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452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51
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包括躯壳、以及安装在躯壳上的触头组件和抵挡块,所述抵挡块固定在躯壳上与触头组件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点、导电件和弹性片,所述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和接线片,导电件一端的支撑片上固设有静触点,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另一端的接线片设置在弹性片与抵挡块之间,所述弹性片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的一侧上,且弹性片的另一端与接线片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的抵挡壁与接线片的另一侧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防脱落效果好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Contact component anti falling structure

A contact assembly anti shedding structure, including contact assembly body, and mounted in the body and resist the block, the block is fixed on the body and resist contact component connected, wherein the contact component comprises a static contact and a conductive member and an elastic sheet, the conductive member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nd a lug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conductiv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static contact, cooperate with the moving contac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ductive connection pie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lastic sheet and the withstand block, wherein one end of the elastic plate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on piec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elastic pieces are matched to form wiring for clearance access to the wires, the other side is against the wall to resist and lug block abut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act component anti fall structure with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anti drop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技术介绍
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具有广泛用途例如应用到接触器、继电器和断路器中。静触头组件一般由接触板和静触头构成,静触头固定在接触板上,而接触板则固定在产品如接触器的绝缘躯壳上,从而使整个静触头组件固定在躯壳上而与动触头相配合,接触板用来支撑和固定接触器的静触头,因此要接触板在受到动触头压力或者外力(如用户接线)时不能发生位置移动。传统螺钉接线方式的接触器、继电器和断路器,可通过接线板末端螺钉限位固定限制导电板的脱落,其缺陷在于多次接线后,静触头组件会松动,导致产品接触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防脱落效果好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包括躯壳1、以及安装在躯壳1上的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所述抵挡块3固定在躯壳1上与触头组件2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点20、导电件21和弹性片22,所述导电件21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导电件21一端的支撑片211上固设有静触点20,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21另一端的接线片212设置在弹性片22与抵挡块3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212的一侧上,且弹性片22的另一端与接线片212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与接线片212的另一侧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躯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槽10,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同列设置且分别被夹持限位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并且,躯壳1上盖合有上盖4,将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封装在躯壳1的安装槽10内。优选地,所述抵挡块3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倒扣勾31,所述安装槽10的底壁上设有与倒扣勾31相配合的止动槽11。优选地,所述抵挡块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筋32,所述安装槽10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筋32相配合的导向槽12。优选地,所述止动槽11为方形槽,所述倒扣勾31为块状,且沿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倒扣勾31的前端高度小于其后端高度。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为非直线连接,并且,支撑片211呈水平安装在躯壳1上,接线片212呈倾斜设置与倾斜的抵挡壁30相抵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抵挡壁30的倾斜角度与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之间的夹角相当,使得导电件21的接线片212贴合在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上。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1用于与接线片212连接的端部朝抵挡块3延伸形成延伸段23,所述接线片212用于与支撑片211连接的端部通过撕裂成型形成所述延伸段23和位于接线片212的撕裂口24;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上设有位于支撑片211下方的支撑凸台33,且抵挡壁30上还设有与延伸段23配合的避让孔34。优选地,所述弹性片22包括位于中间的弯折段222、以及位于两端的固定端221和活动端223,所述弹性片22的固定端221固接在接线片212上,可移动的活动端223借助弹性片22的弹力实现将导线卡接在弹性片22的活动端223与接线片212之间。优选地,所述弹性片22的活动端223上设置有通孔224,所述活动端223通过其上的通孔224套在接线片212的弯折端头213上,所述弯折端头213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224的两侧壁形成接线间隙和活动间隙,导线被卡接在活动端223与弯折端头213之间的接线间隙内。本技术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通过触头组件的静触点、导电件和弹性片之间配合设置,实现免螺钉的弹性接线方式,有效避免静触点出现松动,提高产品动静触头接触的可靠性,接线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接线,提高接线效率,同时将触头组件的接线片设置在弹性片与抵挡块之间,使得触头组件受到接线操作力与来自抵挡块的抵挡力方向相反,抵挡块限制触头组件的运动方向,实现触头组件的固定,且触头组件的可靠性不受外力影响,有效避免触头组件因动触头接触压力或接线动作而整体发生偏移,防脱落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躯壳与上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躯壳与上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躯壳和触头组件与抵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躯壳和触头组件与抵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躯壳和触头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抵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7所示,本技术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包括躯壳1、以及安装在躯壳1上的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所述抵挡块3固定在躯壳1上与触头组件2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点20、导电件21和弹性片22,所述导电件21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导电件21一端的支撑片211上固设有静触点20,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21另一端的接线片212设置在弹性片22与抵挡块3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212的一侧上,且弹性片22的另一端与接线片212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与接线片212的另一侧面相抵接。通过触头组件的静触点、导电件和弹性片之间配合设置,实现免螺钉的弹性接线方式,有效避免静触点出现松动,提高产品动静触头接触的可靠性,接线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接线,提高接线效率,同时将触头组件的接线片设置在弹性片与抵挡块之间,使得触头组件受到接线操作力与来自抵挡块的抵挡力方向相反,抵挡块限制触头组件的运动方向,实现触头组件的固定,且触头组件的可靠性不受外力影响,有效避免触头组件因动触头接触压力或接线动作而整体发生偏移,防脱落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本技术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可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和断路器等各类电器。具体地,所述躯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槽10,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同列设置且分别被夹持限位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并且,躯壳1上盖合有上盖4,将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封装在躯壳1的安装槽10内。通过上盖4盖扣在躯壳1上,进一步限制了抵挡块3的偏移方向,达到触头组件防脱落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且布局紧凑,通过躯壳与上盖以及躯壳与抵挡块的配合,牢牢将触头组件限制住,装配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相同,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沿安装方向一前一后限位固定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躯壳1上设有位于躯壳1两端的八个安装槽10,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数量均与安装槽10相等,为八个,每个安装槽10内均安装有一个触头组件2和一个抵挡块3。所述安装槽10、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数量和位置分别可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躯壳与抵挡块的配合结构,所述抵挡块3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倒扣勾31,所述安装槽10的底壁上设有与倒扣勾31相配合的止动槽11。所述止动槽11为方形槽,所述倒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壳(1)、以及安装在躯壳(1)上的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所述抵挡块(3)固定在躯壳(1)上与触头组件(2)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点(20)、导电件(21)和弹性片(22),所述导电件(21)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导电件(21)一端的支撑片(211)上固设有静触点(20),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21)另一端的接线片(212)设置在弹性片(22)与抵挡块(3)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212)的一侧上,且弹性片(22)的另一端与接线片(212)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与接线片(212)的另一侧面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壳(1)、以及安装在躯壳(1)上的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所述抵挡块(3)固定在躯壳(1)上与触头组件(2)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点(20)、导电件(21)和弹性片(22),所述导电件(21)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导电件(21)一端的支撑片(211)上固设有静触点(20),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21)另一端的接线片(212)设置在弹性片(22)与抵挡块(3)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212)的一侧上,且弹性片(22)的另一端与接线片(212)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与接线片(212)的另一侧面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槽(10),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同列设置且分别被夹持限位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并且,躯壳(1)上盖合有上盖(4),将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封装在躯壳(1)的安装槽(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块(3)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倒扣勾(31),所述安装槽(10)的底壁上设有与倒扣勾(31)相配合的止动槽(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块(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筋(32),所述安装槽(10)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筋(32)相配合的导向槽(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槽(11)为方形槽,所述倒扣勾(31)为块状,且沿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倒扣勾(31)的前端高度小于其后端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晶郑乾俊肖体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