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2184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的成型方法。其在金属炉管内部涂抹了陶瓷泥胚,陶瓷泥坯以金属网格结构为依托附着在金属炉管的内壁之上,通过烧制成瓷后成型为陶瓷内胆炉管;金属炉管内壁镶嵌的金属网格为龟甲网结构,龟甲网格炉管可以在内壁涂抹悬挂陶瓷泥坯,并在陶瓷泥坯烧制成瓷后固定陶瓷内胆。这种炉管耐温高,对腐蚀耐性好,并且在高温环境下也无残渣脱落。这种陶瓷炉管在窑炉上的应用,将会大幅地提高窑炉的温度使用范围、对物料的适应范围以及提供更加良好的烧制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可拆卸的分段炉管和炉管内部的龟甲网格结构,将原本难以成型为大型炉管的陶瓷材料,烧制加工为可用于生产的陶瓷炉管材料。

Ceramic net type mosaic furnace tube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method of a ceramic net type mosaic furnace tube. The inner tube with ceramic clay in metal furnace, ceramic clay with metal gri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ttach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etal tube, through the sintering molding for the ceramic liner tube; the metal mesh is inlaid on the inner wall of metal tube for hexsteel structure in hanging wall smearing ceramic clay shell grid furnace tube, and sintering after fixed ceramic liner in ceramic clay. The furnace tube has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no residue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eramic furnace tube in the kiln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furnace temperature, range of use, range of material adaptation and better firing effect. The invention can by subsection furnace and furnace tube internal shell of grid structure removable, originally difficult for large tube ceramic materials, can be used for processing fired ceramic furnac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生产方法。二、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高温窑炉,其温度上限取决于炉管的材质。现在存在的炉管多为310S不锈钢耐热合金,其最高耐温温度为1200摄氏度。这种炉管生产过程中很难突破1100摄氏度的最高温度。而且,高温环境下310S不锈钢耐热合金还会有部分脱落,对物料产生污染,甚至与部分物料发生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爆炸的危险。在炉管的材质方面,陶瓷的性质最为理想。但是,陶瓷难以成型大型炉管,无法应用于实验与生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金属炉管,金属网格、炉管连接处、密封炉门,在金属炉管内部涂抹了陶瓷泥胚,陶瓷泥胚以金属网格结构为依托附着在金属炉管的内壁之上,通过烧制成瓷后成型为陶瓷内胆炉管;金属炉管内壁镶嵌的金属网格为龟甲网结构,所述龟甲网结构由数个龟甲网条组成的正六边形构成,每块正六边形的边长在2厘米到6厘米之间,龟甲网条的宽度不超过5厘米,每个龟甲网条的内侧有着0.5厘米到3厘米的正方形开口翻起,所述龟甲网条为金属条加工而成。