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766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涉及蓄电池领域,通过该热封过程组装获得多联体蓄电池,实现集中注液的同时,保证了热封过程的稳定和可靠性。该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多个电槽,每个电槽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给电池注液的注液栓,注液栓两端分别连通有注液管,取一个电槽与另一个电槽的侧壁和注液管分别对齐,中间插入热板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将热板抽出,迅速将上述两个电槽被加热的侧壁以及注液管热封;重复上述操作在上述两个电槽的基础上继续热封电槽至所需数量;将电槽盖采取热板加热的方式与最外侧电槽的侧壁热封,得到多联体蓄电池。

Heat sealing process of conjoined batter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ulti accumulator heat sealing process, involving battery field, through the heat sealing process for multi battery assembly, centralized in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heat sealing process. The multi battery heat sealing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plurality of battery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electrical slots, each upper end of electrolyzer are provided for injecting liquid suppository cell injection, injection bolt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infusion pipe, a tank with another electric power th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and the injection pipe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middle of alignment, hot plate heating; after heating, the hot plate out, quickly the two electric tank heated side wall and liquid injection pipe heat sealing; the operation is repeated to heat sealed electrolyzer to the required amount based on the above two electrolyzer; electric tank cover take hot plate heating way and the lateral electric groove heat sealing, get more CIS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
技术介绍
镉镍蓄电池作为一种提供应急供电的备用电源,在动车组和城轨车辆上均有应用,用于向相应车的所有低压负载馈电。镉镍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补加蒸馏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中工作时补水周期缩短,国内现有的镉镍蓄电池需要逐节进行补水维护,耗用大量人力,且容易产生漏补、补液不均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蓄电池干烧产生火灾事故。现有的蓄电池在注水速度和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上述缺陷。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由于电槽体积和电池容量的限制,所用的极板相对较高,无法实现穿臂焊接过桥,通常采用汇流排跨桥结构焊接的方法实现蓄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故不能通过热封方法对电池槽和电池盖之间进行密封。CN103390763A公开了一种“立式”热封封口的蓄电池,其蓄电池上盖镶嵌有实现电芯连接的跨桥零件,通过使电槽与上盖相邻部分加热熔化,通过压力将蓄电池上盖热封在整个蓄电池组件上。这种热封技术对电槽和盖的尺寸要求严格,对极柱的定位要求准确,容易出现不合格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能够集中注液的多联体蓄电池进行注液的热封工艺,通过该热封过程组装获得多联体蓄电池,实现集中注液的同时,保证了热封过程的稳定和可靠性,成本低,易于操作。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多个电槽,每个电槽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给电池注液的注液栓,注液栓两端分别连通有注液管,取一个电槽与另一个电槽的侧壁和注液管分别对齐,中间插入热板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将热板抽出,迅速将上述两个电槽被加热的侧壁以及注液管热封;重复上述操作在上述两个电槽的基础上继续热封电槽至所需数量;将电槽盖采取热板加热的方式与最外侧电槽的侧壁热封,得到多联体蓄电池。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槽和电槽盖的材质为聚丙烯材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板表面镀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板的温度为195-2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联体蓄电池的热封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多联体蓄电池的正负极柱通过跨接板连接实现电池的串联或并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跨接板采用铜T2Y材料,表面镀暗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注液管和注液栓实现了对多联体蓄电池的集中注液,降低了多联体蓄电池的维护成本,保证了蓄电池液面的一致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合适的聚丙烯材料和热封温度保证了电槽的强度、弹性和热封的可靠性,一套模具和热封设备即可满足不同节数的多联体蓄电池的生产,不需要针对不同节数的多联体蓄电池分别设计模具,可灵活热封,降低了成本并保证了热封工艺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热封工艺对电槽和电槽盖的尺寸没有严格要求,可根据需要设计,不需要定位极柱,热封成功率高,不易出现不合格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联体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联体蓄电池热封过程示意图;其中,1、电槽,2、电槽盖,3、注液栓,4、注液管,5、极柱,6、跨接板,7、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包括:S1:将多个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多个电槽,每个电槽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给电池注液的注液栓,注液栓两端分别连通有注液管,取一个电槽与另一个电槽的侧壁和注液管分别对齐,中间插入热板进行加热。