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17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包括内置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网格,靠背网格对应座椅腰部的位置水平设有一根下挂接钢丝,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靠背网格的左右两侧,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副拉线,且每根副拉线的一端分别与下挂接钢丝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每根副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根主拉线的一端上,主拉线的另一端收紧缠绕在调节器内,且随着调节器的收放主拉线,副拉线张紧或松开下挂接钢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手动调节器来调整靠背网格的支撑高度,使不同身材的乘坐人员能够通过调整靠背网格的支撑高度来调节座椅的舒适度,达到减轻乘坐人员的疲劳,使乘坐人员的腰部更舒适的目的。

Manual manual waist support for bidirectional network form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way network format manual waist support, including back grid built into the car sea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hanging wire mesh corresponding to the seat backrest position of the waist, hooks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steel wire mesh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rest, hanging wir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a side pull one end of each side, and cable and wire respectively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are fixedly connected, each pair of cabl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with a main cable, the main cab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ightening around the regulator, and with retractable main cable adjustment, the cables are tensioned or loosened under vice ground wi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high support through the manual adjuster to adjust the backrest of the grid, so that the different height of passengers can support height adjustment of the backrest grid to adjust the seat comfort, relieve fatigue by staff, make the ride more comfortable to the wa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对乘坐人员腰部普遍存在支撑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长时间乘坐,人体腰部易疲劳。为了增加了座椅靠背对人体的支撑力,多数人选择了购买汽车靠垫等车内用品,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还占用了本来就狭小有限的车内空间,并且一搬的靠垫的材质较为柔软,坐久了腰部同样会有疲劳感。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简单有效汽车座椅结构,能够调节腰部的支撑高度,使乘坐者在乘坐座椅时感觉舒适、不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座椅结构支撑高度不能自由调节,使乘坐者在乘坐座椅时腰部易疲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包括内置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网格,所述靠背网格对应座椅腰部的位置水平设有一根下挂接钢丝,所述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网格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副拉线,且每根所述副拉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挂接钢丝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副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根主拉线的一端上,所述主拉线的另一端收紧缠绕在调节器内,且随着所述调节器的收放所述主拉线,所述副拉线张紧或松开所述下挂接钢丝。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器包括可相互对接并形成容腔的调节器下盖和调节器上盖,所述调节器内转动穿设有拨叉,所述拨叉穿装于所述调节器内的部分套设有线轮,所述主拉线收紧在所述调节器内的部分缠绕于所述线轮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挂接钢丝与所述靠背网格的左右两侧的连接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夹子,两根所述副拉线的一端分别固定缠绕于两个所述固定夹子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靠背网格的中部固定设有一个分线器,所述主拉线和所述副拉线连接于所述分线器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手动调节器来调整靠背网格的支撑高度,使不同身材的乘坐人员能够通过调整靠背网格的支撑高度来调节座椅的舒适度,达到减轻乘坐人员的疲劳,使乘坐人员的腰部更舒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包括内置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网格1,靠背网格1对应座椅腰部的位置水平设有一根下挂接钢丝4,下挂接钢丝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网格的左右两侧,下挂接钢丝4与靠背网格1的左右两侧的连接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夹子9,下挂接钢丝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副拉线21,且两根副拉线21的一端分别固定缠绕于两个固定夹子9上,每根副拉线21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根主拉线2的一端上,主拉线2的另一端收紧缠绕在调节器3内,且随着调节器3的收放主拉线2,副拉线21即可张紧或松开下挂接钢丝4使其变形,以调节腰部的支撑高度。进一步优选地,调节器3包括可相互对接并形成容腔的调节器下盖5和调节器上盖8,调节器3内转动穿设有一根拨叉7,拨叉7穿装于调节器3内的部分套设有线轮6,主拉线2收紧在调节器3内的部分缠绕于线轮6上,这样随着拨叉7的转动,线轮6就可以迅速地收紧或放出主拉线2。进一步优选地,靠背网格1的中部固定设有一个分线器11,主拉线2和副拉线21连接于分线器11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各线之间,线与靠背网格1之间相互缠绕,有效节省体积。本技术在使用时,用户手动旋转拨叉7,带动线轮6旋转,使主拉线2缠绕于线轮6上,主拉线2缠绕在线轮6中后,连接下挂接钢丝4的副拉线21长度变短,靠背网格1其余挂接未改变,因此,当下挂接钢丝4连接长度变短后,会拉动靠背网格1端翘起,即靠背网格1的支撑高度变高;当拨叉7反向旋转时,反之下挂接钢丝4的连接长度变长,则靠背网格1翘起的部位向原位置恢复,靠背网格1的支撑高度变低,这样就能够通过调节器3来调整靠背网格1的支撑高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手动调节器来调整靠背网格的支撑高度,使不同身材的乘坐人员能够通过调整靠背网格的支撑高度来调节座椅的舒适度,达到减轻乘坐人员的疲劳,使乘坐人员的腰部更舒适的目的。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包括内置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网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网格对应座椅腰部的位置水平设有一根下挂接钢丝,所述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网格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副拉线,且每根所述副拉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挂接钢丝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副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根主拉线的一端上,所述主拉线的另一端收紧缠绕在调节器内,且随着所述调节器的收放所述主拉线,所述副拉线张紧或松开所述下挂接钢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包括内置于汽车座椅的靠背网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网格对应座椅腰部的位置水平设有一根下挂接钢丝,所述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网格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挂接钢丝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副拉线,且每根所述副拉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挂接钢丝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副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根主拉线的一端上,所述主拉线的另一端收紧缠绕在调节器内,且随着所述调节器的收放所述主拉线,所述副拉线张紧或松开所述下挂接钢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网格式手动腰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所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新发展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