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75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0:56
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垫圈(1)和一个平衡盘(2),所述弹性垫圈(1)为圆环型,外径外沿设有外环状凸台(1‑1),内径内沿设有内环状凸台(1‑2),外环状凸台(1‑1)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外向内的1/4倒圆,内环状凸台(1‑2)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内向外的1/4倒圆,所述平衡盘(2)为圆盘型,在所述平衡盘(2)上设有环形凸台(2‑1),安装时,两个弹性垫圈(1)的凸台侧相对放置,在两个弹性垫圈(1)之间形成环形腔(1‑3),所述平衡盘(2)与弹性垫圈(1)圆心同轴,所述平衡盘(2)的环形凸台(2‑1)与环形腔(1‑3)的外壁接触。

Elastic washer assembly structure

\u4e00\u79cd\u5f39\u6027\u57ab\u5708\u7ec4\u4ef6\u7ed3\u6784\uff0c\u5305\u62ec\u4e24\u4e2a\u5f39\u6027\u57ab\u5708(1)\u548c\u4e00\u4e2a\u5e73\u8861\u76d8(2)\uff0c\u6240\u8ff0\u5f39\u6027\u57ab\u5708(1)\u4e3a\u5706\u73af\u578b\uff0c\u5916\u5f84\u5916\u6cbf\u8bbe\u6709\u5916\u73af\u72b6\u51f8\u53f0(1\u20111)\uff0c\u5185\u5f84\u5185\u6cbf\u8bbe\u6709\u5185\u73af\u72b6\u51f8\u53f0(1\u20112)\uff0c\u5916\u73af\u72b6\u51f8\u53f0(1\u20111)\u4e0e\u5f39\u6027\u57ab\u5708(1)\u7684\u8854\u63a5\u5904\u4e3a\u7531\u5916\u5411\u5185\u76841/4\u5012\u5706\uff0c\u5185\u73af\u72b6\u51f8\u53f0(1\u20112)\u4e0e\u5f39\u6027\u57ab\u5708(1)\u7684\u8854\u63a5\u5904\u4e3a\u7531\u5185\u5411\u5916\u76841/4\u5012\u5706\uff0c\u6240\u8ff0\u5e73\u8861\u76d8(2)\u4e3a\u5706\u76d8\u578b\uff0c\u5728\u6240\u8ff0\u5e73\u8861\u76d8(2)\u4e0a\u8bbe\u6709\u73af\u5f62\u51f8\u53f0(2\u20111)\uff0c\u5b89\u88c5\u65f6\uff0c\u4e24\u4e2a\u5f39\u6027\u57ab\u5708(1)\u7684\u51f8\u53f0\u4fa7\u76f8\u5bf9\u653e\u7f6e\uff0c\u5728\u4e24\u4e2a\u5f39\u6027\u57ab\u5708(1)\u4e4b\u95f4\u5f62\u6210\u73af\u5f62\u8154(1\u20113)\uff0c\u6240\u8ff0\u5e73\u8861\u76d8(2)\u4e0e\u5f39\u6027\u57ab\u5708(1)\u5706\u5fc3\u540c\u8f74\uff0c\u6240\u8ff0\u5e73\u8861\u76d8(2)\u7684\u73af\u5f62\u51f8\u53f0(2\u20111)\u4e0e\u73af\u5f62\u8154(1\u20113)\u7684\u5916\u58c1\u63a5\u89e6\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
本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轮盘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中大部分轮盘是通过螺栓实现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对于无螺栓连接的轮盘,进行旋转试验时,一般采用螺母直接压紧轮盘的方式对轮盘进行定位,如图1所示。试验过程中,轮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轴向收缩,如果压紧螺母的拧紧力矩不够大,会造成试验过程中轮盘定位不可靠;如果为了满足试验中轮盘定位可靠而施加很大的拧紧力矩,会造成在装配时轮盘的初始应力很大,试验模拟不够准确。