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0819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包括通过上锚固装置与梁体混凝土连接的上锚碇板,所述上锚碇板下端形成平行且相向呈L型的左扣臂、右扣臂,所述左扣臂、右扣臂之间形成扣合T型下锚碇板的扣合空间,所述下锚碇板下端设置有下锚固装置,所述下锚固装置与桥墩混凝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梁体竖向限位能力;上锚碇板与下锚碇板间设置有防撞缓冲装置,达到缓冲竖向力的目标;上锚碇板与下锚碇板设置有合理的间隙,可以保证梁体正常的水平位移以及转动不受约束。

Anti drawing and falling preventing beam device for brid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idge with anti pull beam falling preven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and beam concrete by anchorage device on the anchor plate, the upper anchor plate is formed in parallel and opposite is L's left arm, right arm buckle buckle, the left arm and the right arm between the buckle buckle to form a buckle type T lower anchor plate buckling space, the lower anchor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anchoring device, anchoring device and bridge pier concrete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increases the beam vertical spacing; anti collision buffer device set on the anchor plate and the lower anchor plate, to cushion the vertical force; the upper anchor plate and the lower anch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asonable gap, can guarantee the normal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beam rotation and unconstr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防落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落梁破坏是桥梁结构在地震等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其危害巨大,往往导致交通生命线中断,造成生命财产的连带损失。1968年日本的新泻(Niigata)地震、1994年美国的北岭(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的阪神(kobe)地震、1999年的中国台湾地震及2008年我国的汶川地震均因为发生了桥梁落梁情况,给当地的交通网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外界及时进入灾区救援以及灾后重建工作。但是,目前防落梁装置在设计施工、抗震性、竖向限位等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包括通过上锚固装置与梁体混凝土连接的上锚碇板,所述上锚碇板下端形成平行且相向呈L型的左扣臂、右扣臂,所述左扣臂、右扣臂之间形成扣合T型下锚碇板的扣合空间,所述下锚碇板下端设置有下锚固装置,所述下锚固装置与桥墩混凝土连接。所述扣合空间与下锚碇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左扣臂、右扣臂横向扣合端与所述下锚碇板配合端相适应。所述左扣臂、右扣臂与下锚碇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撞缓冲装置。所述上锚碇板通过上锚固装置与梁体混凝土连接。所述上锚碇板在顺桥方向的一端向下设置挡块形成限位装置。所述下锚碇板下部通过下锚固装置与桥墩混凝土连接。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梁体竖向限位能力;上锚碇板与下锚碇板间设置有防撞缓冲装置,达到缓冲竖向力的目标;上锚碇板与下锚碇板设置有合理的间隙,可以保证梁体正常的水平位移以及转动不受约束;本专利技术采用锚固装置与梁体、桥墩混凝土连接,整体强度高;上锚碇板设置有限位装置,防止纵、横及竖向落梁。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外形美观、整体强度高,综合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沿横桥向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沿顺桥向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其中:1上锚碇板2下锚碇板3防撞缓冲装置4上锚固装置5左扣臂6下锚固装置7限位装置8右扣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包括与梁体混凝土连接的上锚碇板1,所述上锚碇板1下端形成平行且相向呈L型的左扣臂5、右扣臂8,所述左扣臂5、右扣臂8之间形成扣合T型下锚碇板2的扣合空间,所述下锚碇板2下设置有下锚固装置6。所述扣合空间与下锚碇板2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左扣臂5、右扣臂8横向扣合端与所述下锚碇板(2)配合端相适应。所述左扣臂5、右扣臂8与下锚碇板2之间还设置有防撞缓冲装置3。所述上锚碇板1通过上锚固装置4与梁体混凝土连接。所述上锚碇板1在顺桥方向的一端向下设置挡块形成限位装置7。所述下锚碇板2下部通过下锚固装置6与桥墩混凝土连接。所述下锚固装置6、上锚固装置4由锚固螺栓、套筒、螺杆组成。所述防撞缓冲装置3为橡胶材料或具有缓冲能力的其它材料。所述限位装置7为上锚碇板1在顺桥方向的一端向下设置挡块形成。所述上锚固装置4设置在上锚碇板1上,所述下锚固装置6设置在下锚碇板2上。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梁体竖向限位能力;上锚碇板与下锚碇板间设置有防撞缓冲装置,达到缓冲竖向力的目标;上锚碇板与下锚碇板设置有合理的间隙,可以保证梁体正常的水平位移以及转动不受约束;本专利技术采用锚固装置与梁体、桥墩混凝土连接,整体强度高;上锚碇板设置有限位装置,防止纵、横及竖向落梁。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外形美观、整体强度高,综合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包括通过上锚固装置(4)与梁体混凝土连接的上锚碇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碇板(1)下端形成平行且相向呈L型的左扣臂(5)、右扣臂(8),所述左扣臂(5)、右扣臂(8)之间形成扣合T型下锚碇板(2)的扣合空间,所述下锚碇板(2)下端设置有下锚固装置(6),所述下锚固装置(6)与桥墩混凝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包括通过上锚固装置(4)与梁体混凝土连接的上锚碇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碇板(1)下端形成平行且相向呈L型的左扣臂(5)、右扣臂(8),所述左扣臂(5)、右扣臂(8)之间形成扣合T型下锚碇板(2)的扣合空间,所述下锚碇板(2)下端设置有下锚固装置(6),所述下锚固装置(6)与桥墩混凝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空间与下锚碇板(2)之间为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抗拉拔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扣臂(5)、右扣臂(8)横向扣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祯苏伟李宇田万俊李凤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