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39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29
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包括加热基座以及与加热基座配合的壶体,加热基座中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前端设置有通联外侧的口部槽,卡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固定连电槽,固定连电槽中设置有第一连电片,卡槽中可前后移动地安装有可动块,可动块前端面设置有口部朝前端的插接槽,可动块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口部朝插接槽的第一导引槽,可动块中还左右对立设置有端口远向插接槽的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与第二导引槽之间设置有通联槽,且通联槽中可旋动地安装有齿合轮,齿合轮的齿外露于第一导引槽和第二导引槽。

Safety kettle structure

A kettle structure safety, including heating and heating of the base with the base and the kettle body, the heating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slot, and the slot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a groove mouth communications outside of the back wall opposite about the card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electric, electric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ectrical sheet, the card slot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equipped with a movable block, the movable block front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ng groove mouth toward the front of the movable block is arranged around the opposite mouth toward the inserting groove of the first guiding groove, the movable block is arranged around the opposite port away from the inserting groove second guiding groove. The first guide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uiding groove with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the slot can be rotatablely installed gear wheel, gear wheel tooth is exposed to the first guide groove and second guiding gro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壶
,具体为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
技术介绍
烧水壶是目前常用的将水加热的容器,由于其烧水的使用便捷得到了人们的亲耐,现有的烧水壶一般为分体式的,由加热基座和加热联电头组成,将加热联电头放置在加热基座上,通过壶底的接电装置和加热基座的输电装置的输电片相碰提供制热,现有的加热联电头底座的输电片为了方便人们使用都没有在顶部设置保护措施,要是将水不小心侧翻容易产生短路现象,因此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小孩也可将金属杆件直接插进加热基座内的铁片上,容易产生触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包括加热基座以及与所述加热基座配合的壶体,所述加热基座中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前端设置有通联外侧的口部槽,所述卡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固定连电槽,所述固定连电槽中设置有第一连电片,所述卡槽中可前后移动地安装有可动块,所述可动块前端面设置有口部朝前端的插接槽,所述可动块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口部朝所述插接槽的第一导引槽,所述可动块中还左右对立设置有端口远向所述插接槽的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一导引槽与第二导引槽之间设置有通联槽,且通联槽中可旋动地安装有齿合轮,所述齿合轮的齿外露于所述第一导引槽和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一导引槽中移动安装有移杆,所述第二导引槽中移动安装有锁合臂,所述移杆与锁合臂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齿合轮的齿相契合的齿合条,所述卡槽的两侧方上对立设置有与所述锁合臂相配合的锁合槽,所述插接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可动连电槽,所述可动连电槽中安装有第二连电片,所述可动块后端面安装有与所述固定连电槽相配合的第一连电凸起块;所述壶体后端固定设置有加热联电头,所述加热联电头后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可动连电槽相配合的第二连电凸起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杆的外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导引槽后方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从而可将所述移杆向内侧施压并移出至所述插接槽中,所述锁合臂的内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导引槽后方安装有第二压簧,从而可将所述锁合臂推顶至锁合槽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杆内侧端设置有斜坡,所述加热联电头后端设置有与所述斜坡相配合的按压斜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槽两侧方上还设置有弹性凸缘,所述加热联电头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凸缘相配合的孔洞,从而在所述加热联电头向外拔出时能够带动所述可动块向前端移动,使锁合臂能够插接到锁合槽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口部槽宽度与所述插接槽宽度相等,从而能够使所述加热联电头插接到所述插接槽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电片连接电力,所述第二连电片与所述第一连电凸起块电力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二连电凸起块与第二连电片且第一连电凸起块与第一连电片触碰时,能够将电力接联到加热联电头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加热基座在初始状态时,由于锁合臂插接在锁合槽中,因此,可动块无法向后推动,此时一些导电金属杆件插接到第二导引槽中无法通电,避免了触电的风险,故提高了加热基座安全系数,而水进入到第二导引槽中也不会造成线路短路,将水吹干后仍旧可放心使用;2.在需要烧水和烧水完毕需要拔出时,其操作简单,而可动块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能够循环使用;3.