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文恭专利>正文

包纱机纺锭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900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包纱机纺锭总成,其包含:一纺锭底座具有一固定孔与一定位柱,固定孔纵向贯穿纺锭底座的一端,定位柱固设于固定孔中并朝上凸出于固定孔外,定位柱具有一挡缘,挡缘环设于定位柱的外壁面,挡缘的外径小于轴孔孔径,一纺锭座设于纺锭底座的上方,且纺锭座具有一轴孔,纺锭座透过轴孔套设于定位柱外,并于轴孔内壁面与定位柱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使用时不易产生振动,进而不容易影响包纱过程,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亦不容易产生因油垢堆积导致的难以转动的情形,进而可确保包纱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Yarn machine spindl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yarn machine spindle assembly includes a spindle base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and a positioning column, one end fixed hole through the vertical spindle of the base,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fixing holes and fixing holes protruding upwar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has a retaining margin, the outer wall retaining edge ring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ing column, retaining edge is smaller than the hole diameter of a shaft hole, a spindle seat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of the spindle, and the spindl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a shaft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pindle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column, an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earing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aft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n this way,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easy to produce vibration in use, and not easy to affect the yarn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due to oil accumulation caused by difficult to turn the situation, and ensure that the package yarn process smoothly, increase the utility New type of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纱机纺锭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纱机的零组件,尤其是指一种不会因长时间使用后,而发生不易转动的包纱机纺锭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纱机纺锭总成,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其包含一纺锭底座30与一纺锭座40,该纺锭座40能相对纺锭底座30转动地设于纺锭底座30上,该纺锭底座30与该纺锭座40的枢设处,是以一与纺锭座40固定连接的旋转轴柱42穿过该纺锭底座30的一固定孔32,而该固定孔32的内壁面固设有一铜管34,该旋转轴柱42穿过该铜管34,并该旋转轴柱42于纺锭底座30下方以一C型扣环422套设于近旋转轴柱42底端的环槽424,该旋转轴柱42具有一注油孔426,该注油孔426自该旋转轴柱42的顶端贯穿旋转轴柱42的上半段,该旋转轴柱42于中段处径向设置一出油孔428,该出油孔428与该注油孔426相连通,使得润滑油从注油孔426的顶端注入时,能从出油孔428流出至铜管34与旋转轴柱42间,藉以提供一润滑的转动效果。然而,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经长时间使用后,该旋转轴柱42与该铜管34之间容易堆积油垢,而油垢的黏性强,会影响纺锭座40相对纺锭底座30转动的情形,必须花费相当大的力气转动纺锭座40,更有甚者,纺锭座40与纺锭底座30间几乎无法相对转动,让置于纺锭座40上的一置纱筒难以取出替换,或者纺锭座40放设置纱筒处无法旋回原本的位置,使得在包纱作业难以顺利执行且影响包纱成品的外观;进一步,因为现有的包纱机纺锭总成使用时,常常容易遇到纺锭座40难以转动的问题,维修起来相当浪费时间与成本;更进一步,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仅用润滑油让旋转轴柱42与纺锭底座30相对转动,当包纱机的转速高时容易产生振动,会影响包纱过程的进行,针对上述缺失,所述包纱机纺锭总成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包纱机纺锭总成的纺锭座与纺锭底座相对转动能较为顺畅,且不容易因油垢堆积而产生无法相对转动的问题,进一步减少维修频率而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能降低因包纱机的转速高而振动的频率,确保包纱过程能顺利进行,进而增加使用的实用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纱机纺锭总成,其包含一纺锭底座与一纺锭座,该纺锭底座具有一固定孔与一定位柱,该固定孔纵向贯穿该纺锭底座的一端,该定位柱固设于固定孔中并朝上凸出于固定孔外,该定位柱具有两螺合部、两螺栓与一挡缘,该两螺合部分别轴向凹设于定位柱的两端,该两螺栓分别螺合于两螺合部,所述螺栓的头部外径分别大于该定位柱顶端的外径与纺锭底座固定孔的孔径,该挡缘环设于该定位柱的外壁面,当该定位柱与该纺锭底座的固定孔相结合时,该挡缘位于该纺锭底座的固定孔上方,该纺锭座设于该纺锭底座的上方,且该纺锭座具有一轴孔,该定位柱凸出固定孔的定位柱上部分穿设于轴孔中,该挡缘的外径小于轴孔孔径,且该挡缘靠近该轴孔底端,该纺锭座透过轴孔而套设于该定位柱外,并于该轴孔的内壁面与该定位柱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所述包纱机纺锭总成,该定位柱具有至少两外径,该定位柱的底端至挡缘底面为一大径段,该定位柱顶端至挡缘顶面为一小径段,定位柱的大径段固设于纺锭底座的固定孔中,定位柱的小径段穿设于纺锭座的轴孔中。