因此,进行无螺栓连接轮盘的旋转试验时,需要设计新的结构,既要满足试验件的定位可靠,同时准确模拟轮盘应力分布,以达到试验考核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螺栓连接轮盘旋转试验过程中,轴向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试验振幅超限,试验受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无螺栓连接轮盘旋转试验过程中因轴向定位不可靠引起的振动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垫圈1和一个平衡盘2,所述弹性垫圈1为圆环型,外径外沿设有外环状凸台1-1,内径内沿设有内环状凸台1-2,外环状凸台1-1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外向内的1/4倒圆,内环状凸台1-2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内向外的1/4倒圆,所述平衡盘2为圆盘型,在所述平衡盘2上设有环形凸台2-1,安装时,两个弹性垫圈1的凸台侧相对放置,在两个弹性垫圈1之间形成环形腔1-3,所述平衡盘2与弹性垫圈1圆心同轴,所述平衡盘2的环形凸台2-1与环形腔1-3的外壁接触。所述的一种弹性垫圈组件,所述弹性垫圈1的内径为φ1,外径为φ2、腔壁厚度为h、轴向长度为H、外环状凸台1-1与弹性垫圈1衔接的由外向内1/4倒圆半径为R,内环状凸台1-2与弹性垫圈1衔接的由内向外的1/4倒圆半径为R,且满足关系H=h+R。所述的一种弹性垫圈组件,平衡盘2的环形凸台2-1的直径为(φ1+φ2)/2。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弹性垫圈组件设计,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参数,可靠实现无螺栓连接轮盘旋转试验中试验件的轴向定位,减小振动,保证试验顺利进行,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某发动机涡轮盘无螺栓连接试验件示意图;图2弹性垫圈结构图;图3弹性垫圈变形后示意图;图4平衡盘结构示意图;图5无螺栓连接轮盘旋转试验结构示意图;图6无螺栓连接轮盘旋转试验结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垫圈1和一个平衡盘2。弹性垫圈1的二维结构尺寸图见图2;轴向受压变形后示意图如图3所示;平衡盘2的二维结构示意图见图4;在轮盘旋转试验中的装配图如图5所示,弹性垫圈组件部分局部放大图见图6。如图2,弹性垫圈1的结构参数共5个:内径φ1、外径φ2、腔壁厚度h、轴向长度H、倒圆半径R,其中h、H、R满足关系H=h+R。通过设计内外径φ1和φ2的大小,可以使得弹性垫圈受压位置为(φ1+φ2)/2处,即沿图2~图4中直线AB受力,φ1和φ2的大小由图5中轮盘5和转接轴4的大小决定;通过设计H的大小,可以调整弹性垫圈的轴向总长度,以满足试验件轴向使用空间的要求;通过设计h的大小,可以调整弹性垫圈的刚度。该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允许的轴向最大弹性变形为2*(H-h),即轮盘在旋转试验过程中的轴向收缩不能超过2*(H-h)。将该弹性垫圈结构用于无螺栓连接轮盘的旋转试验时,试验件装配后示意图见图5,局部放大图见图6。装配时,依次将轮盘5、弹性垫圈1、平衡盘2装配到转接轴4上,最后拧紧轴端的压紧螺母3。在平衡盘2上半径φ1+φ2/2处设计一凸台,保证了弹性垫圈沿直线AB承受轴向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弹性垫圈(1)和一个平衡盘(2),所述弹性垫圈(1)为圆环型,外径外沿设有外环状凸台(1‑1),内径内沿设有内环状凸台(1‑2),外环状凸台(1‑1)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外向内的1/4倒圆,内环状凸台(1‑2)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内向外的1/4倒圆,所述平衡盘(2)为圆盘型,在所述平衡盘(2)上设有环形凸台(2‑1),安装时,两个弹性垫圈(1)的凸台侧相对放置,在两个弹性垫圈(1)之间形成环形腔(1‑3),所述平衡盘(2)与弹性垫圈(1)圆心同轴,所述平衡盘(2)的环形凸台(2‑1)与环形腔(1‑3)的外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垫圈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弹性垫圈(1)和一个平衡盘(2),所述弹性垫圈(1)为圆环型,外径外沿设有外环状凸台(1-1),内径内沿设有内环状凸台(1-2),外环状凸台(1-1)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外向内的1/4倒圆,内环状凸台(1-2)与弹性垫圈(1)的衔接处为由内向外的1/4倒圆,所述平衡盘(2)为圆盘型,在所述平衡盘(2)上设有环形凸台(2-1),安装时,两个弹性垫圈(1)的凸台侧相对放置,在两个弹性垫圈(1)之间形成环形腔(1-3),所述平衡盘(2)与弹性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伟于进学高雄兵杨勋潘容刘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