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吸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39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干吸塔,具体涉及制酸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底板、耐酸砖层、工字型合金梁、篦子板层、进气口、出酸口、分酸器和人孔,筒体底部设置有底板,筒体内的底板上设置有耐酸砖层,耐酸砖层上端通过工字型合金梁设置有篦子板层,筒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酸口,筒体上端设置有分酸器,分酸器对立端的筒体壁上设置有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多的分酸点、具有更好的分酸效果,使得分酸更均匀、且出酸口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的优点。

Dry absorpt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y absorption tower, in particular to acid equipment technical field,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bottom plate, acid brick layer, I-shaped beam, alloy grate plate layer, air inlet, outlet, the acid acid distributor and man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cid proof brick the upper layer by layer, acid proof brick shaped alloy beam provided with grate plate layer,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wo sides of an air inlet and an acid outlet,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cid distributor, cylinder wall acid distributor is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man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more acid splitting points, better acid splitting effect, more uniform acid score, and less clogging at the acid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吸塔
本技术涉及制酸设备
,具体涉及干吸塔。
技术介绍
目前的干吸工序中,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时会在干吸塔内形成杂质和酸泥,杂质和酸泥随回酸进入出酸口,长时间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引起系统出现故障,烟气出口的烟气量增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都采用挂钩槽式分酸器,由于分酸点少(单位面积分酸点仅为10个/m2左右)、加工、安装都比较困难。一种防回酸杂质的干吸塔(公告号:CN203754421U,公告日:2014-08-06),公开了一种防回酸杂质干吸塔,由塔体、填料、浓酸循环槽、浓酸循环泵组成,所述的干吸塔浓酸回路出口处安装回酸防杂质装置。此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分酸点少、分酸不均匀,且容易使出酸口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多的分酸点、具有更好的分酸效果,使得分酸更均匀、且出酸口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的干吸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干吸塔,包括筒体、底板、耐酸砖层、工字型合金梁、篦子板层、进气口、出酸口、分酸器和人孔,筒体底部设置有底板,筒体内的底板上设置有耐酸砖层,耐酸砖层上端通过工字型合金梁设置有篦子板层,筒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酸口,筒体上端设置有分酸器,分酸器对立端的筒体壁上设置有人孔。优选的,所述分酸器包括进酸管、分酸管和喷头,进酸管水平设置在筒体内,分酸管间隔设置在分酸管上,分酸管上还设置有喷头,实现更多的分酸点,能达到更均匀的分酸效果。优选的,所述耐酸砖层为双层结构,且耐酸砖层与筒体底部形状匹配,有利于筒体底部的耐酸性和保持整体结构牢固。优选的,所述出酸口的底部为倾斜状,便于杂质和酸泥从筒体内底部流向出酸口,使得杂质和酸泥在出酸口流出时进过排泄阀处进行沉淀,实现杂质和酸泥与酸液分开排出,使得杂质和酸泥不会将出酸口堵塞。优选的,所述出酸口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泄阀,使得杂质和酸泥在出酸口流出时进过排泄阀处进行沉淀,实现杂质和酸泥与酸液分开排出,使得杂质和酸泥不会将出酸口堵塞。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有利于处理后的烟气的有效排出,且排出的烟气不容易夹杂液体,不会导致出气口的腐蚀。本技术的优点:具有更多的分酸点、具有更好的分酸效果,使得分酸更均匀、且出酸口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干吸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筒体;2、底板;3、耐酸砖层;4、工字型合金梁;5、篦子板层;6、进气口;7、出酸口;8、分酸器;9、人孔;10、进酸管;11、分酸管;12、喷头;13、排泄阀;14、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干吸塔,包括筒体1、底板2、耐酸砖层3、工字型合金梁4、篦子板层5、进气口6、出酸口7、分酸器8和人孔9,筒体1底部设置有底板2,筒体1内的底板2上设置有耐酸砖层3,耐酸砖层3上端通过工字型合金梁4设置有篦子板层5,筒体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6和出酸口7,筒体1上端设置有分酸器8,分酸器8对立端的筒体1壁上设置有人孔9。分酸器8包括进酸管10、分酸管11和喷头12,进酸管10水平设置在筒体1内,分酸管11间隔设置在分酸管11上,分酸管11上还设置有喷头12,实现更多的分酸点,能达到更均匀的分酸效果,耐酸砖层3为双层结构,且耐酸砖层3与筒体1底部形状匹配,有利于筒体1底部的耐酸性和保持整体结构牢固,出酸口7的底部为倾斜状,便于杂质和酸泥从筒体1内底部流向出酸口7,使得杂质和酸泥在出酸口7流出时进过排泄阀13处进行沉淀,实现杂质和酸泥与酸液分开排出,使得杂质和酸泥不会将出酸口7堵塞,出酸口7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泄阀13,使得杂质和酸泥在出酸口7流出时进过排泄阀13处进行沉淀,实现杂质和酸泥与酸液分开排出,使得杂质和酸泥不会将出酸口7堵塞,筒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14,有利于处理后的烟气的有效排出,且排出的烟气不容易夹杂液体,不会导致出气口14的腐蚀。本技术的优点:具有更多的分酸点、具有更好的分酸效果,使得分酸更均匀、且出酸口不易产生堵塞现象等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创造,凡在本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干吸塔

【技术保护点】
干吸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底板(2)、耐酸砖层(3)、工字型合金梁(4)、篦子板层(5)、进气口(6)、出酸口(7)、分酸器(8)和人孔(9),筒体(1)底部设置有底板(2),筒体(1)内的底板(2)上设置有耐酸砖层(3),耐酸砖层(3)上端通过工字型合金梁(4)设置有篦子板层(5),筒体(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6)和出酸口(7),筒体(1)上端设置有分酸器(8),分酸器(8)对立端的筒体(1)壁上设置有人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干吸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底板(2)、耐酸砖层(3)、工字型合金梁(4)、篦子板层(5)、进气口(6)、出酸口(7)、分酸器(8)和人孔(9),筒体(1)底部设置有底板(2),筒体(1)内的底板(2)上设置有耐酸砖层(3),耐酸砖层(3)上端通过工字型合金梁(4)设置有篦子板层(5),筒体(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6)和出酸口(7),筒体(1)上端设置有分酸器(8),分酸器(8)对立端的筒体(1)壁上设置有人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吸塔,其特征在于:分酸器(8)包括进酸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龙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鑫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