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13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包括机架、行走机构、连接于机架上的存储机构及设置于存储机构正下方且连接于机架上的播种机构;存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分布于该存储机构内部的种粒仓、贯通设置于种粒仓底部的种粒通道和围绕种粒通道设置于种粒仓底部的种粒输出组件;播种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两端且与行走机构相连接的传动轴、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传动轴上且与相对应的种粒输出组件相配合的点播轮及与对应的点播轮连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插孔组件;点播轮的角度调整实现相邻作物之间的距离设置,同时结合调节机构控制相邻作物之间的横向距离,进一步扩大不同作物之的间距调整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定位准确、精度高的特点。

Multifunctional interplant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and equipment storage mechanism comprises a frame, a walk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machine fram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storage mechanism under sowing mechanism and connected to the machine frame; the storage mechanism includes at least two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in the internal storage mechanism for grain bin, arranged in a grain bin bottom through the grain grain around the channel and the channe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rain bin grain output component; s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haft, both ends of the fram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walking mechanism of at least two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demand wheel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corresponding grain output component matching and jack on the whe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onent which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heel angle adjustment on dem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crop set, combined with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controlling the lateral distance of adjacent crops betwee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high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农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已广泛实现机械化,对于农作物的播种阶段,也出现了各种型号的播种机,将开沟、播种和掩土等工作集成一体化;根据现今农业科技的发展,实现产量的提升,即合理的间套种植,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的各种矛盾,同时实现增产增益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套种采用种植一种作物后,再进行人工进行间套播种;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播种不均匀,给生产带来很多不便。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521062803.6所公开的一种间套种植播种机,其包括机架,依次从前向后设置在机架下方的前轮,开沟器,盖土铲和压土辊,以及设置在机架上方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的下料端对应设置在开沟器的后方,前轮的转轴通过传送带与下料装置的驱动轴连接传动;盖土铲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压土辊的支架上。将原本的三道工序转化成一道,比传统犁更省时间,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播种机下料控制机构中下料轴上设有一个种槽,其体积可容纳两至三粒玉米种子,且下料仓与下料管设有斜坡,种子不易隐藏遗留在下料舱中。该播种机设有双仓和双下料管道,且两管道前后相距一定距离,可以轻易实现间套种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种播种机构实现对不同作物的套种,其针对限定的两种作物间距为定值,无法实现种粒的定量播种以及更多种类作物,不同间距要求的定量播种,其应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设置不同作物的种粒仓,由落种孔实现定量输种,点播轮的角度调整实现相邻两列作物间的套种要求,同时结合调节机构控制相邻作物之间的横向距离,进一步扩大不同作物之的间距调整范围,有效的解决了多种作物因习性所需不同间距的要求,适用范围大大提高,降低播种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包括机架和行走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机架上的存储机构及设置于存储机构正下方且连接于机架上的播种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分布于该存储机构内部的种粒仓、贯通设置于所述种粒仓底部的种粒通道和围绕所述种粒通道设置于种粒仓底部的种粒输出组件;所述播种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两端且与所述行走机构相连接的传动轴、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传动轴上且与相对应的种粒输出组件相配合的点播轮及与对应的点播轮连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插孔组件;所述行走机构驱动点播轮转动,同步带动插孔组件作上下运动。作为改进,所述种粒通道分别以可移动方式配合安装于相对应的种粒仓的底部。作为改进,所述种粒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点播轮相配合的防漏罩、设置于该防漏罩上且与所述种粒通道固定连接的种粒输入口和与该种粒输入口相对应设置的种粒出口,该种粒出口与所述插孔组件连通设置。作为改进,所述传动轴包括与所述点播轮对应设置的调节段、转动连接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段及与所述所述行走机构以链轮链条方式相连接的传动段。作为改进,所述点播轮配合安装于所述调节段上,且该点播轮为圆柱设置,包括设置于其轴向外圆柱面上的落种孔及设置于该点播轮端面的导向滑槽。