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330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16
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所述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一侧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一侧的推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能够对金属材料进行有效的弯曲,弯曲效率高,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弯曲,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同时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An efficient bending system for metal material processing

An efficient system for bending metal material processing, metal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bending system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is positioned on the supporting device, bottom plate support device,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on the device against the device, located at the top on the side of the device drive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metal material processing of metal materials with bend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bend bending, high efficiency,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use, without manual bending, low labor intensity, high safety, low cost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弯曲作业,比如钢筋等。现有的弯曲方式主要通过人工进行,人工弯曲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安全性差,在工人操作不慎时会导致工人受伤,影响弯曲作业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所述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一侧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一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之间的定位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右两侧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支架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左侧的横板,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顶靠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顶靠杆右侧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右端的第三滚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横杆、位于所述横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横杆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竖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推板。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侧面与所述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顶靠在所述定位杆的侧面上,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架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所述定位架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横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上方。所述顶靠杆贯穿所述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顶靠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顶靠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右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横杆的右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电缸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竖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板顶靠在所述第三滚轮上,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能够对金属材料进行有效的弯曲,弯曲效率高,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弯曲,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同时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装置2、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一侧的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顶靠装置4、位于所述顶靠装置4一侧的推动装置5。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1、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杆12、位于所述定位杆12之间的定位架13。所述万向轮11设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移动。所述定位杆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1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13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定位架13的两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杆2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3左右两侧的支架21、设置于所述支架21上端的第一滚轮22、位于所述支架21下方的第一弹簧2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3下方的第一支撑杆24。所述第一固定杆23呈水平放置。所述支架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侧面与所述支架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1呈L型,所述支架21的下端顶靠在所述定位杆12的侧面上,所述支架2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2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22位于所述支架21的上方,所述第一滚轮2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2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架2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一滚轮22顶靠在金属材料上。所述第一弹簧25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2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上端与所述支架2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支架2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杆2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4贯穿所述定位架13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24及第一固定杆23只能竖直上下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第二支撑杆3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上的连接杆32、位于所述连接杆32左侧的横板33。所述第二支撑杆3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呈倾斜状,所述连接杆3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的左端与所述横板3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3呈水平状,所述横板33位于所述第一滚轮22的上方。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4包括顶靠杆41、位于所述顶靠杆41下方的第二滚轮42、位于所述顶靠杆41左侧的第二固定杆43、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3下方的第二弹簧44、位于所述顶靠杆41右侧的第三固定杆45、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45右端的第三滚轮46。所述顶靠杆41呈竖直状,所述顶靠杆41贯穿所述横板3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顶靠杆4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顶靠杆41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4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4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顶靠杆4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42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二滚轮42顶靠在金属材料上。所述第二固定杆43呈长方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一侧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一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之间的定位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右两侧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支架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左侧的横板,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顶靠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顶靠杆右侧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右端的第三滚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横杆、位于所述横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横杆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竖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一侧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一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之间的定位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右两侧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支架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左侧的横板,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顶靠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顶靠杆右侧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右端的第三滚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横杆、位于所述横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横杆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竖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推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金属材料加工用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侧面与所述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顶靠在所述定位杆的侧面上,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