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058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前端分离器,该前端分离器含有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外层壳体(6)与内层壳体(9)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内层壳体(9)的一端为气体进口端(1),内层壳体(9)的另一端为气体出口端(12),内层壳体(9)的气体进口端(1)内设有能够将进入的直线气流转换为旋转气流的离心部件(2),在离心部件(2)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之间,内层壳体(9)的侧壁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空腔与内层壳体(9)的内部的排出口(3)。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捕获的雾滴和颗粒排出,所以分离效果更加明显。

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for droplets and particles in ga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lean separation device of droplets and particles of a gas, including front-end separator, the front-end separator contains an outer shell (6) and (9) an inner shell, an outer shell (6) and an inner shell (9) is formed between the annular cavity, the inner shell (9) at one end of the gas inlet (1), an inner shell (9)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gas outlet end of the inner shell (12), (9) the gas inlet (1) is arranged in a linear flow centrifugal component will enter into rotating flow (2), (2) and parts of the centrifugal inner shell (9) gas the outlet end (12) between the inner shell (9) of the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nnular cavity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shell (9) inside the discharge port (3). The purifying and separating device for the droplets and particles in the gas can conveniently and rapidly discharge the trapped droplets and particles, so the separation effect is more obv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天然气和页岩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加剧,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严厉政策限制污染物排放,特别对于燃煤电厂进行了超低排放的限制,灰尘含量不高于10mg/Nm3、甚至5mg/Nm3。现有技术种类繁多,现有的旋转分离装置中,气体和固体粉从左边进入,然后经叶片产生离心力,其中雾滴和颗粒被甩到边壁处而排到收集罐中,其中为稳涡棒,这样就可以作为一个尾部烟气净化装置,得到了应用。其缺点是:1、若不加尾部的高速旋转分离装置,分离效率不高,特别是低浓度效果不明显,细颗粒无法排除;2、若加尾部的高速旋转分离装置,能耗较高,而且使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烟气净化设备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捕获的雾滴和颗粒排出,所以分离效果更加明显。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前端分离器,该前端分离器含有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均为筒状,外层壳体套设于内层壳体外,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内层壳体的一端为气体进口端,内层壳体的另一端为气体出口端,内层壳体的气体进口端内设有能够将进入的直线气流转换为旋转气流的离心部件,在离心部件与内层壳体的气体出口端之间,内层壳体的侧壁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空腔与内层壳体的内部的排出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增加第二级分离,小雾滴和细颗粒也得到了分离,分离效果更明显;2、第二级分离方式便于更换和维修;3、分离装置可以水平、垂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布置,不受布置限制。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内层壳体的侧面展开图。图4是图1中B方向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C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尾部净化器的左视图。图7是尾部净化器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1中E-E方向的剖视图。1、气体进口端;2、离心部件;3、排出口;4、过滤网段;5、中心棒;6、外层壳体;7、尾部净化器外壳体;8、收集腔;9、内层壳体;10、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1、尾部内筒体;12、气体出口端;13、尾部净化器的出口端;14、小孔;15、凸起管;16、凹槽;17、细管;18、外挡板;19、内挡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前端分离器和尾部净化器,该前端分离器含有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均为筒状,外层壳体6套设于内层壳体9外,外层壳体6与内层壳体9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内层壳体9的一端为气体进口端1,内层壳体9的另一端为气体出口端12,内层壳体9的气体进口端1内设有能够将进入的直线气流转换为旋转气流的离心部件2,在离心部件2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之间,内层壳体9的侧壁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空腔与内层壳体9的内部的排出口3,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使,含雾滴和颗粒的气体(如图1箭头D所示)通过气体进口端1进入,经离心部件2后,水平的气流转变为螺旋气流,气流中雾滴和颗粒被甩向并附着于内层壳体9的内表面,然后雾滴和颗粒再从排出口3中排出进入所述环形空腔(即收集腔8),外层壳体6有管连接,含有雾滴和颗粒的液滴可以从收集腔8排到另一个分离设备内,净化后的气体从气体出口端12排出。由于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捕获的雾滴和颗粒排出,所以分离效果更加明显。在本实施例中,外层壳体6的断面为正方形,内层壳体9的断面为圆形,外层壳体6的中心线与内层壳体9的中心线重合,内层壳体9呈水平状态或直立状态。当内层壳体9呈直立状态时,离心部件2可以位于内层壳体9的上部或下部,外层壳体6与内层壳体9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用于存储和排出雾滴和颗粒。