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310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灯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的灯座体于基座内部的容置空间、散热槽外部罩覆反射灯罩、透光灯罩,外侧面设有衔接部的相邻的第一、第二及第三轴部,且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贯通至散热槽,再于容置空间、反射灯罩上组装发光模块的发光部,发光部外侧连设的散热器二外侧的转轴组装于容置槽二侧壁,一侧转轴对位于第一轴孔,基座外侧的衔接部活动组装调控单元的驱动杆及连杆,且连杆另一侧的旋动体一侧的卡掣部组装对位于第一轴部再连接于散热器一侧转轴,达到通过调转调控单元带动散热器、发光部旋转至适当角度供照明的目的。

Adjusting device for lam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lamp, the lamp holder body adjustment device on the base of the internal cavity, external cooling tank cover the reflection lampshade, transparent lampshade, adjacent to the out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portion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ree axis, and the first shaft hole of the first shaft part through the heat radiating groove then, the luminous part of the light-emitting module assembly space, on the reflection lampshade in volume, light outside even two shafts are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radiator is assembled in the containing groove two side wall on one side of the shaft in the first shaft hole, drive rod an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activities outside of the base assembly control unit, and the clamping part the connecting rod body sid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ssembly on the first shaft portion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shaft to turn through the radiator, the control unit drives the radiator, the luminous part is rotated to an appropriate angle for lighting purp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的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的调整装置,尤指可将车灯的照明方向、角度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该灯座体的基座、反射灯罩及透光灯罩内部组装发光模块,并在基座外部衔接部组装调控单元,达到利用调控单元调整发光模块的照明角度的目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衣、食、住、行及娱乐等越来越讲究,而在行的交通方面,通常都会通过机车或轿车、房车等作为代步的工具,也使的各种车辆的数量逐年增加,则业者为了抢占各式车辆的消费业绩,纷纷推出各种新款式的车型、车体,通过新造型的设计,呈现各式车辆外观的美感、新奇设计,且各种车辆上提供照明的车灯,也会随着车辆的车型、车体等变化,而将车灯作不同造型的设计,以供车灯可以符合各式车辆的整体造型设计,至于不同造型款式的车灯,除了在外观的设计变化之外,内部的灯泡、发光体等,也是车灯最重要的部分,因车灯的照明必须配合车辆外型的设计,则需要将车灯的照明方向、角度等作适当的调整,但一般车灯制造成型后,发光体〔发光二极管(LED)或灯泡等〕照明的方向、角度均呈固定,若予以组装在不同车型的车头或车尾等位置,即会发生车灯照明方向或角度的偏差,虽不影响车灯的照明功能,但会直接影响车灯照明、投射的范围、区域改变、缩减等,进而造成能见度不佳等缺失。而为了解决一般车灯的发光体都是固定型式,所以工作人员将车灯组装在车辆上,即必须调整车灯的方向位置,以供车灯的发光体可以朝正确的方向照明、投射,但却容易造成车灯的灯座与车辆的车灯装配位置产生歪斜、偏移的情况,车灯的灯座即无法完全配在原来的位置,导致工作人员在组装车灯时的诸多不便,也相当耗时、费工,实际应用实施时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及困扰。是以,如何解决目前车灯的发光体照明均是固定型态,无法调整照明角度或方向等的问题与困扰,且车灯组装在车辆上容易造成照明区域缩小、能见度不佳等的麻烦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可适度调整车灯的发光模块的照明方向、角度,以供车灯保持良好的照明区域、范围,提高车灯照明能见度的车灯的调整装置的新型专利诞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灯的调整装置,包括灯座体、发光模块及调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体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基座以及罩覆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的反射灯罩、透光灯罩,且基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凹设有散热槽,并在靠近散热槽的基座外侧面设有衔接部,而衔接部设有对位散热槽的第一轴部,第一轴部具有贯通散热槽的第一轴孔,相邻第一轴部的基座外侧面再设有第二轴部及第三轴部;该发光模块组装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具有组装于反射灯罩上的发光部,发光部外侧连设有散热器,并在散热器两个外侧分别凸设有组装于容置空间的容置槽两个侧壁的转轴,且散热器一侧转轴对位于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该调控单元组装于灯座体的基座外侧的衔接部,具有活动穿设在衔接部的第二轴部、第三轴部的驱动杆及连杆,并在连杆的一侧组装有对位第一轴部的旋动体,且旋动体一侧设有穿入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并连接于散热器一侧转轴的卡掣部。其中:第二轴部、第三轴部分别设有供调控单元的驱动杆活动穿设的第二轴孔、第三轴孔,驱动杆二侧分别设有穿置在第二轴部的第二轴孔内的第一轴杆、穿设在第三轴部的第三轴孔内的第二轴杆。其中:该灯座体的反射灯罩设有主灯孔,相邻主灯孔侧边设有副灯部,而发光模块的发光部设有组装在主灯孔位置的第一电路板,并在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朝反射灯罩表面及外部投射亮光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且发光部设有组装在副灯部的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板上设有朝反射灯罩表面及外部投射亮光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灯泡或卤素灯。