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俊荣专利>正文

一种缸体及采用了该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01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缸体及采用了该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属于柱塞泵/马达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缸体及轴向柱塞泵/马达,结构紧凑、加工简单,维护容易,寿命长;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缸体,其中心开有轴向通孔,其整体为圆柱形,中心处的轴向通孔周围均布有多个为直孔的柱塞孔;一种轴向柱塞泵/马达,斜盘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缸体固定套装在壳体内部,多个柱塞一对一套装在缸体的柱塞孔中,柱塞的头部通过回程盘和滑靴压紧在斜盘表面上,配流轴设置在配流座内,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支撑在轴承座内,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斜盘和缸体后与配流轴连接,传动轴带动斜盘和配流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做为泵或马达使用。

Cylinder body and axial plunger pump / motor using the cylinde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ylinder and the cylinder block in the axial piston pump / motor is use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ston pump / motor;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to provide a cylinder and the axial piston pump / motor, compact structure, simple processing, easy maintenance, long service lif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 block, the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n axial through hole, the cylindrical axial center around the through hol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raight hole hole; an axial piston pump / motor, swash plate through a first bearing is arranged in the bearing seat, the cylinder is sheathed on the shell, a plurality of plunger for a set of columns on the jack cylinder, the plunger head through a return disc and the slipper is 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wash plate, valve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valve seat,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supported on the bearing seat through second bearings, drive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rt valve shaft through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and the drive shaft drives the swash plate and the port plate shaft to ro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体及采用了该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
本技术一种缸体及采用了该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属于柱塞泵/马达

