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05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7:33
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该下沉式风井的顶面是户外道路路面的一段,其余部分均沉入地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所述顶面下方有与该顶面固连在一起而构成风井上通风腔体的四块侧墙板,在与道路平行的两块侧墙板的外侧有平行于道路的上方盖有水篦子的路边排水沟;这两块侧墙板的上部有连通路边排水沟和上通风腔体的导风窗口;上通风腔体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内的排风排烟风机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维护的次数极少,行人和车辆在上面行走和行驶时平稳而安全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样适用于需要通风的地下商场、地下仓库等各种地下建筑的下沉式风井的建造。

For underground space building sinking shaft

For underground space building sinking shaf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haft sinking is an outdoor road, the rest are sunk into the ground. In the inven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top surfac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gether and forms four side wall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cavity, outside of the two side wall and the road parallel to the upper cover of the road parallel to the roadside ditch water grate; the upper two side wall a connected side drain and ventilation cavity ventilation on ventilation cavity below the window; finally and underground space within the building ventilation and exhaust fan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few maintenance, smooth and safe walking and driving for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The invention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need of ventil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s, underground warehouse and other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of sinking shaf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地下空间建筑通风的风井,尤其是其顶面与路面齐平的风井。
技术介绍
为节省建筑用地,许多车库和一些商场、仓库等都建造在楼房、绿化地和路面之下而成为地下空间建筑,大多还配套建造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风井以保证地下空间建筑内的空气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目前,由于风井上部的出风口部分都是高出地面的,所以,就要占据一些绿化地和/或其他地面来进行建造。这从节省建筑用地角度看,显然就有一些遗憾;另外,高出地面的风井上部,对写字楼和/或住宅小区的景观也多少有些破坏。于是,为克服这些缺陷,授权公告号为CN104563449B、名称为《景观风井及建筑》的专利技术专利,就提供了一种将风井上部也沉入地下,并让其出风口朝上而让其顶面与地面齐平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该图也是《景观风井及建筑》的图1)。该风井的顶面是盖在这一专利技术中的风井腔体301顶部开口处的盖板36,出风口就是这盖板36上的栅格孔。该盖板既可踩踏、也可车压(图1中绘制出了婴儿车压在该盖板36上的情景)。这就是说,该现有技术中的带栅格孔的盖板36,同时也是供车行和/或人走的路面。然而,该现有技术就因这样的结构而存在有如下三个不足:一、车轮上和人们鞋子底面上的脏物,必然会通过该盖板36的栅格孔掉入其风井腔体301内,时间稍长一些就必然会将风井腔体301底部的级配石层38的缝隙全部堵死,进而造成雨水不能顺着其排水盲沟37排走的问题——这就自然增大了维护、清除脏物的次数,且每次清除级配石层38缝隙中的脏物时,其工作强度还比较大。二、该盖板36只能是以随时可揭开的方式来盖在其风井腔体301的开口处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应当能够注意得到,在公路上和人行道上用这种方式所盖着的各种井盖,总会出现一些盖得并不平稳、甚至很不平稳的。当车轮压上或人踩上这些井盖的一边后,另一边常常会被撬起来,离开后又会“咚”一下落下去。这样,轻则会造成井口的磨损,严重时还会对车轮造成损伤、对行人造成伤害。三、女士(尤其是年青女士)中穿高跟鞋的相当多,而且许多高跟鞋的后跟还做得非常细,不小心将这种后跟踩进各种孔洞中的情形就偶有发生。该现有技术将带栅格的孔盖板36作为路面的一部分,就把“偶有发生”的事变成了“时时发生”了,这样,不仅会损坏高跟鞋,更会崴伤女士的脚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样并不凸出于地面,但对其维护的次数极少,行人和车辆在上面行走和行驶时平稳而安全,且不易发生损坏高跟鞋以及崴伤女士脚的事之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面是,该下沉式风井的顶面是户外道路路面的一段,其余部分均沉入地下。其改进之处是,在所述顶面下方有与该顶面固连在一起而构成风井上通风腔体的四块侧墙板,在与道路平行的两块侧墙板的外侧有平行于道路的上方盖有水篦子的路边排水沟;这两块侧墙板的上部有连通路边排水沟和上通风腔体的导风窗口;所述上通风腔体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内的排风排烟风机连通。除盖在路边排水沟上的水篦子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部分既可以事先在预制场制作好,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浇注,总之,本专利技术除水篦子之外的其他部分是一个整体(当然,在现场浇注时,完全可以与其他建筑结构结合在一起浇注)。在上通风腔体的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内的排风排烟风机连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连通方式及相应结构)之后,再接通排风排烟风机的电源即可试着或正式地给地下空间建筑通风换气(排风排烟风机是一种双速风机,承担着地下建筑的平时通风及发生火灾后排烟功能)了。