所述包纱机纺锭总成,该两螺合部相连通,使得该定位柱呈中空管状。所述包纱机纺锭总成,该挡缘的底面与该轴孔底端切齐。所述包纱机纺锭总成,该挡缘的顶面与该轴孔底端切齐。所述包纱机纺锭总成,该纺锭座设有两个轴承,该两轴承为间隔设置,其中一个轴承的顶面与该轴孔的顶端切齐,另一个轴承的底面接触该挡缘的顶面。本技术包纱机纺锭总成于使用时,藉由定位柱的大径段固设于固定孔中,定位柱的小径段与轴孔壁面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该纺锭座而能相对纺锭底座转动,不需要让纺锭底座的固定孔固设有铜管,且不用担心固定孔的壁面与旋转轴柱之间堆积油垢而难以转动,使得本技术较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于使用上更为顺畅,进而不需要时常维修,增加了使用的实用性,再进一步因为本技术是设置轴承,不同于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仅用润滑油让旋转轴柱与纺锭底座相对转动,因此,置于本技术纺锭座上的置纱筒即使处于高转速状态,亦不容易产生振动,不容易影响包纱过程,而可确保包纱过程能顺利进行,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4为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技术是一种包纱机纺锭总成,其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包含一纺锭底座10与一纺锭座20,该纺锭底座10具有一固定孔12与一定位柱14,该固定孔12纵向贯穿该纺锭底座10的一端,该定位柱14固设于固定孔12中并朝上凸出于固定孔12外,所述固设方式可以为紧配合,该定位柱14具有两螺合部142、两螺栓144与一挡缘146,该两螺合部142分别轴向凹设于定位柱14的两端,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两螺合部142相连通,使得该定位柱14呈中空管状,该两螺栓144分别螺合于两螺合部142,所述螺栓144的头部外径分别大于该定位柱14顶端的外径与纺锭底座10固定孔12的孔径,该挡缘146环设于该定位柱14的外壁面,当该定位柱14与该纺锭底座10的固定孔12相结合时,该挡缘146会位于该纺锭底座10的固定孔12上方,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定位柱14具有至少两外径,使该定位柱14的外观呈阶级状,该定位柱14的底端至挡缘146底面为一大径段,该定位柱14顶端至挡缘146顶面为一小径段。该纺锭座20设于该纺锭底座10的上方,且该纺锭座20具有一轴孔22,该定位柱14凸出固定孔12的定位柱14上部分穿设于纺锭座20的轴孔22中,该挡缘146的外径小于轴孔22孔径,且该挡缘146靠近该轴孔22底端,该挡缘146的底面可与该轴孔22底端切齐,或者该挡缘146的顶面与该轴孔22底端切齐,该纺锭座20通过轴孔22而套设于该定位柱14外,并于该轴孔22内壁面与该定位柱14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24,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轴孔22套于定位柱14的小径段,该纺锭座20于轴孔22的内壁面与该定位柱14的小径段之间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24,其中一个轴承24的顶面与该轴孔22的顶端切齐,另一个轴承24的底面接触该挡缘146的顶面。请参阅图3所示,转动该纺锭座20时,该定位柱14因固设于纺锭底座10的固定孔12中而不会转动,该定位柱14的小径段与纺锭座20的轴孔22内壁面间因为设置有至少一轴承24而能相对转动,于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晃动。藉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技术手段,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可达以下功效:因定位柱14的大径段固设于固定孔12中,定位柱14的小径段与轴孔22内壁面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24,该纺锭座20而能相对纺锭底座10转动,当使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时,能较使用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时更为顺畅,不需要时常维修,能降低维修的频率,节省维修成本,增加使用实用性。因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是设置至少一轴承24,不同于现有包纱机纺锭总成使用润滑油让旋转轴柱4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包纱机纺锭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纱机纺锭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纺锭底座与一纺锭座,该纺锭底座具有一固定孔与一定位柱,该固定孔纵向贯穿该纺锭底座的一端,该定位柱固设于固定孔中并朝上凸出于固定孔外,该定位柱具有两螺合部、两螺栓与一挡缘,该两螺合部分别轴向凹设于定位柱的两端,该两螺栓分别螺合于两螺合部,所述螺栓的头部外径分别大于该定位柱顶端的外径与纺锭底座固定孔的孔径,该挡缘环设于该定位柱的外壁面,当该定位柱与该纺锭底座的固定孔相结合时,该挡缘位于该纺锭底座的固定孔上方,该纺锭座设于该纺锭底座的上方,且该纺锭座具有一轴孔,该定位柱凸出固定孔的定位柱上部分穿设于轴孔中,该挡缘的外径小于轴孔孔径,且该挡缘靠近该轴孔底端,该纺锭座通过轴孔而套设于该定位柱外,并于该轴孔的内壁面与该定位柱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纱机纺锭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纺锭底座与一纺锭座,该纺锭底座具有一固定孔与一定位柱,该固定孔纵向贯穿该纺锭底座的一端,该定位柱固设于固定孔中并朝上凸出于固定孔外,该定位柱具有两螺合部、两螺栓与一挡缘,该两螺合部分别轴向凹设于定位柱的两端,该两螺栓分别螺合于两螺合部,所述螺栓的头部外径分别大于该定位柱顶端的外径与纺锭底座固定孔的孔径,该挡缘环设于该定位柱的外壁面,当该定位柱与该纺锭底座的固定孔相结合时,该挡缘位于该纺锭底座的固定孔上方,该纺锭座设于该纺锭底座的上方,且该纺锭座具有一轴孔,该定位柱凸出固定孔的定位柱上部分穿设于轴孔中,该挡缘的外径小于轴孔孔径,且该挡缘靠近该轴孔底端,该纺锭座通过轴孔而套设于该定位柱外,并于该轴孔的内壁面与该定位柱之间设有至少一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纱机纺锭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柱具有至少两外径,该定位柱的底端至挡缘底面为一大径段,该定位柱顶端至挡缘顶面为一小径段,定位柱的大径段固设于纺锭底座的固定孔中,定位柱的小径段穿设于纺锭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文恭
申请(专利权)人:萧文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