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36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00
一种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包括与行车上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的上框架、与吊具连接固定的下框架和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顶部与上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底部与下框架铰链,所述的四连杆机构为两套,结构相同,平行布置,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中部安装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为具有长条形滑槽的长方块,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的铰接轴套装在中间连接件的长条形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构件的起吊、转运、存放工程中出现摆动、摇晃、全方位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强,而且在转运装箱过程中准确排放,节省操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Lifting frame for multi member hoisting

With a multi component lifting lifting frame, including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anger frame,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four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trolley on the bottom of the four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hinged with the top frame, four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bottom frame hinge, four bar mechanism of the two sets of structure the same,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middle of the four linkage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connector, the middle connector is a rectangular block with an elongated slot, four linkage mechanism on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haft sleeve and a lower connecting rod top hinged on the strip-shaped chute connecting pieces in the middle.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component lifting, transport, storage, engineering in swing shaking, the full range of good stability, strong safety performance, but also in the process of accurate packing transport emissions, saving the operation time and improve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
本技术属于作业机械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
技术介绍
现在工厂内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构件其吊装作业都是由行车上的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及其吊钩将构件逐一吊起、转运、存放。钢丝绳在起吊构件及其转运、存放过程中,由于钢丝绳是软索,致使构件会出现摆动和摇晃,稳定性差,而且钢丝绳受力不匀,卷扬机容易过载、损坏,安全性能差,在构件转运装箱过程中,摆动摇晃的构件很难对准、放入、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避免构件在起吊、转运、存放的过程中出现摆动、摇晃,全方位受控,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强,而且在转运装箱过程中能准确对齐,节省操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包括与行车上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的上框架、与吊具连接固定的下框架和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顶部与上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底部与下框架铰链。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四连杆机构为两套,结构相同,平行布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的顶端与上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下连杆底端与下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中部安装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为具有长条形滑槽的长方块,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的铰接轴套装在中间连接件的长条形滑槽内。上述技术方案中,行车上行走小车的卷扬钢丝绳底端通过吊钩与升降架下框架的吊耳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行车上行走小车的卷扬钢丝绳底端直接与升降架的下框架连接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框架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间具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四根立柱,四根立柱的顶部法兰板与行车上的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框架为矩形框架,下框架中间具有横梁和纵梁,下框架底部安装固定移动吊具和/或固定吊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套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顶端分别与上框架四角铰接,两套四连杆机构的下连杆底端分别与下框架的四角铰接。工作原理及优点效果:本技术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其顶端连接行车的行走小车,其底端连接移动式吊具和/或固定式吊具,但多构件吊装的升降受力主要是由行车上行车小车的钢丝绳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起吊和放下来实现的,而钢丝绳是软索,所以起吊和放下及转运的过程中会出现摇摆晃动,而这种摇摆晃动使卷扬机及钢丝绳受力不均匀,损伤大,安全性能差,而且这种不稳定状态使吊装机最后将构件存放运输框架内时,难以对准定位,费工费时,作业效率低下,特别是在多构件同时吊起、转运过程中,构件还要随驱动轮沿弧形导轨移动,进行组合排列,这使钢丝绳及吊具、构件晃动更大,如不克服这种摆动的不稳定,势必造成作业无法进行,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本技术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本技术采用平行安装的两套四连杆机构,上接行车的行走小车,下接移动式吊具和/或固定式吊具,这样就能使钢丝绳的起吊、运行、放下运动受到四连杆机构的控制,钢丝绳只能做上、下垂直升降运动,而左右前后的摇摆晃动受到两套四连杆机构的限制,但四连杆机构并不会限制和影响起吊、放下的升降运动,这就是本技术巧妙设计的独到之处。此外,本技术的四连杆机构中部设计有具有长条形滑槽的中间连接件,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后其铰接轴套装在中间连接件的长条形滑槽内,这使四连杆机构的上下运动进一步规范化,使上下连杆的铰接运动轨迹规范在长条形滑槽内,成水平线性,因此,钢丝绳及吊具的升降受到两套四连杆机构的控制,避免偏差和摆动,四连杆机构中间连接件及长条形滑槽的设计和两套四连杆机构上下各四个连杆端部分别与上框架四角、下框架四角铰接,这一独特设计使本技术稳定性更好。特别是应用于具有弧形轨道的移动式吊具,其稳定性控制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这无疑更凸显了本技术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稳定可靠,技术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立柱,2—上框架,3—下框架,4—四连杆机构,5—行车,6—行走小车,7—卷扬机,8—卷扬钢丝绳,9—吊耳,10—吊钩,11—上连杆,12—下连杆,13—中间连接件,14—长条形滑槽,15—移动式吊具。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包括与行车上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的上框架2、与吊具连接固定的下框架3和四连杆机构4,四连杆机构4顶部与上框架2铰接,四连杆机构4的底部与下框架3铰链。如图1、图2所示,四连杆机构为两套,结构相同,平行布置;所述的四连杆机构4的上连杆11的顶端与上框架2铰接,四连杆机构4的下连杆12底端与下框架3铰接,四连杆机构4的上连杆11底端与下连杆12顶端铰接。图中,四连杆机构4的中部安装有中间连接件13,中间连接件13为具有长条形滑槽14的长方块,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的铰接轴套装在中间连接件的长条形滑槽内。参见图2,行车上行走小车的卷扬钢丝绳8底端吊钩10与升降架的下框架吊耳9连接;或者行车上行走小车的卷扬钢丝绳8底端直接与升降架的下框架3连接固定。参见图1,上框架2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间具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四根立柱1,四根立柱1的顶端与行车上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所述下框架也为矩形框架,下框架中间具有横梁和纵梁,下框架底部安装固定吊具。如图1、图2所示,为进一步增加稳定性,受力均衡,本技术所设两套四连杆机构的上部连杆顶端分别与上框架四角铰接,两套四连杆机构的下部连杆底端分别与下框架的四角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行车上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的上框架、与吊具连接固定的下框架和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顶部与上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底部与下框架铰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行车上行走小车底部连接固定的上框架、与吊具连接固定的下框架和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顶部与上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底部与下框架铰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连杆机构为两套,结构相同,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的顶端与上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下连杆底端与下框架铰接,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吊装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中部安装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为具有长条形滑槽的长方块,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底端与下连杆顶端铰接的铰接轴套装在中间连接件的长条形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陈韶临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