从排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送出的空气输送到上通风腔体后,再通过导风窗口进入两边的路边排水沟,最后就从在路边排水沟上方的水篦子的栅格孔处分散到大气中。从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也带有栅格孔在实质上与现有技术的盖板相当的水篦子,在本专利技术中已经被改到了户外道路的两边了。这样一来,在道路上行走的人和/或行驶的车,就极不容易把脏物弄进本专利技术的路边排水沟内,自然也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清除路边排水沟内脏物的次数。由于水篦子是盖在道路两边的,故在道路路面上再也没有了随时可揭开的各种形式的盖板,也就没有了一压或一踩就容易撬起来的板类物,于是,不仅路边排水沟上部的边沿极不容易磨损,更重要的是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行驶和行走时,就不会发生损伤车轮和伤害行人的事故。十分显然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水篦子是位于道路两边的,在道路中央也就已经没有了现有技术中那种带栅格孔的盖板。这样一来,不仅再不会发生因路面问题而损坏高跟鞋的事,更不可能发生因路面问题而导致的崴伤女士脚踝的事了。简言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维护的次数极少,行人和车辆在上面行走和行驶时平稳而安全的优点。十分显然的是,本专利技术同样适用于需要通风的地下商场、地下仓库等各种地下建筑的下沉式风井的建造。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结构和在应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应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图3的俯视图。特别说明:图2、3、4、5并非实际施工时需按比例绘制的设计图,仅仅只是为适应在A4纸的版芯中来表达的示意图,故,图中各技术特征的关系并未按实际施工时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参考图2、3、4),该下沉式风井的顶面是户外道路路面的一段,其余部分均沉入地下。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顶面4下方有与该顶面4固连在一起而构成风井上通风腔体3的四块侧墙板8,在与道路平行的两块侧墙板8的外侧有平行于道路的上方盖有水篦子1的路边排水沟6;这两块侧墙板8的上部有连通路边排水沟6和上通风腔体3的导风窗口5;所述上通风腔体3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14内的排风排烟风机11连通。披露至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再结合对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的了解,肯定能够根据不同的地下空间建筑以及相应的路面道路情况,具体建造出其技术实质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各种下沉式风井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通风腔体3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14内的排风排烟风机11连通之具体构造如下(参考图3):在所述的四块侧墙板8的下方有与它们对齐且立于地下空间建筑14地面上以构成下通风腔体13的四块支撑墙板12,其中一块支撑墙板12上有引风洞10,该引风洞10直接对着排风排烟风机11的出风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所谓“该引风洞10直接对着排风排烟风机11的出风口”,显然不包括两者间有间隙的情形;应当如图3所示意的那样,要让排风排烟风机11出风口的口沿,紧紧地固定在带引风洞10的这一块侧墙板8上。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通风腔体3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14内的排风排烟风机11连通之具体构造,还可以是如下形式(参考图4):在所述上通风腔体3的下方,有至少支撑一块侧墙板8且自身立于地下空间建筑14地面上的立柱或承重墙121;在这种情况下的上通风腔体3的下部有开了一个导风洞101的封底板,该导风洞101直接对着排风排烟风机11的出风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所谓“该导风洞101直接对着排风排烟风机11的出风口”,同样不包括两者间有间隙的情形;应当如图4所示意的那样,要让排风排烟风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该下沉式风井的顶面是户外道路路面的一段,其余部分均沉入地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4)下方有与该顶面(4)固连在一起而构成风井上通风腔体(3)的四块侧墙板(8),在与所述道路平行的两块侧墙板(8)的外侧有平行于道路的上方盖有水篦子(1)的路边排水沟(6);这两块侧墙板(8)的上部有连通路边排水沟(6)和上通风腔体(3)的导风窗口(5);所述上通风腔体(3)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14)内的排风排烟风机(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该下沉式风井的顶面是户外道路路面的一段,其余部分均沉入地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4)下方有与该顶面(4)固连在一起而构成风井上通风腔体(3)的四块侧墙板(8),在与所述道路平行的两块侧墙板(8)的外侧有平行于道路的上方盖有水篦子(1)的路边排水沟(6);这两块侧墙板(8)的上部有连通路边排水沟(6)和上通风腔体(3)的导风窗口(5);所述上通风腔体(3)下方最终与地下空间建筑(14)内的排风排烟风机(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四块侧墙板(8)的下方有与它们对齐且立于地下空间建筑(14)地面上以构成下通风腔体(13)的四块支撑墙板(12),其中一块支撑墙板(12)上有引风洞(10),该引风洞(10)直接对着所述排风排烟风机(11)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通风腔体(3)的下方,有至少支撑一块侧墙板(8)且自身立于地下空间建筑(14)地面上的立柱或承重墙(121);在这种情况下的上通风腔体(3)的下部有开了一个导风洞(101)的封底板,该导风洞(101)直接对着所述排风排烟风机(11)的出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用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下沉式风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道路垂直的一块或两块侧墙板(8)上,有其下沿与所述导风窗口(5)等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山刘娜娜王雪琴刘清秀陈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