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防反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701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防反射膜,其包括:基底层;和在所述基底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材料,所述组合物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无机纳米颗粒、含有聚丙烯酸酯主链和硅氧烷侧链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和溶剂。

Functional antireflective coat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ti reflection fil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layer; and coating formed on at least on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wherein the coating comprises a cur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meth) acrylic resin, inorganic nano particles, containing polyacrylate siloxane backbone and side the chain siloxane acrylate grafted polymer and solv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功能防反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防反射膜。
技术介绍
当显示器暴露于各种照明光和自然光等时,对比度劣化(这是由于由显示器内的反射光产生的图像未能在眼睛上清楚地形成所引起的)使用户难以观看屏幕,并且导致眼睛疲劳或引起头痛。出于该原因,对防反射的需要也变得非常强烈。此外,为了提高显示器的可见度,除防反射功能以外,也已对多种功能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减少摩尔纹现象或牛顿环现象。然而,仍然难以设计用于确保防反射和多种功能而不妨碍光学特性(例如,透光率)的防反射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防反射膜,其同时实现优异的防反射功能和牛顿环防止功能,而不妨碍其光学特性。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防反射膜,其包括:基底层;和在所述基底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材料,所述组合物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无机纳米颗粒、含有聚丙烯酸酯主链和硅氧烷侧链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和溶剂。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可为约1000至约2500。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可包含量为约10重量%至约30重量%的硅氧烷侧链。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硅氧烷侧链可暴露于涂层的表面。溶剂的极性指数可为5.0或更小。溶剂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苯溶剂、酮溶剂、醇溶剂及其组合。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可为约150至约300。无机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为约30nm至约60nm。无机纳米颗粒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钛颗粒、氧化锆颗粒及其组合。无机纳米颗粒可经基于硅烷的化合物表面处理。无机纳米颗粒总表面积的约10%至约50%可经基于硅烷的化合物表面处理。基于硅烷的化合物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OPTMS)、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其组合。组合物可包含量为约0.03重量%至约0.1重量%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组合物可包含量为约50重量%至约90重量%的溶剂。固化材料可通过在约200mJ至约400mJ的光能下使组合物光固化来形成。基底层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及其组合。基底层的厚度可为约25μm至约200μm。涂层的厚度可为约90nm至约120nm。防反射膜还可包括在基底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层和离型膜层。有益效果防反射膜可应用于显示器等以实现牛顿环防止功能,同时确保优异的光学特性和防反射功能。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防反射膜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下文中将描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益处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益处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明显。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将在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其他形式来实施,并且提供本实施例仅用于使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完整,以及对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完全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专利技术将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类似附图标记表示类似构成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防反射膜,其包括:基底层;和在所述基底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材料,所述组合物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无机纳米颗粒、含有聚丙烯酸酯主链和硅氧烷侧链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和溶剂。通常,防反射膜用于防止入射至触摸屏面板(例如,显示器)的光被反射并使可见度劣化,并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具有防反射功能的涂层层合在基底层上。同时,当触摸显示器时,其中存在的两个不同基底彼此接触,结果,可能由空气层的压制导致的光的干涉而产生称作牛顿环的彩虹色环,并且牛顿环对妨碍可见度负有责任。可制造用于防止牛顿环的单独膜。然而,由于用于防止牛顿环的单独膜需要在结构上存在于与显示器内的防反射膜相同的位置,所以存在将两个膜一起使用而不能同时暴露于显示器表面的问题。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反射膜可通过包括单个涂层来解决所述问题并确保优异的功能,所述单个涂层同时实现防反射功能和牛顿环防止功能。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防反射膜100的截面图。参照图1,防反射膜100包括基底层10;和在所述基底层1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20。涂层20用于同时实现防反射功能和牛顿环防止功能,并且具体地,涂层20可由组合物形成,所述组合物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无机纳米颗粒、具有接枝至聚丙烯酸酯主链的硅氧烷侧链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和溶剂,并且更具体地,涂层20可包含所述组合物的固化材料。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具有接枝至聚丙烯酸酯主链的硅氧烷侧链,并且用于改善牛顿环防止功能。此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材料,但是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用作这样的添加剂:即使在组合物固化过程期间也保持其形式而不反应。具体地,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为约1000至约2500。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可具有所述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从而实现优异的牛顿环防止功能,而不与组合物的其他组分化学反应。此外,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可包含量为约10重量%至约30重量%,例如约20重量%至约30重量%的硅氧烷侧链。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可包含所述范围内含量的硅氧烷侧链,并因此与溶剂相互作用,从而赋予涂层表面滑移特性并确保优异的牛顿环防止功能。当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包含小于约10重量%的量的硅氧烷侧链时,可能难以赋予涂层表面滑移特性以便实现牛顿环防止功能。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硅氧烷侧链可暴露于涂层的表面,并因此,可以赋予滑移特性以获得优异的牛顿环防止功能。具体地,可根据溶剂的极性程度来调节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暴露于所述表面的程度。具体地,溶剂的极性指数可为5.0或更小。“极性指数”通常表示溶剂的极性程度,并且将非极性到极性从0至10定量。溶剂的极性指数满足所述范围,使得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暴露于涂层表面的程度得以调节,从而确保优异的滑移特性并且使牛顿环防止功能最大化。溶剂可包括烷烃溶剂,例如戊烷、1,1,2-三氯三氟乙烷、环戊烷、庚烷、己烷、异辛烷、环己烷和二氯甲烷;醚溶剂,例如四氢呋喃和1,4-二烷;苯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氯苯和二氯苯;酮溶剂,例如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二乙基酮、二丙基酮和环己酮;以及醇溶剂,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丁醇。具体地,溶剂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苯溶剂、酮溶剂、醇溶剂及其组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容易暴露于涂层的表面,并且可有效地改善牛顿环防止功能。更具体地,溶剂为苯溶剂、酮溶剂和醇溶剂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的极性指数可为5.0或更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实现优异的牛顿环防止功能。防反射膜可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以实现优异的光学特性,并且具体地,所述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可为低聚物形式。更具体地,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为约150至约300。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具有所述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并因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功能防反射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反射膜,包括:基底层;和在所述基底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材料,所述组合物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无机纳米颗粒、含有聚丙烯酸酯主链和硅氧烷侧链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和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10 KR 10-2014-01366931.一种防反射膜,包括:基底层;和在所述基底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材料,所述组合物包含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无机纳米颗粒、含有聚丙烯酸酯主链和硅氧烷侧链的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和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2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包含量为10重量%至30重量%的所述硅氧烷侧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聚合物的所述硅氧烷侧链暴露于所述涂层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溶剂的极性指数为5.0或更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溶剂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苯溶剂、酮溶剂、醇溶剂及其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可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50至30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nm至60n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中所述无机纳米颗粒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钛颗粒、氧化锆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世贞赵烘宽金章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