外层壳体6为长方形壳体、外壳体截面为方形,应用于方形管道以便布置,比如电厂尾部烟道,主要为了收集从内壳体分离出来的雾滴和颗粒,方形外壳体底部和顶部有连接管以便大量方形管在方形烟道内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外层壳体6的两端与内层壳体9的两端通过环形挡板密封连接,即收集腔8为一个封闭的环形空腔,离心部件2为离心叶片,在离心部件2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之间,内层壳体9内设有中心棒5,中心棒5的中心线与内层壳体9的中心线重合,中心棒5的一端与离心部件2连接。中心棒5在现有技术中也可以称为稳涡棒,起到稳定涡的作用,中心棒5需要内层壳体支撑,中心棒5与离心部件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排出口3为缝隙结构,排出口3的长度方向与内层壳体9内旋转气流的方向相同,即排出口3的长度方向与内层壳体9内旋转气流的方向相同,以利用排出雾滴和颗粒,多个排出口3在内层壳体9的侧壁上呈规则整齐的行列排布,如图3所示。排出口3与内层壳体9的端面之间的倾角为0°到80°。在本实施例中,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还包括尾部净化器,该尾部净化器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尾部内筒体11、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沿尾部内筒体11的轴线方向,该尾部净化器的一端为入口端,该尾部净化器的另一端为出口端,该尾部净化器的入口端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相对应,尾部内筒体11设有过滤网段4,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之间也设有过滤网段4,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部内筒体11、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均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尾部内筒体11的中心线、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的中心线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的中心线重合,尾部内筒体11的中心线与内层壳体9的中心线重合,尾部内筒体11的两端、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的两端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的两端对应平齐,如图1所示,尾部内筒体11与内层壳体9之间的距离为0mm~100mm,即所述前端分离器和尾部净化器之间的距离可调为0mm~100mm。在本实施例中,内层壳体9的两端与外层壳体6的两端对应平齐,即内层壳体9的一端与外层壳体6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内层壳体9的另一端与外层壳体6的另一端位于同一平面,如图1所示,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的断面为正方形,外层壳体6的断面尺寸与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的断面尺寸相同,外层壳体6与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能够匹配对接。在本实施例中,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的断面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的断面均为正方形,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相对应的侧壁相互平行,如图4所示,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形成回字形,尾部内筒体11的断面为圆形,内层壳体9的直径小于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的断面的边长,尾部内筒体11的直径为内层壳体9直径的20%~40%,同时尾部内筒体11的直径略大于中心棒5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前端分离器,该前端分离器含有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均为筒状,外层壳体(6)套设于内层壳体(9)外,外层壳体(6)与内层壳体(9)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内层壳体(9)的一端为气体进口端(1),内层壳体(9)的另一端为气体出口端(12),内层壳体(9)的气体进口端(1)内设有能够将进入的直线气流转换为旋转气流的离心部件(2),在离心部件(2)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之间,内层壳体(9)的侧壁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空腔与内层壳体(9)的内部的排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包括前端分离器,该前端分离器含有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外层壳体(6)和内层壳体(9)均为筒状,外层壳体(6)套设于内层壳体(9)外,外层壳体(6)与内层壳体(9)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内层壳体(9)的一端为气体进口端(1),内层壳体(9)的另一端为气体出口端(12),内层壳体(9)的气体进口端(1)内设有能够将进入的直线气流转换为旋转气流的离心部件(2),在离心部件(2)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之间,内层壳体(9)的侧壁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空腔与内层壳体(9)的内部的排出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层壳体(6)的断面为正方形,内层壳体(9)的断面为圆形,外层壳体(6)的中心线与内层壳体(9)的中心线重合,内层壳体(9)呈水平状态或直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层壳体(6)的两端与内层壳体(9)的两端通过环形挡板密封连接,离心部件(2)为离心叶片,在离心部件(2)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之间,内层壳体(9)内设有中心棒(5),中心棒(5)的中心线与内层壳体(9)的中心线重合,中心棒(5)的一端与离心部件(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口(3)为缝隙结构,排出口(3)的长度方向与内层壳体(9)内旋转气流的方向相同,多个排出口(3)在内层壳体(9)的侧壁上呈规则整齐的行列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中雾滴和颗粒的净化分离装置还包括尾部净化器,该尾部净化器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尾部内筒体(11)、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沿尾部内筒体(11)的轴线方向,该尾部净化器的一端为入口端,该尾部净化器的另一端为出口端,该尾部净化器的入口端与内层壳体(9)的气体出口端(12)相对应,尾部内筒体(11)内设有过滤网段(4),尾部净化器中壳体(10)和尾部净化器外壳体(7)之间也设有过滤网段(4)。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战胜段翠佳李宗慧杨李宁马治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