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板及其增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6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火板及其增强结构,所述防火板包括隔火层、包覆层及缝合线,隔火层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包覆层设置在隔火层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所述防火板的增强结构包括上述防火板。采用缝合线可将隔火层和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以分区域逐步固定,并使各区域受力均匀,能有效的连接隔火层和包覆层形成整体,隔火层和包覆层提高防火板的强度、整体抗风压抗冲击性能、耐用性及耐候性等性能。

Fireproof board and reinforcing structur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reproof board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 the fireproof plate comprises a fireproof layer, covering layer and suture, fireproof layer includes two opposite main surface, coa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eproof layer on at least one major surface, suture through fire insulation layer and coating layer of the septum the fire layer and the cladding layer suture, the suture in the fireproof layer and / or coating layer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grid structure. The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the fireproof board comprises the fireproof board. The suture can be fireproof layer and the cladding layer suture, the suture in the fireproof layer and / or coating layer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grid structure, the area gradually fixed, and the area of uniform stress, can effectively connect fire isolation layer and the cladding layer to form a whole, fireproof layer and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coating layer, global wind fire plate pressure impact resistance, durability and weather resistanc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板及其增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板及其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防火板在工业厂房、库房、石油化工项目、大型体育场馆、家居以及一些需要做防火的设备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凭借着其耐高温、耐热、阻燃等特性,在现代火灾的防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量应用于建筑墙体的防火板是陶瓷纤维制成的岩棉,其强度和抗风压抗冲击能力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且工程上常出现粘贴不牢固、抹面砂浆大面积龟裂、空鼓、脱落等现象,长期使用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提高防火板的强度和抗风压抗冲击性能是目前防火板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防火板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火板。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火板,其包括隔火层、包覆层及缝合线,隔火层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包覆层设置在隔火层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优选地,所述防火板进一步包括可硬化基体,所述网格结构及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内部渗透有该可硬化基体。优选地,所述包覆层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火层相对两个主表面上并形成一三明治结构。优选地,所述缝合线穿过所述两层包覆层、以及所述隔火层,所述缝合线并于至少一包覆层远离于所述隔火层的一面形成所述网格结构。优选地,所述缝合线分别单独穿过所述隔火层和隔火层一主表面的包覆层,以及所述隔火层和隔火层另一主表面的包覆层缝合,穿过两个包覆层的缝合线之间呈交错排列。优选地,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及节点,其中两个网格单元连接处为节点,所述单个网格单元的形状包括三角形、菱形、方形、“米”字型、“井”字型、多边形。优选地,所述缝合线的针距为0.5mm-1000mm,所述网格单元的分布密度为1-10000个/m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防火板的增强结构,其包括上述防火板,所述防火板包括隔火层、包覆层及缝合线,隔火层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包覆层设置在隔火层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优选地,所述防火板的增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功能层,功能层包覆防火板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功能层由可硬化基体包覆防火板表面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防火板及其增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包覆层设置在隔火层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以分区域逐步固定,并使各区域受力均匀,能有效的连接隔火层和包覆层形成整体,隔火层和包覆层提高防火板的强度、整体抗风压抗冲击性能、耐用性及耐候性等性能。(2)采用缝合线贯穿强度差、容易松散的隔火层和包覆层并进行缝合,同时与渗透到网格结构和缝隙结构的可硬化基体复合,能有效的连接隔火层和包覆层形成一整体,从而实现整体受力,提高防火板的强度、整体抗风压抗冲击性能、耐用性及耐候性等性能。(3)所述包覆层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火层相对两个主表面上并形成一三明治结构,从隔火层两个主表面进行包覆,避免隔火层松散、脱落,以提高防火板的强度、抗冲击性、耐用性等性能。(4)缝合线穿过所述两层包覆层、以及所述隔火层,或单独穿过所述隔火层和隔火层一主表面的包覆层,以及所述隔火层和隔火层另一主表面的包覆层,不同的设置方式以提高防火板的适用性。(5)所述缝合线于所述包覆层远离于所述隔火层的一侧形成所述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及节点,两个网格单元连接处为节点,这样的设置能够简便快捷缝合松散的隔火层,局部区域缝合线断裂或出现缝合遗漏也只需局部处理便于返工处理,避免重新制作。(6)所述缝合线于所述缝合面形成的网格单元呈三角形、菱形、方形、“米”字型、“井”字型、多边形,使得防火板在所述缝合线分割的各个区域受力均匀,进一步紧固所述强度差,容易松散的隔火层,有效地增加了防火板的强度、抗冲击性、耐用性等性能。(7)所述网格单元的分布密度为1-10000个/m2,缝合线缝制的针距为0.5mm-1000mm,能够依据防火板配合的建筑墙体、锅炉或设备等的形状要求进行搭配设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8)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防火板的增强结构,其包括防火板,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以分区域逐步固定,并使各区域受力均匀,从而提高防火板的强度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9)防火板的增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覆防火板的表面,从而防火板与功能层成整体结构,整体受力,从而提高防火板强度,抗风压抗冲击性能,使其受外力影响不易脱落,避免了被剥离的风险,保证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同时能提高防火板的可成型性,并能隔绝水分和空气,起到一定的防水和抗腐蚀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沿Ⅰ-Ⅰ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缝合线设置第一变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缝合线设置第二变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缝合线设置第三变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缝合线设置第四变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防火板的增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防火板的增强结构的第一变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防火板的增强结构的第二变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火板1,其包括隔火层11、包覆层13及缝合线15。所述隔火层11包括相对的两个主表面11a、11b,所述包覆层13设置在所述隔火层11的至少一个主表面11a上。所述缝合线15穿过所述隔火层11及所述包覆层13将所述隔火层11以及包覆层13缝合。优选地,所述缝合线15于所述包覆层13远离隔火层的表面和/或所述隔火层11表面形成网格结构100。所述隔火层11可选用陶瓷纤维棉、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气凝胶混合及陶瓷粉末与粘合剂混合的絮状物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隔火层11由上述材质经过层压工艺形成层状结构,因而所述隔火层11本身强度差、容易松散的性质。所述隔火层11的厚度为0.5-120mm。所述隔火层11可裁切成所需形状,以配合建筑墙体、锅炉或设备等的形状需要防火设置结构处使用。请参阅图3,所述隔火层11的部分放大图,所述隔火层11包括形成隔火层材料之间的缝隙结构111。所述包覆层13可选用金属纤维丝、玻璃纤维丝、碳纤维丝、石英纤维丝、氧化铝纤维丝、硅酸铝纤维丝、莫来石纤维丝、氧化锆纤维丝、芳纶纤维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丝等纤维线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织成的纤维布。优选地,所述金属纤维丝可选用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的合金纤维丝。请参阅图4,所述防火板1的剖面图,所述包覆层13包括织成的包覆层材料的纤维线间隙13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13与所述隔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火板及其增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火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火层、包覆层及缝合线,隔火层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包覆层设置在隔火层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火层、包覆层及缝合线,隔火层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包覆层设置在隔火层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缝合线穿过隔火层及包覆层将所述隔火层与包覆层缝合,所述缝合线于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表面形成网格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板进一步包括可硬化基体,所述网格结构及所述隔火层和/或包覆层内部渗透有该可硬化基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火层相对两个主表面上并形成一三明治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穿过所述两层包覆层、以及所述隔火层,所述缝合线并于至少一包覆层远离于所述隔火层的一面形成所述网格结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单独穿过所述隔火层和隔火层一主表面的包覆层,以及所述隔火层和隔火层另一主表面的包覆层,穿过两个包覆层的缝合线之间呈交错排列。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卓奇林卓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