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秀云专利>正文

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15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主要特点是:圆筒形的机座的筒内空的左部设有3~4块一体结构的、均布的连接板,3~4块连接板的内端分别与圆筒形的电机座的外端面中部焊接在一起,电机座的中心孔内设有单相变频电机,单相变频电机的伸出轴右端的四方轴颈与风叶的四方孔配合,并用螺母将风叶锁紧在单相变频电机的伸出轴上;机座的筒内空的右部中心设有碳纤维加热管A,碳纤维加热管A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对称的碳纤维加热管B;机座的右部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法兰A,连接法兰A的右部设有扇形罩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在室内墙壁上使用非常安全,既能在天气热时吹风纳凉,又能在天气冷时提供热风提高室内温度,一扇两用。

A cold and warm wall fan with no exposed leav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ld and warm wall fan without exposed blades. The main features are: cylindrical base cylinder air left with 3 ~ 4 pieces of integrated structure and uniform connecting plate, 3 ~ 4 connecting plates respectively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cylindrical outer surface of the central motor seat are welded together, the center hole of a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single-phase inverter motor. With the single-phase inverter motor shaft protrudes from the right end of the square shaft and blades in the square hole and the nut, the wind blade is locked in the single-phase inverter motor shaft out; the right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arbon fiber heating tube A, carbon fiber heating tube B front end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carbon fiber heating A tub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ymmetrical frame; the right part of the connecting flange arranged A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 connecting flange of the right part of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tor A. The utility model is safe for use in indoor wall, which can blow cool air in hot weather, but also in the cold weather to provide hot air improv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a dual-purpos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
本技术涉及电风扇
,特别涉及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壁扇装在室内的墙壁上使用时,由于电机、风叶和风罩不断来回摆动,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壁扇只能用于天气热时扇风纳凉,天气冷时无法提供热风提高室内温度,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装在室内墙壁上使用非常安全,既能在天气热时吹风纳凉,又能在天气冷时提供热风提高室内温度,一扇两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机座、电机座、单相变频电机、风叶、螺母、碳纤维加热管A、夹板、下管座A、上管座A、第一插头、第二插头、扇形罩盖、导线A、导线B、调速电位器、导线C、导线D、下管座B、碳纤维加热管B、上管座B和导线E构成的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圆筒形的机座的筒内空的左部设有3~4块一体结构的、均布的连接板,3~4块连接板的内端分别与圆筒形的电机座的外端面中部焊接在一起,电机座的中心孔内设有单相变频电机,单相变频电机的伸出轴右端的四方轴颈与风叶的四方孔配合,并用螺母将风叶锁紧在单相变频电机的伸出轴上。所述的机座的筒内空的右部中心设有碳纤维加热管A,碳纤维加热管A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对称的碳纤维加热管B。所述的机座的右部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法兰A,连接法兰A的右部设有扇形罩盖,连接法兰A与扇形罩盖左部一体结构的圆筒左端的连接法兰B用螺栓锁紧在一起。所述的单相变频电机用螺栓顶紧在电机座的中心孔内。所述的机座的连接板左部的筒壁径向周圈设有均布的第一进风孔。所述的机座的连接板右部的筒壁径向周圈设有均布的第二进风孔。所述的机座的左部末端设有一体结构的安装法兰,安装法兰上设有3~4个均布的安装孔。