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宇然专利>正文

一种载人扑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219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载人扑翼机,包括:安装于人体背部的安装座、分别安装于人体左手与右手上的两传感器、安装于安装座上且左右对称的两翅膀组件及设于安装座内的控制器,翅膀组件包括:十字驱动架、扑翼、支力臂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电性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手臂的运动方向和力度,控制器控制电机按相应的比例工作,控制翅膀组件中伸缩杆的伸缩量,从而带动扑翼同步手臂的运动方向,并放大拍打力度,达到克服人体自重,腾空而起,使得人体可以像鸟一样飞翔,满足人们展翅高空的梦想。

Manned flapping wing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nned ornithopter, including: mounted on the back of the human body, the human body mounting sea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hand and the right hand on the two sensor,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seat and two symmetrical wings and a component mounting seat assembly includes a controller, wings: cross drive frame, flapping wings, arm support the first second components, motor, motor,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and two telescopic rods, the controll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nsor,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two mo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driving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to achieve a flexible movement and second motor drive second telescopic rod to achieve telescopic a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detected by the sensor arm movement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motor work proportionally, stretching quantity control components in the wings of the telescopic rod, so as to drive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arm and flapping synchronous amplification, flapping dynamics, to overcome the human self, into the sky, making the body can fly like a bird, meet people wings of dr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人扑翼机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载人扑翼机。
技术介绍
2000多年前,人类仰望天空,就有张开翅膀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在蓝天的梦想;500年前,达芬奇画了飞机和翅膀人构造图;120年前,莱特兄弟率先把飞机制造出来,从此谱写固定翼航空史,可惜这不是人类要的飞翔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及智能设备的出现,我们将实现人类真正地像鸟一样,拍拍翅膀就飞上蓝天的终极梦想,开始谱写私人翅膀航空史。模拟鸟类飞行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鸟类的飞行技巧比现有的固定翼飞机要轻巧和高效许多,基于仿生学原理的扑翼机和常规飞机相比,仅用一套扑翼系统就既可代替螺旋桨或者喷气式发动机提供推力,又可以起到升力面和控制面的作用,因而有潜力简化结构并降低飞机重量。从现有对于鸟类和昆虫的研究资料表明,扑翼飞行低速飞行时所需要的功率和普通飞机相比要小得多,并具有优异的垂直或短距起落能力。现存的飞行器主要是通过喷气发动机或者螺旋翼来飞行,但这并没有实现人类最原始而且最理想的飞行方式;也有先人实现过通过脚踏方式,像自行车一样利用脚踏动力进行飞行,但这也只是实现人上天而已,并没有实现像鸟儿一样,拍打翅膀,在空中滑翔的长时间飞翔方式。另外,未来国内将要开放低空领域,这对于在通用航空而言,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载人扑翼机,可以让人像小鸟一样通过拍打翅膀翱翔于蓝天之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载人扑翼机,包括:安装于人体背部的安装座、分别安装于人体左手与右手上的两感应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左右对称的两翅膀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控制器,所述翅膀组件包括:十字驱动架、扑翼、支力臂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十字驱动架呈“十”字型,其具有头端、末端、左端及右端,所述扑翼安装于所述十字驱动架的末端,所述支力臂组件一端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头端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左端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右端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所述载人扑翼机还包括若干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人体左手或右手连接,另一端与扑翼连接。所述支力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旋转座、可转动地嵌入至所述旋转座凹部的旋转球、以及一端与所述旋转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头端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扑翼采用碳素纤维制作而成。所述扑翼的宽度为0.5m-2m,长度为4-6米。所述扑翼的宽度为1.1m,长度为5米。所述扑翼似鸟翅状。所述传感器位于人体的手掌内。