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器及其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16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液器的外壳,包括壳体及封闭所述壳体内腔的底盖,所述壳体的第一安装面为与冷凝器的节流管配合的圆弧形,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用于与节流管卡接的两嵌块,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与所述嵌块一体成型,从而减少储液器外壳的装配工序,提高其一致性和精确性,并避免因壳体与嵌块连接强度较低而造成的储液器外壳使用寿命较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储液器。

Liquid storage device and casing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closed shell, the shell cavity of the bottom cover, the first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circular with the throttle tube condenser,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ttle pipe and connected to two inserts, the first mounting surface with the shell as a whole structure, forming one of the shell and the slug, thereby reducing the assembling process of the accumulator shell, improve its consistency and accuracy, and avoid the accumulator shell by shell and inserts connection strength is low due to lower service lif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液器及其外壳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储液器及其外壳。
技术介绍
空调等制冷设备中具有制冷循环系统,通常,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另外,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设置储液器,储液器的作用主要包括:储存制冷剂、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以及吸收水分。由于壳体类储液器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汽车空调厂家使用壳体类储液器,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储液器外壳的剖视图;图2为储液器外壳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储液器外壳包括壳体1'及设于壳体1'上的底盖2',且壳体1'表面还设有嵌块3',用于储液器装配时的定位。上述储液器外壳装配时,根据装配要求,首先确定两嵌块3'在壳体1'上的位置,然后将两嵌块3'铆压固定于壳体1'表面,为了保证装配精度,嵌块3'固定后,需要测量嵌块3'的尺寸,若嵌块3'尺寸合格,则将壳体1'与底盖2'进行过盈铆压形成储液器外壳。经过上述各装配工序形成的储液器外壳需要测量壳体1'圆弧面的直线度及两嵌块3'之间的间距来判定其是否合格。综上所述,图1和图2所示的储液器外壳的装配工序包括:筛选壳体1'、装嵌块3'、检测嵌块3'尺寸、铆压底盖2'、检测嵌块2'间距与壳体1'的直线度、底盖2'表面涂覆助焊剂并烘干、包装。上述储液器外壳装配工序较多,装配过程中任何一个工序出现偏差均容易导致储液器外壳精确度较低,因此,该装配方法形成的储液器外壳一致性较差。另外,上述嵌块3'通过打点铆压与壳体1'连接,在铆压过程中,容易导致壳体1'圆弧面直线度较低,且嵌块3'的方向、尺寸和间距均难以保证精度,造成产品次品率较高。同时,铆压后的嵌块3'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较低,造成储液器外壳使用寿命较低。鉴于上述储液器外壳存在的缺陷,亟待提供一种加工工序较少、嵌块尺寸精度较高、且嵌块与壳体连接强度也较高的储液器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储液器的外壳,该外壳的壳体与嵌块一体成型,从而减少储液器外壳的装配工序,提高其一致性和精确性,并避免因壳体与嵌块连接强度较低而造成的储液器外壳使用寿命较低。本技术的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储液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液器的外壳,包括壳体及封闭所述壳体内腔的底盖,所述壳体的第一安装面为与冷凝器的节流管配合的圆弧形,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用于与节流管卡接的两嵌块,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与所述嵌块一体成型。如此设置,本技术中,嵌块与壳体一体成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嵌块通过铆压固定于壳体的设置方式,本技术中的储液器外壳在装配时,省去壳体与嵌块铆压的工序,从而避免铆压过程中降低壳体圆弧面的直线度、改变壳体及嵌块的形状而造成的储液器外壳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嵌块与壳体一体成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铆压的连接方式,二者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从而避免因嵌块与壳体连接强度较低而造成的储液器外壳寿命较低。另外,现有的储液器外壳各部件装配工序较多,而本技术中,由于省去了嵌块与壳体的铆压工序,显然能够减少各部件的装配工序,从而降低储液器外壳装配过程中造成的精度不满足要求的风险,进而提高储液器外壳的一致性。可选地,所述底盖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底盖外侧壁焊接。可选地,所述底盖的表面为弧形。可选地,所述壳体、所述底盖与所述嵌块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底盖的表面为平板形。