷;2、照明手电方便于黑暗环境下的照明使用,依靠转动轴的定位支撑和转动调节角度的作用,无需手持;3、挂钩方便与使用工具的携带放置,同步升降;4、底板可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顶板上表面可用于家居其他用途,功能多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照明灯电路图;图中,1、底板;2、顶板;3、定位板;4、内凹限位槽;5、套管;6、上支撑板;7、下支撑板;8、平开合页;9、支板;10、辅助绳;11、盲孔;12、转动轴;13、照明手电;14、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简易室内升降梯,包括下部的底板1和上部的顶板2;底板1和顶板2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3;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定位板3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装置;每个定位板3的上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内凹限位槽4;底板1与最下部的定位板3下表面的内凹限位槽4插接连接;顶板2与最上部的定位板3上表面的内凹限位槽4插接连接;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内凹限位槽4内分别左右对称安装的套管5;上方的左右两个套管5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6,下方的左右两个套管5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7;上下相对应的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近端之间依靠平开合页8连接,平开合页8的上下两个翼分别与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固定连接;每个平开合页8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板9,支板9与平开合页8的一个翼固定连接;每两个左右相对应的支板9之间连接有辅助绳10;最上部的定位板3一侧设置有盲孔11;盲孔11内插接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外端安装有照明手电13;最上部的定位板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挂钩14;底板1和顶板2的占地面积均大于定位板3的占地面积。本技术在使用时,底板1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在叠起状态下,总高度与所有定位板3的高度和接近,占据空间较小,同时在顶部的顶板2,使其可成为餐桌等家居用具,增加功能,同时不会额外占据家居内更多空间,利用合理,顶板2可拆卸。叠起状态下,调节支撑装置向内凹,平开合页8上下两个翼贴合在一起,使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贴合叠起,并收进内凹限位槽4内,有效降低高度。同时外表更加整齐美观,适于摆放,可部分叠起,部分升高,已适应使用高度。升起时,只需将定位板3向上抬起,与下方的定位板3离开一定高度,此时将调节支撑装置中间的平开合页8向外侧移动,平开合页8的上下两个翼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无法闭合叠在一起,这一夹角的存在为平开合页8自身结构造成的,在一侧可贴合,转动另一侧则无法贴合,从而存在一定的夹角,利用此夹角进行高度的提升定位支撑,同时,在内侧设置的支板9,与平开合页8其中的一个翼固定连接,并支撑另一个翼,可使夹角角度易调节设定,即改变高度调节范围,并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内凹限位槽4的侧壁可限制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的转动角度,使其与表面存在一定的夹角,起到提升高度定位的作用。人踩着各个高度的定位板3即可实现爬高。当需要降低收起时,轻抬定位板3,拉动辅助绳10使两侧的平开合页8向内同时移动,以失去角度支撑定位的效果,便于叠起,压下上方的定位板3即可,操作简单快捷。在室内更换照明灯等时,夜晚时常需要照明手电13进行灯光照明,而手持照明手电13带来很多不便,在顶部的定位板3一侧设置可转动定位的照明手电13,方便于使用。挂钩14设置可用于挂接工具或工具袋等,方便于工具的拾取,提高实用性。转动轴12的外端可通过抱箍等夹紧固定装置与照明手电13相连接,便于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简易室内升降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室内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的底板(1)和上部的顶板(2);底板(1)和顶板(2)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3);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定位板(3)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装置;每个定位板(3)的上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内凹限位槽(4);底板(1)与最下部的定位板(3)下表面的内凹限位槽(4)插接连接;顶板(2)与最上部的定位板(3)上表面的内凹限位槽(4)插接连接;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内凹限位槽(4)内分别左右对称安装的套管(5);上方的左右两个套管(5)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6),下方的左右两个套管(5)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7);上下相对应的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近端之间依靠平开合页(8)连接,平开合页(8)的上下两个翼分别与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固定连接;每个平开合页(8)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板(9),支板(9)与平开合页(8)的一个翼固定连接;每两个左右相对应的支板(9)之间连接有辅助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室内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的底板(1)和上部的顶板(2);底板(1)和顶板(2)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3);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定位板(3)之间连接有调节支撑装置;每个定位板(3)的上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内凹限位槽(4);底板(1)与最下部的定位板(3)下表面的内凹限位槽(4)插接连接;顶板(2)与最上部的定位板(3)上表面的内凹限位槽(4)插接连接;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内凹限位槽(4)内分别左右对称安装的套管(5);上方的左右两个套管(5)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6),下方的左右两个套管(5)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7);上下相对应的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7)近端之间依靠平开合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周永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