所述的单相变频电机的接线柱A和接线柱B分别与导线C下端的两个线接头连接在一起,导线C的上端穿过电机座上部壁厚上的圆通孔和机座的第一进风孔后与调速电位器左端的输出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调速电位器右端的输入接线端子与导线B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导线B的右端与第二插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的下管头A卡入瓷质的下管座A的下卡槽A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的上管头A卡入瓷质的上管座A的上卡槽A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的下管头B分别卡入前、后端瓷质的下管座B的下卡槽B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的上管头B分别卡入前、后端瓷质的上管座B的上卡槽B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和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下端的输入线与导线D并联,导线D的前、后长度中部与导线A剥开外层包皮后的下端的连接线A的右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和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上端的输入线与导线E并联,导线E的前、后长度中部与导线A剥开外层包皮后的上端的连接线B的右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导线A上端的连接线B用夹板和螺丝夹紧在机座右部上端的筒壁上。所述的导线A下端的连接线A用夹板和螺丝夹紧在机座右部下端的筒壁和连接板上。所述的导线A穿过机座的第二进风孔后与第一插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扇形罩盖由左端的圆筒和右端中空的扇形箱体构成。所述的扇形箱体的右扇形板设为倾斜面,倾斜角a为55~65°。所述的扇形箱体的扇形面夹角b为70~75°。所述的扇形箱体下端长方形的封板设有多排错开排列、均布的出风孔。所述的出风孔的总面积小于机座的左部筒壁径向周圈的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的面积之和。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由于没有外露风叶,装在室内墙壁上使用非常安全;由于机座的筒内空的右部设有碳纤维加热管A和碳纤维加热管B,既能在天气热时吹风纳凉,又能在天气冷时提供热风提高室内温度,一扇两用。由于采用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还具有以下优点。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时,发出的光不刺眼,对眼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儿童和老人。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时与空气中的分子形成共振,从而到达加热的目的,这种加热方式不会导致空气中的水分流失,不会使空气干燥,从而保护人体皮肤的湿润,解决因使用空调或传统加热器提高室内温度时导致的空气干燥造成的皮肤瘙痒问题。采用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能够节能,碳纤维加热管的热转换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远远高于卤素加热管的的热转换率,碳纤维加热管较卤素加热管能够节能达30%。采用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具有保健功能,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时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被称为“生命之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关节炎,风湿病等关节疾病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采用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能够保护衣服,传统的卤素提高室内温度时热辐射距离较短,近距离有炙烤感,时间长会烤坏衣服,尤其是丝毛羽绒等衣服,而碳纤维加热管进行加热时发出来的热好像太阳光一样自然而柔和,对衣服不会造成伤害。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中B-B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的具体结构的K向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的具体结构的A-A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的具体结构的P向缩小视图。图中:1-第二进风孔,2-机座,3-安装法兰,4-安装孔,5-第一进风孔,6-圆通孔,7-电机座,8-单相变频电机,9-伸出轴,10-风叶,11-螺母,12-中心孔,13-碳纤维加热管A,14-连接板,15-夹板,16-连接线A,17-下卡槽A,18-下管头A,19-下管座A,20-封板,21-出风孔,22-右扇形板,23-筒内空,24-扇形箱体,25-上管头A,26-上卡槽A,27-上管座A,28-第一插头,29-第二插头,30-扇形罩盖,31-圆筒,32-连接法兰B,33-导线A,34-连接法兰A,35-导线B,36-调速电位器,37-连接线B,38-导线C,39-导线D,40-下管头B,41-下卡槽B,42-下管座B,43-碳纤维加热管B,44-上管座B,45-上管头B,46-上卡槽B,47-导线E。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是:由机座2、电机座7、单相变频电机8、风叶10、螺母11、碳纤维加热管A13、夹板15、下管座A19、上管座A27、第一插头28、第二插头29、扇形罩盖30、导线A33、导线B35、调速电位器36、导线C38、导线D39、下管座B42、碳纤维加热管B43、上管座B44和导线E47构成的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圆筒形的机座2的筒内空23的左部设有4块一体结构的、均布的连接板14,4块连接板14的内端分别与圆筒形的电机座7的外端面中部焊接在一起,电机座7的中心孔12内设有单相变频电机8,单相变频电机8的伸出轴9右端的四方轴颈与风叶10的四方孔配合,并用螺母11将风叶10锁紧在单相变频电机8的伸出轴9上。机座2的筒内空23的右部中心设有碳纤维加热管A13,碳纤维加热管A13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对称的碳纤维加热管B43。