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98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第二本体及绝缘基体,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第一本体设有朝向第二本体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本体设有朝向第一接合面的第二接合面,所述中隔片被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接合面之间,所述绝缘基体注塑成型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隔片上,所述第一、第二接合面上设有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圆筒与凸柱,所述中隔片具有供圆筒穿过的圆孔,所述圆筒被凸柱撑大后与圆孔内壁干涉压紧,增加了第一、第二本体的固定强度,防止第一、第二本体发生松动、脱离的风险,提高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a metal shell,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first and second body and an insulating substrate, the metal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ng hole, wherein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a main body part and extending forwards into the insertion hole of the tongue plate, the first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ngagement surface toward the second body, the secon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ngagement surface toward the second junction, the piece is clamped and fixed in the septum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engagement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injection molding i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module and septum piece,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engagement surface which are inserted in the cylinder and the convex column together, the piece with a hole for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septum, the cylinder is convex pillared aft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round hole interference compaction, increase the The fixed strength of the second body prevents the risk tha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odies are loosened and separated, so a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中隔片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标准的发布,支持正反插及高频传输,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USBType-C连接器体积小,导电端子数量多,制造难度高,大多数厂商采用端子插入成型方式,相关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CN105470697A号揭露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绝缘基体、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金属中隔片及金属外壳,第一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第一本体形成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第二本体形成第二端子模组。金属外壳设有插接孔,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绝缘基体共同有形成位于插接孔内的舌板,第一、第二端子组具有排布在舌板上下表面的的接触部。中隔片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三者装配在一起,第一、第二本体的接合面设有相互定位的圆柱形定位柱与定位孔,中隔片具有供定位柱穿过的圆孔。定位柱与定位柱的配合,主要起到定位的作用,但是,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隔片三者组装后的固定效果较差,可能引发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发生松动、脱离中隔片的风险。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结构强度的电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第二本体,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一本体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组与第二本体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接触部排在舌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在舌板下表面,所述第一本体设有朝向第二本体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本体设有朝向第一接合面的第二接合面,所述中隔片被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接合面之间;所述第一、第二接合面上设有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圆筒与凸柱,所述中隔片具有供圆筒穿过的圆孔,所述圆筒被凸柱撑大后与圆孔内壁干涉压紧。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隔片的厚度小于凸柱的高度,所述凸柱伸出圆孔。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设有圆形凹陷部,所述凸柱是自凹陷部内伸出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所述圆筒末端定位于凹陷部内。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筒为圆形管体结构,所述凸柱为梅花桩形状。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柱包括四个直立板,每相邻两直立板垂直相连,各直立板具有水平的末端面、直立面及自末端面向外侧并且朝向直立板根部方向延伸至直立面的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为倾斜面或弧面。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本体共同设有三个圆筒与三个凸柱,分别位于舌板上,该三个圆筒及三个凸柱的连接线为等腰三角形。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包括第一舌板及连接第一舌板与主体部的第二舌板,其中一个圆筒与一个凸柱设于第一舌板上,另外两个圆筒与两个凸柱设于第一、第二舌板连接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两侧面设有凹陷部及遮挡于凹陷部前方的凸出部,所述中隔片外侧缘设有凸入凹陷部的锁扣边及嵌入凸出部的导引边,所述锁扣边外侧面设有位于凹陷部内的锁扣槽,所述导引边凸出于凸出部外侧面。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围设形成插接孔的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相对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脚及位于第一安装脚后方的第二安装脚,第二安装脚位于侧壁后端,与侧壁趋于共面。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具有因冲压形成第一安装脚留下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插接孔贯通,所述第一安装脚包括与侧壁连接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末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直立部,所述水平部与底壁平齐,第二安装脚向下延伸超过底壁。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第一、第二接合面上设有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圆筒与凸柱,所述中隔片具有供圆筒穿过的圆孔,所述圆筒被凸柱撑大后与圆孔内壁干涉压紧,圆筒起到导引定位中隔片的作用,凸柱插入圆筒把圆筒撑大后与圆孔内壁干涉压紧,起到固定的作用,把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隔片可靠的固定成一体,避免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隔片发生松动、脱离的风险,如此设计,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隔片的组装更容易,有利于提高绝缘基体成型的可靠性,改善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前视图。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圆圈内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侧视图。图6为图5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未显示金属外壳。图8为图7另一角度的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图9圆圈内的放大图。图11为图9另一角度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为USBType-C插座连接器,用以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金属中隔片30及收容绝缘本体10的金属外壳40。绝缘本体10包括第一本体11、位于第一本体11下方的第二本体12及注塑成型(overmolding)于第一、第二本体11、12上的绝缘基体13。绝缘本体10还同时包括主体部14及自主体部14向前延伸的舌板,舌板包括第一、第二舌板15、16,第二舌板16连接主体部14与第一舌板15,第一舌板15是自第二舌板16中央向前凸伸,第一舌板15的宽度及厚度小于第二舌板16。第一本体11具有朝向第二本体12的第一接合面110,第二本体12具有朝向第一接合面110的第二接合面120,第一接合面110设于第一本体11下表面,第二接合面120设于第二本体12上表面。第一接合面110与下表面120上凸设有一一插接在一起的若干圆筒111、121与若干凸柱112、122,第一本体11上设有圆筒111与凸柱112,第二本体12上设有第一本体11的圆筒111、凸柱112插接的凸柱122、圆筒121。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本体11、12共同设有三个圆筒111、121与三个凸柱112、122,其中一个圆筒111、121与一个凸柱112、122设于第一舌板15上,另外两个圆筒111、121与两个凸柱112、122设于第一、第二舌板15、16连接处,该三个圆筒111、121及三个凸柱112、122的连接线为等腰三角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圆筒111全部设于第一、第二本体11、12的其中之一上,凸柱112全部设于第一、第二本体11、12的另一其中之一上。第一接合面110与第二接合面120设有圆形凹陷部113、123,凸柱112、122是自凹陷部113、123内伸出第一接合面110与第二接合面120。凹陷部113、123与圆筒111、121的外径趋于相同,第一、第二本体11、12组装时,圆筒111、121可进入对应凹陷部113、123内。圆筒111、121为圆形管体结构,凸柱112、122设置为梅花桩形状,其包括四个直立板124,每相邻两直立板124垂直相连,各直立板124具有水平的末端面1241、直立面1242及自末端面1241向外侧并且朝向直立板124根部方向延伸至直立面1242的导引面1243,导引面1243为倾斜面或弧面。导电端子20包括第一端子组21及第二端子组22,第一端子组21插入成型于第一本体11形成第一端子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第二本体,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一本体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组与第二本体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接触部排布在舌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在舌板下表面,所述第一本体设有朝向第二本体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本体设有朝向第一接合面的第二接合面,所述中隔片被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接合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合面上设有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圆筒与凸柱,所述中隔片具有供圆筒穿过的圆孔,所述圆筒被凸柱撑大后与圆孔内壁干涉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第二本体,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一本体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组与第二本体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接触部排布在舌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在舌板下表面,所述第一本体设有朝向第二本体的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本体设有朝向第一接合面的第二接合面,所述中隔片被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接合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合面上设有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圆筒与凸柱,所述中隔片具有供圆筒穿过的圆孔,所述圆筒被凸柱撑大后与圆孔内壁干涉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片的厚度小于凸柱的高度,所述凸柱伸出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设有圆形凹陷部,所述凸柱是自凹陷部内伸出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所述圆筒末端定位于凹陷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为圆形管体结构,所述凸柱为梅花桩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包括四个直立板,每相邻两直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安姚涛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