悬挂陶瓷泥胚的金属炉管为分段可拆卸,并通过炉管连接处连接;金属炉管内壁所使用的陶瓷泥胚,由98%的陶瓷泥料、1.5%的陶瓷增韧剂、0.5%的陶瓷增塑剂,混合均化制备而成,经过48小时的沉腐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的成型方法,其需以下步骤进行:(1)、将调制好的陶瓷泥坯均匀涂抹在金属网格内部并覆盖满金属炉管内壁,塑形成一个管坯;(2)、将金属炉管连同陶瓷管坯一同放入烘干房中烘干72小时;(3)、修复和打磨陶瓷管坯内表面,再一次以陶瓷泥胚流动式附着在管坯内表面,以填补第一次烘干时可能形成的龟裂缝隙,之后,再次送入烘干房烘干48小时;(4)、将金属炉管成型复合体装上窑炉加热炉膛中,缓慢转动,并同时开始加热;(5)、加热曲线设置为:4小时由常温升至200℃→恒温4小时→加热8小时升温至800℃→恒温4小时→加热3小时升温至1250℃→恒温2小时→缓慢降温至常温,自然冷却后,陶瓷复合管体随即制成。通过可拆卸的分段炉管和炉管内部的龟甲网格结构,将原本难以成型为大型炉管的陶瓷材料,烧制加工为可用于生产的陶瓷炉管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殊的龟甲网格内壁炉管,其在内壁涂抹悬挂陶瓷泥胚,并在陶瓷泥胚烧制成瓷后固定陶瓷内胆。这种炉管耐温高,对腐蚀耐性好,并且在高温环境下也无残渣脱落。这种陶瓷炉管在窑炉上的应用,将会大幅地提高窑炉的温度使用范围、对物料的适应范围以及提供更加良好的烧制效果。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网格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龟甲网条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炉管,2----金属网格,3----炉管连接处,4----密封炉门,5----龟甲网条,6----正方形开口翻起。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金属炉管1,金属网格2、炉管连接处3、密封炉门4,在金属炉管1内部涂抹了陶瓷泥胚,陶瓷泥胚以金属网格2结构为依托附着在金属炉管1的内壁之上,通过烧制成瓷后成型为陶瓷内胆炉管;金属炉管1内壁镶嵌的金属网格2为龟甲网结构,所述龟甲网结构由数个龟甲网条5组成的正六边形构成,每块正六边形的边长在2厘米到6厘米之间,龟甲网条5的宽度不超过5厘米,每个龟甲网条5的内侧有着0.5厘米到3厘米的正方形开口翻起7,所述龟甲网条为金属条加工而成。所述的悬挂陶瓷泥胚的金属炉管1为分段可拆卸,并通过炉管连接处3连接;所述的炉管内壁所使用的陶瓷泥胚,由98%的陶瓷泥料、1.5%的陶瓷增韧剂、0.5%的陶瓷增塑剂,混合均化制备而成,经过48小时的沉腐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的成型方法,其需以下步骤进行:(1)、将调制好的陶瓷泥坯均匀涂抹在金属网格2内部并覆盖满金属炉管内壁,塑形成一个管坯;(2)、将金属炉管连同陶瓷管坯一同放入烘干房中烘干72小时;(3)、修复和打磨陶瓷管坯内表面,再一次以陶瓷泥胚流动式附着在管坯内表面,以填补第一次烘干时可能形成的龟裂缝隙,之后,再次送入烘干房烘干48小时;(4)、将金属炉管成型复合体装上窑炉加热炉膛中,缓慢转动,并同时开始加热;(5)、加热曲线设置为:4小时由常温升至200℃→恒温4小时→加热8小时升温至800℃→恒温4小时→加热3小时升温至1250℃→恒温2小时→缓慢降温至常温,自然冷却后,陶瓷复合管体随即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陶瓷网式镶嵌炉管的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金属炉管(1),金属网格(2)、炉管连接处(3)、密封炉门(4),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炉管(1)内部涂抹了陶瓷泥胚,陶瓷泥胚以金属网格(2)结构为依托附着在金属炉管(1)的内壁之上,通过烧制成瓷后成型为陶瓷内胆炉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金属炉管(1),金属网格(2)、炉管连接处(3)、密封炉门(4),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炉管(1)内部涂抹了陶瓷泥胚,陶瓷泥胚以金属网格(2)结构为依托附着在金属炉管(1)的内壁之上,通过烧制成瓷后成型为陶瓷内胆炉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炉管(1)内壁镶嵌的金属网格(2)为龟甲网结构,所述龟甲网结构由数个龟甲网条(5)组成的正六边形构成,每块正六边形的边长在2厘米到6厘米之间,龟甲网条(5)的宽度不超过5厘米,每个龟甲网条(5)的内侧有着0.5厘米到3厘米的正方形开口翻起(6),所述龟甲网条为金属条加工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悬挂陶瓷泥胚的金属炉管(1)为分段可拆卸,并通过炉管连接处(3)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网式镶嵌炉管及其成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蓝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