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2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93184号、2015年8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68149号、以及2015年8月3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71164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被引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器组件以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存在一种电流转换装置,其由冷却器和板部构成,其中,上述冷却器包括多根冷却管,并且是使冷却管和半导体组件交替地层叠而成的,上述板部配置于冷却器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中央构成热交换管。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经由波纹管60A而连接,以构成供给集管11A。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经由波纹管60A而连接,以构成排出集管。板部30C相对于多根冷却管2配置于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另一方侧。板部30C对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即,冷却管2的层叠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中央进行支承。在板部30C处分别构成有与供给集管11A连通的供给制冷剂通路和与排出集管连通的排出制冷剂通路。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以下,简称为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一端部经由波纹管60A与板部30C的供给制冷剂通路连接。端侧冷却管2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器组件,包括:冷却管(2);以及支承部件(30、30X),该支承部件(30、30X)对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4)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2a),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2b),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该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所述支承部件侧突出,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该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所述支承部件侧突出,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该第一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该第二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300、70A)和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23 JP 2014-193184;2015.08.27 JP 2015-168141.一种冷却器组件,包括:冷却管(2);以及支承部件(30、30X),该支承部件(30、30X)对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所述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被冷却对象(4)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将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热交换管的制冷剂导入部(2a),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将从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部(2b),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该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连通,且朝所述支承部件侧突出,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该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连通,且朝所述支承部件侧突出,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该第一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在所述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该第二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300、70A)和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301、70B),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并使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70A)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22a)之间,所述第二嵌合部(70B)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22b)之间,在所述第一嵌合部设有第三容易变形部,该第三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在所述第二嵌合部设有第四容易变形部,该第四容易变形部形成为环状,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且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所述第三容易变形部及所述第四容易变形部分别朝所述支承部件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对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及所述第二嵌合部分别与所述支承部件接合。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冷却管之间夹持着所述被冷却对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是第一通孔形成部(37a),该第一通孔形成部(37a)形成供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入的第一通孔(37),所述第二嵌合部是第二通孔形成部(38a),该第二通孔形成部(38a)形成供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入的第二通孔(3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是朝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侧突出并嵌入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第一支承突出部(300),所述第二突出管部是朝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侧突出并嵌入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第二支承突出部(301)。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在规定方向上层叠有多根,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所述被冷却对象,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11),该供给集管(11)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12),该排出集管(12)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设有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和所述第二突出管部,设有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和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0),该壳体(40)具有开口部(41),并收纳多根所述冷却管,所述支承部件在关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壳体。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件设有供给部(37)和排出部(38),其中,所述供给部(37)通过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内朝所述制冷剂导入部供给所述制冷剂,所述排出部(38)将从所述制冷剂排出部通过所述第二突出管部内流出的制冷剂排出。10.一种冷却器组件,包括:多根冷却管(2),这多根冷却管(2)在规定方向上层叠;第一支承部件(30A);以及第二支承部件(30B),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配置有被冷却对象(4),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中央构成热交换管(2c),该热交换管(2c)供制冷剂流动并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所述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构成供给集管(11),该供给集管(11)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制冷剂引导至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多根所述冷却管各自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构成排出集管(12),该排出集管(12)将所述相邻的每两根冷却管之间连接起来,并将从每根所述冷却管的所述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排出,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与所述供给集管内连通的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在多根所述冷却管中的位于所述冷却管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与所述排出集管内连通的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在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一容易变形部,在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中的所述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第二容易变形部,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300、70A),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301、70B),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所述第一容易变形部朝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在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所述第二容易变形部朝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70A)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突出管部(22a)之间,所述第二嵌合部(70B)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突出管部(22b)之间,在所述第一嵌合部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三容易变形部,在所述第二嵌合部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四容易变形部,在所述第一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所述第三容易变形部朝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在所述第二突出管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所述第四容易变形部朝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侧凹陷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对位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冷却管进行支承。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冷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嵌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接合。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冨田亮平,岛津智宽,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