在本步骤中,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相应的电槽中,电槽的结构与极板群配和,上端设置注液栓和注液管可以为电池进行注液,采用热板加热,不损坏电池,保证了热封工艺的稳定性。S2:加热完成后,将热板抽出,迅速将上述两个电槽被加热的侧壁以及注液管热封。本步骤热板抽出后,电槽侧壁由于热作用迅速被热封,使得两个电槽热封成一个整体,注液管连通,实现了这两个电槽内的蓄电池可以同时注液。S3:重复上述操作在上述两个电槽的基础上继续热封电槽至所需数量。本步骤中,通过热封的方式可以热封任意数量的电槽,不同数量的电槽热封灵活,相比于现有多联体蓄电池制备时,每个数量的多联蓄电池均需要单独制备模具显著降低了成本。S4:将电槽盖采取热板加热的方式与最外侧电槽的侧壁热封,得到多联体蓄电池。本步骤的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完成后,若外侧的电槽已经具有保护盖则不需要再热封电槽盖,另外,为了削弱极板群膨胀对热封处的张力,可以用喉箍对多联体蓄电池电槽进行紧固保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电槽和电槽盖的材质为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耐老化并且耐碱,能够保证电槽和电槽盖的使用寿命。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电槽设计尺寸时可以与电池相互配合,需要结合电槽材质的收缩率,保证电槽的最终热封尺寸满足电池的需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热板表面镀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涂层可以防止热封过程中熔融的塑料粘在热板表面,使得热板可以迅速抽离,热封更加稳定。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它可以防止熔融塑料粘在热板表面的涂层也适用于镀于热板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热板的温度为195-215℃。在该温度范围内,可以保证电槽熔融完全但是又不会粘在热板表面。具体的,热板的温度可以为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上述温度均可以保证电槽的熔融和不粘附在热板表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温度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上下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联体蓄电池的热封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多联体蓄电池的正负极柱通过跨接板连接实现电池的串联或并联。本步骤的跨接板将电池的极柱连接起来实现电池的串联或并联,跨接板的连接易于操作且连接效果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跨接板采用铜T2Y材料,表面镀暗镍。上述材质的跨接板耐腐蚀,同时导电效果好,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将多个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多个电槽,每个电槽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给电池注液的注液栓3,注液栓3两端分别连通有注液管4。参见图2,结合图3,取一个电槽1与另一个电槽1的侧壁和注液管4分别对齐,中间插入热板7在195-215℃下加热;加热完成后,将热板7抽出,迅速将上述两个电槽1被加热的侧壁以及注液管4热封;重复上述操作在上述两个电槽1的基础上继续热封电槽1至所需数量;将电槽盖2采取热板7加热的方式与最外侧电槽1的侧壁热封,得到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后,整个多联体蓄电池通过注液管4连通,用跨接板6将极柱5连接起来,极柱5用于串联或并联的连接,保证多联体蓄电池的电压和容量。具体操作时,电槽盖的厚度为6mm,热封在最外侧电槽的侧面,保证多联体蓄电池良好的密封性,跨接板采用铜T2Y材料,表面镀暗镍,耐腐蚀的同时导电效果好,延长了使用寿命。电槽1和电槽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

【技术保护点】
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多个电槽,每个电槽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给电池注液的注液栓,注液栓两端分别连通注液管,取一个电槽与另一个电槽的侧壁和注液管分别对齐,中间插入热板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将热板抽出,迅速将上述两个电槽被加热的侧壁以及注液管热封;重复上述操作在上述两个电槽的基础上继续热封电槽至所需数量;将电槽盖采取热板加热的方式与最外侧电槽的侧壁热封,得到多联体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电池极板群分别装入多个电槽,每个电槽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给电池注液的注液栓,注液栓两端分别连通注液管,取一个电槽与另一个电槽的侧壁和注液管分别对齐,中间插入热板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将热板抽出,迅速将上述两个电槽被加热的侧壁以及注液管热封;重复上述操作在上述两个电槽的基础上继续热封电槽至所需数量;将电槽盖采取热板加热的方式与最外侧电槽的侧壁热封,得到多联体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体蓄电池热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刚孙冬冬李静刘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