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和具有其的破壁机电机,所述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上形成有多个定子槽;所述定子绕组设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定子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且不共槽的四个线圈组,每个所述线圈组包括嵌套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的节距L1和第二线圈的节距L2满足:L1<L2。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可以改善磁场波形,减小破壁机电机电磁噪音,从而可以使破壁机电机具有加速力矩响应好、启动转矩大、运行噪音小、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和具有其的破壁机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和具有其的破壁机电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破壁机电机,一般采用单相串激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启动转矩大,运行转速高,但是高转速噪音偏大,电磁噪音明显,换向火花严重,可靠性低,而且破壁机电机的加速力矩响应差,对食物的破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破壁机电机的定子,所述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可以改善磁场波形,减小破壁机电机电磁噪音,从而可以使破壁机电机具有加速力矩响应好、启动转矩大、运行噪音小、可靠性高等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定子的破壁机电机。根据本技术的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上形成有多个定子槽;所述定子绕组设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定子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且不共槽的四个线圈组,每个所述线圈组包括嵌套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的节距L1和第二线圈的节距L2满足:L1<L2。根据本技术的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可以改善磁场波形,减小破壁机电机电磁噪音,从而可以使破壁机电机具有加速力矩响应好、启动转矩大、运行噪音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破壁机电机的定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槽为二十四个且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可选地,每相绕组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每个所述第一线圈的节距L1为3,每个所述第二线圈的节距L2为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B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B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可选地,所述A相绕组、所述B相绕组和所述C相绕组的公共端采用星型联结或三角形联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绕组采用漆包线绕制。可选地,所述漆包线的线径Ф满足:0.35mm≤Ф≤1.00mm。根据本技术的破壁机电机,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破壁机电机的定子。根据本技术的破壁机电机,通过设置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定子,具有加速力矩响应好、启动转矩大、运行噪音小、可靠性高等优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破壁机电机为无刷变频电机。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A相绕组的线圈,点划线表示B相绕组的线圈,短虚线表示C相绕组的线圈;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中定子绕组的结构原理图,其中,省略了B相绕组和C相绕组;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破壁机电机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破壁机电机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00:1000:破壁机电机;100:定子;200:转子;300:安装支架;10:定子铁芯;1a:定子槽;20:定子绕组;1:A相绕组;101:A相第一线圈组;102:A相第二线圈组;103:A相第三线圈组;104:A相第四线圈组;11:A相第一线圈;12:A相第二线圈;2:B相绕组;201:B相第一线圈组;202:B相第二线圈组;203:B相第三线圈组;204:B相第四线圈组;3:C相绕组;301:C相第一线圈组;302:C相第二线圈组;303:C相第三线圈组;304:C相第四线圈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形成有多个定子槽;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设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定子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且不共槽的四个线圈组,每个所述线圈组包括嵌套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的节距L1和第二线圈的节距L2满足:L1<L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壁机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形成有多个定子槽;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设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定子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且不共槽的四个线圈组,每个所述线圈组包括嵌套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的节距L1和第二线圈的节距L2满足:L1<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槽为二十四个且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每个所述第一线圈的节距L1为3,每个所述第二线圈的节距L2为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三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C相绕组的第一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与所述B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组中的第二线圈的下元件边和第一线圈的下元件边设在同一个所述定子槽内,且所述A相绕组的第四线圈组中的第一线圈的上元件边和第二线圈的上元件边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泉,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