技术介绍
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为液压传动的重要装置,以往的结构呈缸体转动、斜盘固定、盘配流的形式,存在如下不足:1、高速旋转的缸体会产生吸油阻力,致使柱塞泵自吸能力差,这也是限制油泵或马达转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缸体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难度大、成本高。3、使用中,缸体柱塞孔中的铜合金衬套会在油压及柱塞的作用下易被拉出,俗称“拔套”,缸体端面配流铜合金层易磨损拉伤,磨损后修复难度偏大,因此对油质的要求很严格。4、结构复杂,零件加工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很高,限制了其应用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直孔型缸体及采用了该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结构紧凑、加工简单,维护容易,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缸体,其中心开有轴向通孔,其整体为圆柱形,所述中心处的轴向通孔周围均布有多个柱塞孔,所述的多个柱塞孔均为直孔。所述缸体的材料为钢,每个柱塞孔的内壁上均烧结有一层铜合金。所述柱塞孔靠近斜盘的一端孔口设置有径向凸台,铜合金套设置在柱塞孔内并与柱塞孔过盈配合,铜合金套的一端顶在所述径向凸台上,另一端与缸体的端面平齐。一种采用了上述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部分包括轴承座、轴承、斜盘和传动轴;中部分包括壳体、缸体、柱塞和回程盘;后部分包括有进出油口的配流座和配流轴;所述轴承座、壳体、配流座依次刚性连接在一起,斜盘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缸体固定套装在壳体内部,多个柱塞一对一套装在缸体的柱塞孔中,柱塞的头部通过回程盘和滑靴压紧在斜盘表面上,配流轴设置在配流座内,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支撑在轴承座内,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斜盘和缸体后与配流轴连接,传动轴带动斜盘和配流轴转动。所述缸体与壳体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斜盘为定量式,斜盘与传动轴之间为键连接,在所述斜盘较厚一侧的侧壁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减重孔。所述斜盘为分体式,其结构为:包括斜盘下部、斜盘上部、弹簧导柱和斜盘弹簧;所述斜盘下部为具有一个阶梯的圆柱,其中心开有通孔,在其大径端端面中部设置有一底面为弧面的弧面凹槽,所述弧面凹槽贯穿整个端面并将端面分为两侧,其中一侧为由中间到边缘渐薄的斜面,另一侧设置多个平底圆孔;所述斜盘上部为一中心开有异形孔的薄圆柱,其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中部设置有与斜盘下部上的弧面凹槽相配合的弧面凸起,所述弧面凸起将所在端面分为两侧,其中一侧为由中间到边缘渐薄的斜面,另一侧设置有与斜盘下部上的平底圆孔数量相同的底面为半球状的球坑;所述斜盘下部上的弧面凹槽与斜盘上部上的弧面凸起接触配合,多个平底圆孔与多个球坑一一对应,多个平底圆孔内各自放置有一个弹簧导柱,斜盘弹簧支撑在弹簧导柱与平底圆孔之间,弹簧导柱的顶部为球面,与斜盘上部上的球坑相配合。所述斜盘上部中心异形孔的形状为中间钜形两端半圆形,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异形孔处呈与异形孔相应的形状,传动轴与异形孔的两两平面处相贴,两两弧面处留有空隙。所述第一轴承为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缸体固定不旋转,所以可以去除缸体外的大轴承,使得本技术的体积变小。2、本技术中缸体和壳体采用过渡配合装配,降低了缸体的加工难度,使得装配、维护、更换更方便;另外,壳体包裹住缸体,对缸体起到了增强作用,使本技术更适合大流量、高压力的工作工况。3、本技术中缸体中心孔外分布的多个柱塞孔为直孔,可以用在孔前端设置台阶或采用烧结铜合金层的方法彻底消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拔套现象。4、本技术中缸体的端面无配流面,改盘配流为轴配流,可完全消除盘配流易磨损拉伤的现象和配流部件的自位性要求,提高缸体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的可靠性。5、本技术中的斜盘可为定量式,也可为分体变量式。变量式时,排量可随压力有限自动调节,从而改善动力和负载性能。6、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难度低、易维护、自吸能力强、噪音低、效率高、运行可靠等优点。7、本技术中的进出油口可互换,作为泵使用时,可用电换向,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缸体的侧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另一种A-A剖面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轴向柱塞泵/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定量式斜盘的剖面图。图7为定量式斜盘的立体图。图8为变量式斜盘的剖面图。图9为斜盘下部的立体图。图10为斜盘上部的立体图。图中:1为轴向通孔,2为柱塞孔,3为径向凸台,4为铜合金套,5为轴承座,6为斜盘,7为传动轴,8为壳体,9为缸体,10为柱塞,11为配流座,12为配流轴,13为第一轴承,14为第二轴承,15为斜盘下部,16为斜盘上部,17为弧面凹槽,18为弧面凸起,19为平底圆孔,20为球坑,21为弹簧导柱,22为斜盘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缸体,其中心开有轴向通孔1,其整体为圆柱形,所述中心处的轴向通孔1周围均布有多个柱塞孔2,所述的多个柱塞孔2均为直孔。缸体的材质为铜合金,或为优质铸铁,或为柱塞孔内壁有铜合金的钢。所述缸体的材料为钢,每个柱塞孔2的内壁上均烧结有一层铜合金。所述柱塞孔2靠近斜盘6的一端孔口设置有径向凸台3,铜合金套4设置在柱塞孔2内并与柱塞孔2过盈配合,铜合金套4的一端顶在所述径向凸台3上,另一端与缸体的端面平齐。如图5-8所示,本技术一种采用了上述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部分包括轴承座5、轴承、斜盘6和传动轴7;中部分包括壳体8、缸体9、柱塞10和回程盘;后部分包括有进出油口的配流座11和配流轴12;所述轴承座5、壳体8、配流座11依次刚性连接在一起,斜盘6通过第一轴承13安装在轴承座5内,缸体9固定套装在壳体8内部,多个柱塞10一对一套装在缸体9的柱塞孔2中,柱塞10的头部通过回程盘和滑靴压紧在斜盘6表面上,配流轴12设置在配流座11内,传动轴7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4支撑在轴承座5内,传动轴7的另一端穿过斜盘6和缸体9后与配流轴12连接,传动轴7带动斜盘6和配流轴12转动。所述缸体9与壳体8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斜盘6为定量式,斜盘6与传动轴7之间为键连接,在所述斜盘6较厚一侧的侧壁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减重孔。所述斜盘6为分体式,其结构为:包括斜盘下部15、斜盘上部16、弹簧导柱21和斜盘弹簧22;所述斜盘下部15为具有一个阶梯的圆柱,其中心开有通孔,在其大径端端面中部设置有一底面为弧面的弧面凹槽17,所述弧面凹槽17贯穿整个端面并将端面分为两侧,其中一侧为由中间到边缘渐薄的斜面,另一侧设置多个平底圆孔19;所述斜盘上部16为一中心开有异形孔的薄圆柱,其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中部设置有与斜盘下部15上的弧面凹槽17相配合的弧面凸起18,所述弧面凸起18将所在端面分为两侧,其中一侧为由中间到边缘渐薄的斜面,另一侧设置有与斜盘下部15上的平底圆孔19数量相同的底面为半球状的球坑20;所述斜盘下部15上的弧面凹槽17与斜盘上部16上的弧面凸起18接触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缸体及采用了该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体,其中心开有轴向通孔(1),其特征在于:其整体为圆柱形,所述中心处的轴向通孔(1)周围均布有多个柱塞孔(2),所述的多个柱塞孔(2)均为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其中心开有轴向通孔(1),其特征在于:其整体为圆柱形,所述中心处的轴向通孔(1)周围均布有多个柱塞孔(2),所述的多个柱塞孔(2)均为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材料为钢,每个柱塞孔(2)的内壁上均烧结有一层铜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孔(2)靠近斜盘(6)的一端孔口设置有径向凸台(3),铜合金套(4)设置在柱塞孔(2)内并与柱塞孔(2)过盈配合,铜合金套(4)的一端顶在所述径向凸台(3)上,另一端与缸体的端面平齐。4.一种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的轴向柱塞泵/马达,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前部分包括轴承座(5)、轴承、斜盘(6)和传动轴(7);中部分包括壳体(8)、缸体(9)、柱塞(10)和回程盘;后部分包括有进出油口的配流座(11)和配流轴(12);所述轴承座(5)、壳体(8)、配流座(11)依次刚性连接在一起,斜盘(6)通过第一轴承(13)安装在轴承座(5)内,缸体(9)固定套装在壳体(8)内部,多个柱塞(10)一对一套装在缸体(9)的柱塞孔(2)中,柱塞(10)的头部通过回程盘和滑靴压紧在斜盘(6)表面上,配流轴(12)设置在配流座(11)内,传动轴(7)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4)支撑在轴承座(5)内,传动轴(7)的另一端穿过斜盘(6)和缸体(9)后与配流轴(12)连接,传动轴(7)带动斜盘(6)和配流轴(12)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向柱塞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9)与壳体(8)之间为过渡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向柱塞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盘(6)为定量式,斜盘(6)与传动轴(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段俊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