可选地,所述嵌块设有与节流管卡接的卡钩,且两所述嵌块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可选地,所述卡钩卡接于节流管时,所述第一安装面与节流管之间的间隙小于0.2mm。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为平面形,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两板状安装支架;两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储液器,包括外壳及连接于所述外壳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外壳为以上所述的外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储液器外壳的剖视图;图2为储液器外壳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储液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3中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储液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向剖视图;图9为图7的俯视图。图1-2中:1'壳体、2'底盖、3'嵌块。图3-9中:1壳体组件、11壳体、111第一安装面、112第二安装面、12嵌块、121卡钩、13安装支架、2底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附图3-6,其中,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储液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3中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液器的外壳,如图3-6所示,该储液器外壳包括壳体组件1及底盖2,其中,底盖2设于壳体11,用于封闭壳体11内腔,同时,壳体11的第一安装面111为与冷凝器的节流管配合的圆弧形,该第一安装面111与壳体11为一体式结构,且为了实现储液器与节流管之间的精确定位,第一安装面111设有两嵌块12,储液器外壳与节流管装配时,嵌块12卡接于节流管。另外,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与两嵌块12一体成型,形成上述壳体组件1。如此设置,如图3-6所示,嵌块12与壳体11一体成型,具体通过模具挤压形成壳体组件1,如图6所示,该壳体组件1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各部件的装配要求设置。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嵌块3'通过铆压固定于壳体1'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储液器外壳在装配时,省去壳体11与嵌块12铆压的工序,从而避免铆压过程中降低第一安装面111的直线度、改变壳体11及嵌块12的形状而造成的储液器外壳质量下降。同时,嵌块12的形状、尺寸、方向及两嵌块12之间的距离均通过模具精确确定,因此,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具来精确确定壳体组件1的尺寸与形状。另外,由于嵌块12与壳体11一体成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铆压的连接方式,二者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从而避免因嵌块12与壳体11连接强度较低而造成的储液器外壳寿命较低。另外,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储液器外壳各部件装配工序较多,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省去了嵌块12与壳体1111的铆压工序,能够减少各部件的装配工序,从而降低储液器外壳装配过程中造成的精度不满足要求的风险,进而提高储液器外壳的一致性。进一步地,底盖2的外侧壁与壳体11内壁过盈配合。装配时,将底盖2与壳体11进行过盈铆压,实现二者的连接。更进一步地,壳体11内壁与底盖2外侧壁焊接。因此,图3-6所示的实施例中,底盖2与壳体11过盈铆压后,再将二者焊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二者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该储液器外壳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图3-6所示的储液器外壳装配时,首先通过模具挤压型材,然后通过铣刀工艺将嵌块12加工于壳体11表面,形成如图6所示的壳体组件1,最后将底盖2与壳体11过盈铆压,并将二者焊接,从而形成储液器外壳,最后,检测嵌块12的尺寸、两嵌块12之间的距离及第一安装面111的直线度是否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储液器及其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液器的外壳,包括壳体(11)及封闭所述壳体(11)内腔的底盖(2),所述壳体(11)的第一安装面(111)为与冷凝器的节流管配合的圆弧形,所述第一安装面(111)设有用于与节流管卡接的两嵌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1)与所述壳体(11)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11)与所述嵌块(12)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器的外壳,包括壳体(11)及封闭所述壳体(11)内腔的底盖(2),所述壳体(11)的第一安装面(111)为与冷凝器的节流管配合的圆弧形,所述第一安装面(111)设有用于与节流管卡接的两嵌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1)与所述壳体(11)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11)与所述嵌块(12)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11)内壁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壁与所述底盖(2)外侧壁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的表面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所述底盖(2)与所述嵌块(12)一体成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勇峰周书林蒋宗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