其中:该反射灯罩的副灯部设有相邻的复数上灯槽、复数下灯槽,第二电路板设有对位于各上灯槽的复数第二上电路板,而各第二上电路板表面上分别设有对位各上灯槽的至少一个的第二上发光元件,相邻各第二上电路板设有第二下电路板,第二下电路板表面设有对位各下灯槽的复数第二下发光元件。其中:该连杆组装在驱动杆一侧并位于第二轴部外侧,该旋动体组装在连杆另一侧并对位第一轴部,而驱动杆一侧设有露出第三轴部外部的调整部,另一侧设有露出第二轴部外部的螺杆,并在连杆一侧设有供螺杆锁设的螺孔,连杆另一侧设有二悬臂状的嵌扣侧,旋动体上设有供嵌扣侧扣持定位的结合部,且由结合部一侧连设有呈L形的卡掣部,以供卡掣部对位嵌入衔接部的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内并与散热器一侧转轴接触。其中:该散热器一侧转轴设有供旋动体的卡掣部组装接合的对接部,则卡掣部及对接部是相对组装的凸轴、凹槽或外螺杆、内螺孔或凸扣、扣槽。其中:该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及一体成型于散热本体一侧表面的复数散热鳍片,并在二外侧的散热鳍片相对外侧分别向外凸设有转轴,而一侧转轴再设有对接部,且相对复数散热鳍片在散热本体另一侧表面凸设有至少二个定位柱,则发光模块的发光部设有组装至少二个定位柱间的散热本体表面上的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的表面为设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元件,再在第一电路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外部组装定位于各定位柱上的导光灯罩。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转调控单元带动散热器、发光部旋转至适当角度供照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三)。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调整模式的侧视图(一)。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调整模式的侧视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灯座体;11-基座;110-容置空间;111-散热槽;12-衔接部;121-第一轴部;1210-第一轴孔;122-第二轴部;1220-第二轴孔;123-第三轴部;1230-第三轴孔;13-反射灯罩;131-主灯孔;132-副灯部;1321-上灯槽;1322-下灯槽;14-透光灯罩;2-发光模块;21-发光部;22-第一电路板;221-第一发光元件;222-导光灯罩;2221-翼片;2222-螺钉;23-第二电路板;231-第二上电路板;232-第二下电路板;233-第二发光元件;2331-第二上发光元件;2332-第二下发光元件;24-散热器;241-散热本体;2411-定位柱;242-散热鳍片;2421-外鳍片;243-转轴;244-对接部;3-调控单元;31-驱动杆;311-第一轴杆;312-第二轴杆;313-螺杆;314-调整部;32-连杆;320-螺孔;321-嵌扣侧;33-旋动体;331-结合部;332-卡掣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一)、立体分解图(二)、立体分解图(三)、立体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车灯的调整装置包括灯座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灯的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的调整装置,包括灯座体、发光模块及调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体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基座以及罩覆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的反射灯罩、透光灯罩,且基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凹设有散热槽,并在靠近散热槽的基座外侧面设有衔接部,而衔接部设有对位散热槽的第一轴部,第一轴部具有贯通散热槽的第一轴孔,相邻第一轴部的基座外侧面再设有第二轴部及第三轴部;该发光模块组装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具有组装于反射灯罩上的发光部,发光部外侧连设有散热器,并在散热器两个外侧分别凸设有组装于容置空间的容置槽两个侧壁的转轴,且散热器一侧转轴对位于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该调控单元组装于灯座体的基座外侧的衔接部,具有活动穿设在衔接部的第二轴部、第三轴部的驱动杆及连杆,并在连杆的一侧组装有对位第一轴部的旋动体,且旋动体一侧设有穿入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并连接于散热器一侧转轴的卡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的调整装置,包括灯座体、发光模块及调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体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基座以及罩覆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的反射灯罩、透光灯罩,且基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凹设有散热槽,并在靠近散热槽的基座外侧面设有衔接部,而衔接部设有对位散热槽的第一轴部,第一轴部具有贯通散热槽的第一轴孔,相邻第一轴部的基座外侧面再设有第二轴部及第三轴部;该发光模块组装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具有组装于反射灯罩上的发光部,发光部外侧连设有散热器,并在散热器两个外侧分别凸设有组装于容置空间的容置槽两个侧壁的转轴,且散热器一侧转轴对位于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该调控单元组装于灯座体的基座外侧的衔接部,具有活动穿设在衔接部的第二轴部、第三轴部的驱动杆及连杆,并在连杆的一侧组装有对位第一轴部的旋动体,且旋动体一侧设有穿入第一轴部的第一轴孔并连接于散热器一侧转轴的卡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灯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轴部、第三轴部分别设有供调控单元的驱动杆活动穿设的第二轴孔、第三轴孔,驱动杆二侧分别设有穿置在第二轴部的第二轴孔内的第一轴杆、穿设在第三轴部的第三轴孔内的第二轴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灯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体的反射灯罩设有主灯孔,相邻主灯孔侧边设有副灯部,而发光模块的发光部设有组装在主灯孔位置的第一电路板,并在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朝反射灯罩表面及外部投射亮光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且发光部设有组装在副灯部的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板上设有朝反射灯罩表面及外部投射亮光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灯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美珠
申请(专利权)人:众用车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