机座2的右部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法兰A34,连接法兰A34的右部设有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由机座(2)、电机座(7)、单相变频电机(8)、风叶(10)、螺母(11)、碳纤维加热管A(13)、夹板(15)、下管座A(19)、上管座A(27)、第一插头(28)、第二插头(29)、扇形罩盖(30)、导线A(33)、导线B(35)、调速电位器(36)、导线C(38)、导线D(39)、下管座B(42)、碳纤维加热管B(43)、上管座B(44)和导线E(47)构成,其特征在于:圆筒形的机座(2)的筒内空(23)的左部设有3~4块一体结构的、均布的连接板(14),3~4块连接板(14)的内端分别与圆筒形的电机座(7)的外端面中部焊接在一起,电机座(7)的中心孔(12)内设有单相变频电机(8),单相变频电机(8)的伸出轴(9)右端的四方轴颈与风叶(10)的四方孔配合,并用螺母(11)将风叶(10)锁紧在单相变频电机(8)的伸出轴(9)上;所述的机座(2)的筒内空(23)的右部中心设有碳纤维加热管A(13),碳纤维加热管A(13)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对称的碳纤维加热管B(43);所述的机座(2)的右部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法兰A(34),连接法兰A(34)的右部设有扇形罩盖(30),连接法兰A(34)与扇形罩盖(30)左部一体结构的圆筒(31)左端的连接法兰B(32)用螺栓锁紧在一起;所述的单相变频电机(8)用螺栓顶紧在电机座(7)的中心孔(12)内;所述的机座(2)的连接板(14)左部的筒壁径向周圈设有均布的第一进风孔(5);所述的机座(2)的连接板(14)右部的筒壁径向周圈设有均布的第二进风孔(1);所述的机座(2)的左部末端设有一体结构的安装法兰(3),安装法兰(3)上设有3~4个均布的安装孔(4);所述的单相变频电机(8)的接线柱A和接线柱B分别与导线C(38)下端的两个线接头连接在一起,导线C(38)的上端穿过电机座(7)上部壁厚上的圆通孔(6)和机座(2)的第一进风孔(5)后与调速电位器(36)左端的输出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调速电位器(36)右端的输入接线端子与导线B(35)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导线B(35)的右端与第二插头(2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13)的下管头A(18)卡入瓷质的下管座A(19)的下卡槽A(17)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13)的上管头A(25)卡入瓷质的上管座A(27)的上卡槽A(26)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13)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43)的下管头B(40)分别卡入前、后端瓷质的下管座B(42)的下卡槽B(41)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13)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43)的上管头B(45)分别卡入前、后端瓷质的上管座B(44)的上卡槽B(46)内;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13)和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43)下端的输入线与导线D(39)并联,导线D(39)的前、后长度中部与导线A(33)剥开外层包皮后的下端的连接线A(16)的右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碳纤维加热管A(13)和前、后端的碳纤维加热管B(43)上端的输入线与导线E(47)并联,导线E(47)的前、后长度中部与导线A(33)剥开外层包皮后的上端的连接线B(37)的右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导线A(33)上端的连接线B(37)用夹板(15)和螺丝夹紧在机座(2)右部上端的筒壁上;所述的导线A(33)下端的连接线A(16)用夹板(15)和螺丝夹紧在机座(2)右部下端的筒壁和连接板(14)上;所述的导线A(33)穿过机座(2)的第二进风孔(1)后与第一插头(28)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扇形罩盖(30)由左端的圆筒(31)和右端中空的扇形箱体(24)构成;所述的扇形箱体(24)的右扇形板(22)设为倾斜面,倾斜角a为55~65°;所述的扇形箱体(24)的扇形面夹角b为70~75°;所述的扇形箱体(24)下端长方形的封板(20)设有多排错开排列、均布的出风孔(21);所述的出风孔(21)的总面积小于机座(2)的左部筒壁径向周圈的第一进风孔(5)和第二进风孔(1)的面积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没有外露风叶的冷、暖壁扇,由机座(2)、电机座(7)、单相变频电机(8)、风叶(10)、螺母(11)、碳纤维加热管A(13)、夹板(15)、下管座A(19)、上管座A(27)、第一插头(28)、第二插头(29)、扇形罩盖(30)、导线A(33)、导线B(35)、调速电位器(36)、导线C(38)、导线D(39)、下管座B(42)、碳纤维加热管B(43)、上管座B(44)和导线E(47)构成,其特征在于:圆筒形的机座(2)的筒内空(23)的左部设有3~4块一体结构的、均布的连接板(14),3~4块连接板(14)的内端分别与圆筒形的电机座(7)的外端面中部焊接在一起,电机座(7)的中心孔(12)内设有单相变频电机(8),单相变频电机(8)的伸出轴(9)右端的四方轴颈与风叶(10)的四方孔配合,并用螺母(11)将风叶(10)锁紧在单相变频电机(8)的伸出轴(9)上;所述的机座(2)的筒内空(23)的右部中心设有碳纤维加热管A(13),碳纤维加热管A(13)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对称的碳纤维加热管B(43);所述的机座(2)的右部设有一体结构的连接法兰A(34),连接法兰A(34)的右部设有扇形罩盖(30),连接法兰A(34)与扇形罩盖(30)左部一体结构的圆筒(31)左端的连接法兰B(32)用螺栓锁紧在一起;所述的单相变频电机(8)用螺栓顶紧在电机座(7)的中心孔(12)内;所述的机座(2)的连接板(14)左部的筒壁径向周圈设有均布的第一进风孔(5);所述的机座(2)的连接板(14)右部的筒壁径向周圈设有均布的第二进风孔(1);所述的机座(2)的左部末端设有一体结构的安装法兰(3),安装法兰(3)上设有3~4个均布的安装孔(4);所述的单相变频电机(8)的接线柱A和接线柱B分别与导线C(38)下端的两个线接头连接在一起,导线C(38)的上端穿过电机座(7)上部壁厚上的圆通孔(6)和机座(2)的第一进风孔(5)后与调速电位器(36)左端的输出接线端子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詹秀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