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其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68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发动机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包括具有放油孔(10)的壳体(11),该放油孔(10)连接有油塞结构,该油塞结构包括:三通管(12),该三通管(12)的管体的第一端形成入油口(120),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出口(121),所述管体形成有径向延伸的第二出口(122),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放油孔(10)连接,以使所述入油口(120)与所述放油孔(10)连通;放油塞(13),该放油塞(13)与所述第一出口(121)可拆卸地配合;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122)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该油底壳能够避免经常拆卸油底壳放油塞而使放油塞处漏油的问题。

Engine and its oil p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motor field, and discloses an engine oil pan, engine oil pan, the oil pan with oil drain hole (10) of the housing (11), the oil drain hole (10)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plug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oil plug structure: three (Tongguan 12), three (12) of the pipe tube end is formed into the first oil outlet (120), the second end of the tube body is formed with a first outlet (121), the pipe body forms a radially extending second outlet (122), the first end of the tube body and the put the oil hole (10) connected to the oil inlet (120) and the oil drain hole (10) connected; the oil drain plug (13), the oil drain plug (13) and the first outlet (121) detachably engaged with the valve assembly, the valve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outlet (122)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gine and an oil bottom shell, wherein, the oil sump can avoid the oil drain plug of the oil pan from being disassembled frequently, and the oil leaking at the oil drain plug is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及其油底壳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对发动机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发动机保养的过程中要经常更换机油、机油滤芯、柴油滤芯、油水分离器滤芯和水滤芯,那么就需要经常拆卸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塞。在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放油塞就是螺栓结构,与发动机油底壳通过螺纹连接。经常拆卸放油塞会使螺纹连接处的螺纹滑扣导致放油塞紧固不到位而漏油,甚至可能发生油底壳放油塞脱落使机油流出,造成发动机抱瓦等严重设备事故,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该油底壳能够避免经常拆卸油底壳放油塞而使放油塞处漏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包括具有放油孔的壳体,该放油孔连接有油塞结构,该油塞结构包括:三通管,该三通管的管体的第一端形成入油口,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出口,所述管体形成有径向延伸的第二出口,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放油孔连接,以使所述入油口与所述放油孔连通;放油塞,该放油塞与所述第一出口可拆卸地配合;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优选地,所述三通管的管体的所述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放油孔。优选地,所述三通管的管体的所述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放油孔。优选地,所述放油塞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出口。优选地,所述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连接有连接管的阀门,该连接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出口。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出口。优选地,所述三通管还设置有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共轴设置,所述第一法兰部与所述入油口相邻,所述第二法兰部与所述第一出口相邻。优选地,所述放油塞的材料为不锈钢或碳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油底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及其油底壳,能够避免经常从储油壳体上进行拆卸操作而导致放油塞螺纹滑扣或放油塞紧固不到位的问题。从而避免放油塞处产生漏油的现象,减少设备故障。加之本技术提供的油塞结构为组合结构,能够方便地更换受损部件,有效延长重要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油塞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油塞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油塞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油底壳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放油孔11壳体12三通管120入油口121第一出口122第二出口13放油塞14连接管15第一法兰部16第二法兰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的油底壳包括具有放油孔10的三通管12,该放油孔10连接有油塞结构,该油塞结构包括:三通管12,该三通管12的管体的第一端形成入油口120,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出口121,所述管体形成有径向延伸的第二出口122,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放油孔10连接,以使所述入油口120与所述放油孔10连通;放油塞13,该放油塞13与所述第一出口121可拆卸地配合;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122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及其油底壳,能够避免经常从储油壳体上进行拆卸操作而导致放油塞螺纹滑扣或放油塞紧固不到位的问题。从而避免放油塞处产生漏油的现象,减少设备故障。加之本技术提供的油塞结构为组合结构,能够方便地更换受损部件,有效延长重要部件的使用寿命。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分别为油塞结构的组合示意图、油塞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和油底壳示意图,为了方便将三通管12从油底壳拆卸或者更换,三通管12的管体的所述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放油孔10。优选地,三通管12的管体的所述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放油孔10。螺纹连接方便操作人员随时操作,简便易行,加工成本低。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三通管12也可以通过卡接方式连接于壳体11。本技术提供的油塞结构设置有两个出油口,如图3所示,分别为第一出口121和第二出口122,第一出口121和第二出口122分别连接不同的部件。目的是为了增加可靠性,保证放油操作的正常运行,在任何一个出油口导流不畅时都会有另外一个出油口备用。进一步地,放油塞13螺纹连接于第一出口121。需要第一出口121工作时,卸下放油塞13即可。优选地,放油塞13为螺栓结构,便于人工操作,简便易行。由于第一出口121需要工具拆卸,因此第一出口121可以作为备用出油口。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更简单方便的方式放油。所述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122可拆卸的连接。阀门组件起开关的作用,无需工具即可控制第二出口122的通和断。具体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连接有连接管14的阀门,该连接管1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出口122。其中,阀门控制第二出口122的通和断,连接管14一端用于连通第二出口122,连接管14另一端与阀门连通。为了便于拆卸和更换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出口122。连接管14另一端与阀门螺纹连接,通过阀门放油,无需工具,人工拧动阀门即可实现放油操作。为了便于使用工具拆卸和更换三通管12,以及用于安装定位。所述三通管12还设置有第一法兰部15和第二法兰部16,所述第一法兰部15和所述第二法兰部16共轴设置,所述第一法兰部15与所述入油口120相邻,所述第二法兰部16与所述第一出口121相邻。这里,三通管12的第一法兰部15和第二法兰部16的轴线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还可以设置一定角度,方便放油操作。优选采用第一法兰部15和第二法兰部16共轴设置,加工简单,节省成本。第一法兰部15设置在相邻入油口120螺纹处,能够在入油口120拧入壳体11的放油孔10后,与壳体11抵接,起到定位作用。第一出口121设置为内螺纹口,第二法兰部16设置在第一出口121的端部,放油塞13拧入第一出口121并与第二法兰部16抵接定位。优选地,所述放油塞13的材料为不锈钢、碳钢或铸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油底壳。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及其油底壳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包括具有放油孔(10)的壳体(11),该放油孔(10)连接有油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塞结构包括:三通管(12),该三通管(12)的管体的第一端形成入油口(120),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出口(121),所述管体形成有径向延伸的第二出口(122),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放油孔(10)连接,以使所述入油口(120)与所述放油孔(10)连通;放油塞(13),该放油塞(13)与所述第一出口(121)可拆卸地配合;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1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包括具有放油孔(10)的壳体(11),该放油孔(10)连接有油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塞结构包括:三通管(12),该三通管(12)的管体的第一端形成入油口(120),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出口(121),所述管体形成有径向延伸的第二出口(122),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放油孔(10)连接,以使所述入油口(120)与所述放油孔(10)连通;放油塞(13),该放油塞(13)与所述第一出口(121)可拆卸地配合;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与所述第二出口(1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2)的管体的所述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放油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2)的管体的所述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放油孔(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塞(13)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明付强徐建明谭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