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67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包括主袋体、进液管、出液管和至少一个支袋;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主袋体的两端;主袋体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配备有用于密封的螺帽;主袋体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支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采用一主袋体和多支袋配合连接的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验场合,使用更灵活,可以有效避免在实验过程中频繁取液造成的污染机率。将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主袋体的两端,相对独立地进行进液和取液的过程,避免相互污染。

A new kind of liquid taking culture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liquid cultivation bag comprises a main bag body, a liquid inlet pipe, a liquid outlet pipe and at least one support bag; the liquid inlet pipe and a liquid pipe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ain bag; the bag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branch pipe has a convex port; a bag connected with the branch pipe with concave port; convex and concave port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cap; the main bag body is communicated with a bag of convex and concave port connection 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main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bag bag with connecting mode,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different experiments, more flexible us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xperimental frequent pollution probability caused by liquid. The liquid inlet pipe and the liquid outlet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bag body, and the liquid inlet and the liquid taking process are independently carried out, so as to avoid mutu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
技术介绍
培养袋是一种由特殊透气材料制作的能够支持高密度生长的细胞培养容器,因其采用透明材质,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状态,并且其气体交换面积大,与培养瓶相比,可获得更多数量的细胞培养袋适用于培养悬浮细胞,所以目前广泛用于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等人体淋巴细胞的培养。目前的培养袋基本上都是整体的一个袋子。在细胞收集过程中,有些不是一次性收集完,或者收集一定的细胞进行检测,这样就会存在样本交叉污染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采用一主袋体和多支袋连接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细胞培养袋取液存在交叉污染机率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包括主袋体、进液管、出液管和至少一个支袋;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所述主袋体的两端;所述主袋体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凸形端口与所述凹形端口配备有用于密封的螺帽;所述主袋体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所述支袋。优选的,所述分支导管与所述主袋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袋体的中部。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为2个,分别位于主袋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为3个,相邻所述出液管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支袋为1-5个。优选的,还包括二级支袋;所述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二级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支袋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所述二级支袋。优选的,所述出液管连接有防污染接头;所述防污染接头包括连接导管、凸形端口、分隔室;所述分隔室由PP薄膜制成,内部形成圆柱形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开口,并通过连接导管与出液管连接;在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开口的锥形塞;所述空腔中部通过连接导管连接凸形端口。优选的,与所述主袋体连接的分支导管在凸形端口外沿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裙边;所述裙边的宽度为1-2.5cm;所述裙边由EVA材料制成。优选的,在所述分支导管近所述主袋体端设置有管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三级支袋;所述二级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三级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二级支袋通过凸型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所述三级支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采用一主袋体和多支袋配合连接的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验场合,使用更灵活,可以有效避免在实验过程中频繁取液造成的污染机率。将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主袋体的两端,相对独立地进行进液和取液的过程,避免相互污染。而出液管连接防污染接头,可以有效避免对主袋体的多次取液过程造成主袋体内样本出现污染;裙边的设置,可以防止分支导管在使用过程中,端口接触到其他污染源,以及防止接触到台面,保证端口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污染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带裙边的分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主袋体2.进液管3.出液管4.分支导管5.支袋6.防污染接头7.分隔室8.锥形开口9.锥形塞10.连接导管11.螺帽12.裙边13.二级支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包括主袋体1、进液管2、出液管3和一个支袋5;进液管2和出液管3分别位于主袋体1的两端。进液管2优选为2个,分别位于主袋体1的两侧。出液管3优选为3个,相邻出液管3等间距设置。主袋体1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支袋5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配备有用于密封的螺帽11。分支导管4与主袋体1的连接处位于主袋体1的中部。主袋体1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支袋5。在分支导管4近主袋体1端可以设置有管夹,以便支袋5与主袋体1分离时进行截流。为了进一步减少样本发生污染的可能性,可以在出液管3出口处设置防污染接头6;具体的,防污染接头6包括连接导管10、凸形端口、分隔室7;分隔室7由PP薄膜制成,内部形成圆柱形空腔;空腔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开口8,并通过连接导管10与出液管3连接;在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锥形开口8的锥形塞9;空腔中部通过连接导管10连接凸形端口。取液时,保持锥形塞9与锥形开口8分离,打开凸形端口,进行取液;取液结束后,先用锥形塞9封闭锥形开口8,然后用管夹或者螺帽11封闭凸形端口。此外,与主袋体1连接的分支导管4可以在凸形端口外沿处设置向外延伸的裙边12;裙边12的宽度优选为1-2.5cm;裙边12由EVA材料制成,也可以有PP货PE材料制成。这样可以降低端口接触到其他污染源的可能性。实施例2结合图5,主袋体1可以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主要包括主袋体1、进液管2、出液管3和多个支袋5,优选为2-5个。如图5,是采用两个支袋5的方式。两个支袋5分别位于主袋的2侧。进液管2和出液管3分别位于主袋体1的两端;主袋体1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支袋5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配备有用于密封的螺帽11;主袋体1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支袋5。使用时,可以参照以下步骤:1.将培养袋放于操作台上,确保台面整洁无尖锐物品,进液管2进行进液,然后用帽塞或者管夹封闭进液管2,进行细胞培养。2.用管夹夹住分支导管4。3.将分支导管4的凹形端口和凸形端口分开,分别用螺帽11旋紧,支袋5和主袋体1分离。4.主袋体1和另一支袋5继续进行培养。5.收集支袋5中的细胞,进行相关后续实验操作。6.将另一分支导管4上凹形端口和凸形端口分开,分别用螺帽11旋紧,获取第二个支袋5。实施例3结合图6,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二级支袋1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本实施例在支袋5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二级支袋13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支袋5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二级支袋13。实施例4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设三级支袋5;二级支袋13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三级支袋5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4;二级支袋13通过凸型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三级支袋5。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采用一主袋体1和多支袋5配合连接的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验场合,使用更灵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袋体、进液管、出液管和至少一个支袋;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所述主袋体的两端;所述主袋体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凸形端口与所述凹形端口配备有用于密封的螺帽;所述主袋体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所述支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袋体、进液管、出液管和至少一个支袋;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所述主袋体的两端;所述主袋体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凸形端口与所述凹形端口配备有用于密封的螺帽;所述主袋体通过凸形端口与凹形端口的配合连接连通所述支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导管与所述主袋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袋体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为2个,分别位于主袋体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为3个,相邻所述出液管等间距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袋为1-5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取液培养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支袋;所述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凸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二级支袋上连接有具有凹形端口的分支导管;所述支袋通过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晖孙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厚朴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