作为改进,所述插孔组件包括上端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内部的的插孔锥、位于所述存储机构正下方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两端的固定杆、安装于插孔锥及固定杆上的多个导向块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块和机架上的调节机构。作为改进,所述插孔锥为中空设置其上端为漏斗状与所述种粒出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间断式插播方式,使得该点播插种的特殊方式降低了土地松软面积的要求,使得种子落入土地中同步实现封土。作为改进,所述导向块包括竖直方向与插孔锥相配合的导向套及水平方向上开设的定位孔和调节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固定杆配合安装。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一侧的调节杆及与该调节杆位于同侧且通过链轮链条方式相连接的调节阀,所述调节杆通过螺旋配合方式与所述导向块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所述种粒仓、点播轮、所述种粒输出组件和插孔锥自上而下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自上而下设置至少两列种粒仓、种粒输出组件、点播轮及插孔组件,实现不同物种经不同播种部件进行各自独立播种;其中各个点播轮与传动轴之间以角度可调方式固定配合安装,调整点播轮上落种孔的角度,使其相邻的点播轮以同轴传动,不同时间的种粒输出,实现相邻两物种之间的交错距离,进而满足不同物种不同交错间距的播种需求,扩大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杆穿过各个配合安装于的插孔锥上的导向块,目的在于固定导向块的同时,导向块带动插孔锥沿导向杆轴向的可调节,结合以螺旋配合方式与导向块连接且转动安装于机架一侧的调节杆,根据螺旋传输的定量性,旋转调节杆对相邻插孔锥之间的距离进行定量调整,从而实现不同作物之间横向间距的调整;结合各个点播轮与传动轴之间以角度可调方式的作用,在实现改变相邻作物交错距离的同时,从而扩大交错横向间距的调节范围,进一步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广泛应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间距调整准确、种粒传输性能稳定,可根据不同种粒的大小设置不同的点播轮,进行相应的替换,便可实现适用于多种作物的交错型套种及定距播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局部剖示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点播轮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4为套状态落种孔之间位置简图;图5为多行播种状态落种孔位置简图;图6为图1中B-B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等行距插孔锥位置示意图;图9为套种不等行距插孔锥位置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一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包括机架1和行走机构2,还包括连接于机架1上的存储机构3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机构3正下方且连接于机架1上的播种机构4;所述存储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分布于该存储机构3内部的种粒仓31、贯通设置于所述种粒仓31底部的种粒通道32和围绕所述种粒通道3设置于种粒仓31底部的种粒输出组件33;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连接于机架两端且与所述行走机构2相连接的传动轴41、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传动轴41上且与相对应的种粒输出组件33相配合的点播轮42及与对应的点播轮42连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插孔组件43;所述行走机构2驱动点播轮42转动同步带动插孔组件43作上下运动。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种粒通道32分别以可移动方式配合安装于相对应的种粒仓3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种粒通道32优选为板面上开设有孔的挡板以卡槽方式配合安装于种粒仓31的底部,种粒通道32可沿卡槽方向往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种粒输出组件33包括与所述点播轮42相配合的防漏罩331、设置于该防漏罩331上且与所述种粒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包括机架(1)和行走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机架(1)上的存储机构(3)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机构(3)正下方且连接于机架(1)上的播种机构(4);所述存储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分布于该存储机构(3)内部的种粒仓(31)、贯通设置于所述种粒仓(31)底部的种粒通道(32)和围绕所述种粒通道(3)设置于种粒仓(31)底部的种粒输出组件(33);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连接于机架两端且与所述行走机构(2)相连接的传动轴(41)、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传动轴(41)上且与相对应的种粒输出组件(33)相配合的点播轮(42)及与对应的点播轮(42)连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插孔组件(43);所述行走机构(2)驱动点播轮(42)转动同步带动插孔组件(43)作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包括机架(1)和行走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机架(1)上的存储机构(3)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机构(3)正下方且连接于机架(1)上的播种机构(4);所述存储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分布于该存储机构(3)内部的种粒仓(31)、贯通设置于所述种粒仓(31)底部的种粒通道(32)和围绕所述种粒通道(3)设置于种粒仓(31)底部的种粒输出组件(33);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连接于机架两端且与所述行走机构(2)相连接的传动轴(41)、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传动轴(41)上且与相对应的种粒输出组件(33)相配合的点播轮(42)及与对应的点播轮(42)连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插孔组件(43);所述行走机构(2)驱动点播轮(42)转动同步带动插孔组件(43)作上下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粒通道(32)分别以可移动方式配合安装于相对应的种粒仓(31)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粒输出组件(33)包括与所述点播轮(42)相配合的防漏罩(331)、设置于该防漏罩(331)上且与所述种粒通道(32)固定连接的种粒输入口(332)和与该种粒输入口(331)相对应设置的种粒出口(333),该种粒出口(333)与所述插孔组件(43)连通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1)包括与所述点播轮(42)对应设置的调节段(411)、转动连接与所述机架(1)上的安装段(412)及与所述所述行走机构(2)以链轮链条方式相连接的传动段(413)。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普瑞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