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060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26
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包括中转车架,中转车架包括位于下部的搁置台、位于上部的承载框,中转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承载框上布置有多个承载木块,位于承载框的同一水平面上至少布置两个承载木块,每一个承载木块上开设有凹槽,玻璃棒位于承载木块的凹槽内;多个承载木块叠加为多层,每一层至少两个承载木块上等间距搁置有多根玻璃棒。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该装置是一种中转小车,通过叠加的承载木块,有效承托有一定温度的玻璃棒,避免玻璃棒在运输过程中划伤、损坏;且一次拖运可以中转多根玻璃棒,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棒出炉后到切割工序之间的中转运输难题。

Glass rod transfer device

A glass rod transfer device, including transfer frame, frame relay stations, including shelved bearing frame at the upper part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nsfer, the bottom of the vehicl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a bear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a bearing block, located in the same plane bearing frame at least two bearing arrangement blocks, each bearing block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glass rod, groove in the bearing block; a plurality of bearing block stacking multiple layers, each layer of at least two bearing block has a plurality of glass rods using equal spac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lass rod transfer device, the device is a transit car, carrying through the wood. The effective support has a certain temperature of the glass rod, glass rod in the transport process to avoid scratch, damage; and a plurality of glass rods can haul transit, effectively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between the cutting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the glass rod after bak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涉及工艺玻璃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光学透镜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制备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切割成玻璃块进行软化、压制、打磨、抛光成型。玻璃棒拉制出来后,存在一定余热,其运输过程一直是困扰加工制程中的问题。原因在于:第一,玻璃棒存在余热,人工搬运存在发烫,且在玻璃棒量大情况下无法单根进行一一搬运;其二,玻璃棒在运输中应当尽量避免划伤、损坏,否则在后续制程中容易造成不良品。如何解决玻璃棒出炉后到切割工序之间的中转运输,是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该装置是一种中转小车,通过叠加的承载木块,有效承托有一定温度的玻璃棒,避免玻璃棒在运输过程中划伤、损坏;且一次拖运可以中转多根玻璃棒,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棒出炉后到切割工序之间的中转运输难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包括中转车架,中转车架包括位于下部的搁置台、位于上部的承载框,中转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承载框上布置有多个承载木块,位于承载框的同一水平面上至少布置两个承载木块,每一个承载木块上开设有凹槽,玻璃棒位于承载木块的凹槽内;多个承载木块叠加为多层,每一层至少两个承载木块上等间距搁置有多根玻璃棒。每一个承载木块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分布在承载木块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承载木块端部通过夹持件固定在承载框上。承载框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承载木块两端分为位于承载框上的限位凹槽内部。凹槽为V型槽、或者半圆凹槽。中转车架一侧连接有把手。中转车架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用于抵住玻璃棒端部。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技术效果如下:1)、承载木块既起到承托玻璃棒作用,又起到绝热作用,避免相邻、以及上下层玻璃棒之间由于高温粘接。2)、承载木块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其构成独立结构,可以回收利用,玻璃棒卸载后,多个承载木块搁置于中转车架的搁置台上回收利用。3)、承载木块端部通过夹持件固定在承载框上,防止其在中转车架上滑动。4)、承载框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防止承载木块在中转车架上的承载框表面滑动。5)、凹槽为V型槽,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玻璃棒。6)、凹槽为半圆凹槽情况下,可以针对定型号的玻璃棒直径而开设相对应的半圆凹槽,使得玻璃棒切合半圆凹槽而搁置。7)、中转车架一侧连接有把手,便于人工推动车架进行运输玻璃棒。8)、中转车架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用于抵住玻璃棒端部,防止在拖运过程中多层玻璃棒从中转车架另一侧滑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木块结构示意图(凹槽为半圆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包括中转车架1,中转车架1包括位于下部的搁置台2、位于中部的支撑架、位于上部的承载框3,中转车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4。中转车架1整体采用角铁焊接而成,制作简单,搁置台2采用钢板焊接在中转车架1下部,用于回收利用承载木块5。承载框3上布置有多个承载木块5,位于承载框3的同一水平面上至少布置两个承载木块5,每一个承载木块5上开设有凹槽6,玻璃棒7位于承载木块5的凹槽6内;多个承载木块5两两叠加为多层,每一层至少两个承载木块5上等间距搁置有多根玻璃棒7。承载木块5既起到承托玻璃棒7作用,又起到绝热作用,避免相邻、以及上下层玻璃棒7之间由于高温粘接、或者碰撞。每一个承载木块5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6,多个凹槽6分布在承载木块5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如图2所示。承载木块5端部通过夹持件固定在承载框3上,夹持件可以采用U型卡。或者:承载框3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承载木块5两端分为位于承载框3上的限位凹槽内部,防止承载木块5在限位凹槽内滑动,可以在限位凹槽内设防滑橡胶片。凹槽6为V型槽、或者半圆凹槽。凹槽6为V型槽时,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玻璃棒7;凹槽6为半圆凹槽时,与玻璃棒7恰好切合。中转车架1一侧连接有把手,便于人工推动车架进行运输玻璃棒7。中转车架1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用于抵住玻璃棒7端部,防止在拖运过程中多层玻璃棒7从中转车架1另一侧滑落。使用时,中转车架1通过万向轮4移动到需要承载玻璃棒7的工位,先在承载框3上摆放两个承载木块5,两个承载木块5的间距小于玻璃棒7的长度,每切割一根玻璃棒7,将其防止在两个承载木块5的凹槽6上搁置,直到第一层两个承载木块5上分布满多根玻璃棒7;然后在第一层两个承载木块5上再放置两个承载木块5,构成第二层,在第二层两个承载木块5上再放置多根玻璃棒7,依次类推。叠加的玻璃棒7高度不宜过高,以低于把手、挡板高度为准。人工通过把手拉动中转车架1,将玻璃棒7中转到切割、软化等加工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包括中转车架(1),中转车架(1)包括位于下部的搁置台(2)、位于上部的承载框(3),中转车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4),其特征在于,承载框(3)上布置有多个承载木块(5),位于承载框(3)的同一水平面上至少布置两个承载木块(5),每一个承载木块(5)上开设有凹槽(6),玻璃棒(7)位于承载木块(5)的凹槽(6)内;多个承载木块(5)叠加为多层,每一层至少两个承载木块(5)上等间距搁置有多根玻璃棒(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包括中转车架(1),中转车架(1)包括位于下部的搁置台(2)、位于上部的承载框(3),中转车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4),其特征在于,承载框(3)上布置有多个承载木块(5),位于承载框(3)的同一水平面上至少布置两个承载木块(5),每一个承载木块(5)上开设有凹槽(6),玻璃棒(7)位于承载木块(5)的凹槽(6)内;多个承载木块(5)叠加为多层,每一层至少两个承载木块(5)上等间距搁置有多根玻璃棒(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棒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承载木块(5)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6),多个凹槽(6)分布在承载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耿政施鹏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派瑞斯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