本专利技术装置大大提高了用电的使用安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的烧水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热联电头与加热基座完全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壶体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包括加热基座2以及与所述加热基座2配合的壶体1,所述加热基座2中设置有卡槽20,且所述卡槽20前端设置有通联外侧的口部槽21,所述卡槽20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固定连电槽22,所述固定连电槽22中设置有第一连电片23,所述卡槽20中可前后移动地安装有可动块3,所述可动块3前端面设置有口部朝前端的插接槽30,所述可动块3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口部朝所述插接槽30的第一导引槽34,所述可动块3中还左右对立设置有端口远向所述插接槽30的第二导引槽35,所述第一导引槽34与第二导引槽35之间设置有通联槽,且通联槽中可旋动地安装有齿合轮36,所述齿合轮36的齿外露于所述第一导引槽34和第二导引槽35,所述第一导引槽34中移动安装有移杆5,所述第二导引槽35中移动安装有锁合臂4,所述移杆5与锁合臂4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齿合轮36的齿相契合的齿合条,所述卡槽20的两侧方上对立设置有与所述锁合臂4相配合的锁合槽24,所述插接槽30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可动连电槽31,所述可动连电槽31中安装有第二连电片32,所述可动块3后端面安装有与所述固定连电槽22相配合的第一连电凸起块37;所述壶体1后端固定设置有加热联电头10,所述加热联电头10后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可动连电槽31相配合的第二连电凸起块11。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移杆5的外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导引槽34后方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51,从而可将所述移杆5向内侧施压并移出至所述插接槽30中,所述锁合臂4的内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导引槽35后方安装有第二压簧41,从而可将所述锁合臂4推顶至锁合槽24中。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移杆5内侧端设置有斜坡52,所述加热联电头10后端设置有与所述斜坡相配合的按压斜坡12。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接槽30两侧方上还设置有弹性凸缘33,所述加热联电头10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凸缘33相配合的孔洞13,从而在所述加热联电头10向外拔出时能够带动所述可动块3向前端移动,使锁合臂能够插接到锁合槽中。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口部槽21宽度与所述插接槽30宽度相等,从而能够使所述加热联电头10插接到所述插接槽30中。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连电片23连接电力,所述第二连电片32与所述第一连电凸起块37电力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二连电凸起块11与第二连电片32且第一连电凸起块37与第一连电片23触碰时,能够将电力接联到加热联电头10中,使得壶体通电并加热烧水。加热基座在初始状态时,由于锁合臂插接在锁合槽中,因此,可动块无法向后推动,此时一些导电金属杆件插接到第二导引槽中无法通电,避免了触电的风险,而水进入到第二导引槽中也无法通电,故提高了加热基座安全系数,当需要烧水时,将加热联电头插接到插接槽中,移杆在加热联电头的挤压作用下会缩回至第一导引槽中,而由于移杆和锁合臂都与齿合轮相啮合,因此,移杆的移动会带动锁合臂向内缩回并离开锁合槽,当锁合臂完全离开锁合槽后,加热联电头和可动块可继续向后移动,最终第一连电凸起块插接到固定连电槽中,而第二连电凸起块插接到可动连电槽中,从而实现对壶体通电,壶体通电后加热烧水;在烧水完毕时,通过拉动壶体将加热联电头向前端拔出,由于弹性凸缘与孔洞的配合,可动块会跟随加热联电头向前端移动,在可动块前端面与卡槽的前端壁相抵时,继续使加热联电头向前端移动,从而可使弹性凸缘脱离孔洞,而在第一压簧以及第二压簧的作用下,锁合臂与移杆会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最终锁合臂插接到锁合槽中,而移杆的斜坡伸入到插接槽中;本专利技术装置大大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包括加热基座以及与加热基座配合的壶体,其特征在于:加热基座中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前端设置有通联外侧的口部槽,卡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固定连电槽,固定连电槽中设置有第一连电片,卡槽中可前后移动地安装有可动块,可动块前端面设置有口部朝前端的插接槽,可动块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口部朝插接槽的第一导引槽,可动块中还左右对立设置有端口远向插接槽的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与第二导引槽之间设置有通联槽,且通联槽中可旋动地安装有齿合轮,齿合轮的齿外露于第一导引槽和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中移动安装有移杆,第二导引槽中移动安装有锁合臂,移杆与锁合臂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齿合轮的齿相契合的齿合条,卡槽的两侧方上对立设置有与锁合臂相配合的锁合槽,插接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可动连电槽,可动连电槽中安装有第二连电片,可动块后端面安装有与固定连电槽相配合的第一连电凸起块;所述壶体后端固定设置有加热联电头,加热联电头后端面设置有与可动连电槽相配合的第二连电凸起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包括加热基座以及与加热基座配合的壶体,其特征在于:加热基座中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前端设置有通联外侧的口部槽,卡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固定连电槽,固定连电槽中设置有第一连电片,卡槽中可前后移动地安装有可动块,可动块前端面设置有口部朝前端的插接槽,可动块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口部朝插接槽的第一导引槽,可动块中还左右对立设置有端口远向插接槽的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与第二导引槽之间设置有通联槽,且通联槽中可旋动地安装有齿合轮,齿合轮的齿外露于第一导引槽和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中移动安装有移杆,第二导引槽中移动安装有锁合臂,移杆与锁合臂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齿合轮的齿相契合的齿合条,卡槽的两侧方上对立设置有与锁合臂相配合的锁合槽,插接槽后端壁中左右对立设置有可动连电槽,可动连电槽中安装有第二连电片,可动块后端面安装有与固定连电槽相配合的第一连电凸起块;所述壶体后端固定设置有加热联电头,加热联电头后端面设置有与可动连电槽相配合的第二连电凸起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烧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翠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尚儒自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