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载人扑翼机,通过传感器检测手臂的运动方向、力度及运动速度,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按相应的比例工作,控制翅膀组件中伸缩杆的伸缩量,从而带动扑翼同步手臂的运动动作,并放大拍打力度,达到克服人体自重,腾空而起,使得人体可以像鸟一样飞翔,满足人们展翅高空的梦想,该载人扑翼机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作为娱乐、运动之用,也可以作为代步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载人扑翼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翅膀组件中十字驱动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载人扑翼机,结构科学合理,可以借助一定的动力,通过手臂带动扑翼完成起飞和滑翔等动作,啪啪翅膀,借助动力和空气浮动就可以像鸟儿一样展翅高空。该载人扑翼机包括:安装于人体背部的安装座(未图示)、分别安装于人体左手与右手上的两传感器10、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左右对称的两翅膀组件20、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控制器40。所述传感器10用于采集手臂运动方向、力度及运动速度,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40,所述控制器40根据该信号控制电机工作。所述翅膀组件20包括:十字驱动架21、扑翼22、支力臂组件23、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第一伸缩杆24以及第二伸缩杆25,所述控制器40分别与所述传感器10、第一电机11及第二电机12电性连接,所述十字驱动架21呈“十”字型,其具有头端31、末端32、左端33及右端34,所述扑翼22安装于所述十字驱动架21的末端32,所述支力臂组件23一端与所述十字驱动架21头端31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24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21左端33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伸缩杆25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21右端34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电机11驱动第一伸缩杆24实现伸缩动作,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第二伸缩杆25实现伸缩动作,从而控制扑翼22完成拍打翅膀动作。本技术通过利用智能动力的外骨骼原理,把翅膀组件20带在背上,通过传感器10和手臂相连。当手臂运动时,传感器10会检测出手臂的运动方向、力度和运动速度,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控制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12按相应的比例工作,控制翅膀组件20中第一伸缩杆24与第二伸缩杆25的伸缩量,从而带动扑翼22同步手臂的运动方向,并放大拍打力度,达到克服人体自重,腾空而起,使得人体可以像鸟一样飞翔。重点的是手臂的参与运动,通过检测手臂运动力度和方向来控制飞行,有利于控制飞行方向和飞行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11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杆24进行伸缩动作,所述第二电机12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杆25进行伸缩动作,有利于高精度地控制翅膀组件20的运动。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伸缩杆24与第二伸缩杆25上设有与齿轮配合的齿牙,当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旋转时,利用齿轮与齿牙咬合来驱动第一伸缩杆24与第二伸缩杆25伸缩。所述传感器10优选被人体的手掌紧握住,人飞行时,挥动拿着传感器10的手,飞翔体验更佳。所述载人扑翼机还包括若干连杆50,所述连杆50一端与人体左手或右手连接,另一端与扑翼22连接,通过连杆50将手臂与扑翼22连接,让手臂与扑翼22同步运动,让人更有飞翔的感觉,体验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手臂的运动范围,避免手臂乱运动而损坏扑翼22。进一步地,所述支力臂组件23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旋转座37、可转动地嵌入至所述旋转座37凹部的旋转球36、以及一端与所述旋转球3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十字驱动架21头端31连接的连接臂35。当第一伸缩杆24与第二伸缩杆25做伸缩运动而拉动十字驱动架21转向时,支力臂组件23可以作为支点,支撑和协助第一与第二伸缩杆24、25完成转向和拍打翅膀动作。所述扑翼22似鸟翅状,采用碳素纤维制作而成或者才碳素纤维和石墨烯合成制作而成,其包括主干以及与主干连接的片体,所述主干可以实现三关节折叠。进一步地,所述扑翼22设计向上凸起,以使气流可以从下穿过,产生升力。所述扑翼22的宽度为0.5m-2m,长度为4-6米。优选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载人扑翼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人扑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人体背部的安装座、分别安装于人体左手与右手上的两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左右对称的两翅膀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控制器,所述翅膀组件包括:十字驱动架、扑翼、支力臂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十字驱动架呈“十”字型,其具有头端、末端、左端及右端,所述扑翼安装于所述十字驱动架的末端,所述支力臂组件一端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头端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左端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右端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扑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人体背部的安装座、分别安装于人体左手与右手上的两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左右对称的两翅膀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控制器,所述翅膀组件包括:十字驱动架、扑翼、支力臂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十字驱动架呈“十”字型,其具有头端、末端、左端及右端,所述扑翼安装于所述十字驱动架的末端,所述支力臂组件一端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头端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左端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十字驱动架右端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伸缩杆实现伸缩动作,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然
申请(专利权)人:梁宇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