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m base circle of the ca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weight reduc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and the ends of the weight reducing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cam buffer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cam by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cam base circle, and uses the small weight of the cam and the inertia of the cam to respond quickly, thereby increasing the air intake of the engine and discharging the exhaust gas more thoroughly. The cam and tappet or rocker contact work and buffer thickness remain unchanged, to meet the above part of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减重凸轮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减重凸轮。
技术介绍
现有发动机中,发动机高速转动时,凸轮桃尖不断地推动挺柱或摇臂,以驱动气门的开关,但是不是所有凸轮轮廓都是在与挺柱或摇臂有较大的应力接触。现在大多数凸轮采用的是凸轮宽度不变的设计,虽然能满足气门的驱动,但影响的凸轮的响应速率。由此,现有的凸轮宽度不变的设计存在重量大,响应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响应较快,同时满足凸轮与挺柱或摇臂接触部分强度要求的发动机减重凸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发动机减重凸轮,所述凸轮的凸轮基圆在两侧对称设有减重凹槽,所述减重凹槽的两端边界分别位于凸轮缓冲段的开始处和结束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小凸轮基圆部分的厚度以减小凸轮的重量,利用凸轮重量小,惯性小,能够迅速响应,进而使发动机进气量增加,废气排出更彻底。而凸轮与挺柱或摇臂接触的工作段和缓冲段厚度保持不变,满足上述部分的强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图。图中的标记为:1.凸轮轴、2.凸轮桃尖、3.减重凹槽、4.凸轮基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减重凸轮,工作时随凸轮轴1转动,凸轮桃尖2不断地推动挺柱或摇臂,以驱动气门的开关,但不是所有凸轮轮廓都是在与挺柱或摇臂有较大的应力接触。该发动机减重凸轮的凸轮基圆4厚度小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减重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凸轮基圆(4)在两侧对称设有减重凹槽(3),所述减重凹槽(3)的两端边界分别位于凸轮缓冲段的开始处和结束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减重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凸轮基圆(4)在两侧对称设有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苏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腾勒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