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凤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47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设备,包括转向部以及安装在转向部上方的基体,基体内设有第一容槽,第一容槽右侧的基体外侧壁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与第一容槽之间设有通合槽,第一容槽底部的基体内设有第二容槽,第二容槽右侧内底部设有第一推送槽,第一推送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推送槽,第二推送槽底部设有凹槽,第一容槽内设有向下伸展并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第一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有卷线盘,卷线盘上设有线缆,线缆右侧端面穿通通合槽并探入安置槽内,安置槽内设有与线缆右侧末梢固定连接的卡合块,卡合块右侧设有插座,插座顶面设有多组输电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不同距离的供电工作且能自动实现供电及断电工作,防护性能强,提高安全性,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适合桥梁上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设备
,具体是一种桥梁设备。
技术介绍
在桥梁维护过程中经常使用电气化维护设备,然而在一些桥梁建设中其预设的供电座较少且均为固定设置的,这就使得一些桥梁维护设备在维护中由于维护部位距离供电座较远而无法供电连接,使得维护工作实施困难,同时现有中桥梁供电部一般设置较外,在未插接状态下依然带电,在人为不小心触碰下有诱发触电的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设备,包括转向部以及安装在转向部上方的基体,所述基体内设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容槽右侧的所述基体外侧壁上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与所述第一容槽之间设有通合槽,所述第一容槽底部的所述基体内设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右侧内底部设有第一推送槽,所述第一推送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推送槽,所述第二推送槽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容槽内设有向下伸展并探入所述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容槽内的所述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有卷线盘,所述卷线盘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右侧端面穿通所述通合槽并探入所述安置槽内,所述安置槽内设有与所述线缆右侧末梢固定连接的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右侧设有插座,所述插座顶面设有多组输电孔,所述第二容槽内的所述第一转向轴末梢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下方的所述第二容槽内设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中央处固定设有左上侧与所述第一齿盘右下侧配合连接的双面齿盘,所述第一推送槽内设有推送块,所述推送块上设有螺纹配合连接并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柱,所述螺柱左侧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所述推送块内顶部设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顶部设有探入所述第二容槽内的第二齿盘且转向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推送槽内设有向左右两侧伸展设置且活动配合连接的接电杆,所述转向部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四个角内同时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固定螺栓。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转向部顶部设有凸滑部,所述凸滑部顶部设有与所述基体底部端面转向配合连接的转向盘,所述凸滑部外侧设有顶部与所述基体底部边处固定连接的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底部端面与所述转向部顶部边处转向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螺柱上方的所述第一推送槽内设有穿通所述推送块且活动配合连接的导杆,所述推送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推送槽的内底壁活动配合连接的滑轮。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接电杆底部设有探入所述凹槽内且活动配合连接的凸块,所述接电杆右侧末梢面上设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对向的所述第二推送槽右侧内壁上设有接电孔,所述凸块右侧的所述凹槽内设有顶推弹片。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接电片与所述线缆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容槽内设向下伸展并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第一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卷线盘,通过卷线盘总而实现线缆的收纳以及储存,防止线缆外露造成损伤。2.通过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末梢设第一齿盘,第一齿盘下方的第二容槽内横向设第二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的中央处固定设左上侧与第一齿盘右下侧配合连接的双面齿盘,第一推送槽内设推送块,推送块上设螺纹配合连接并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柱,螺柱左侧与第一马达连接,推送块内顶部设第二马达,第二马达顶部设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二齿盘且转向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回收线缆以及接电片与接电孔的自动插接和断开,防止人为不小心触碰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3.通过转向部顶部设凸滑部,凸滑部顶部设与基体底部端面转向配合连接的转向盘,凸滑部外侧设顶部与基体底部边处固定连接的环形部,环形部底部端面与转向部顶部边处转向配合连接,从而实现360°转动调节方位,防止线缆因长时间弯折而导致损伤,通过环形部防止异物落入转向盘内导致设备损坏。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不同距离的供电工作且能自动实现供电及断电工作,防护性能强,提高安全性,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适合桥梁上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拉动插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设备供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线缆回收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设备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插座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设备,包括转向部2以及安装在转向部2上方的基体1,所述基体1内设有第一容槽3,所述第一容槽3右侧的所述基体1外侧壁上设有安置槽6,所述安置槽6与所述第一容槽3之间设有通合槽34,所述第一容槽3底部的所述基体1内设有第二容槽4,所述第二容槽4右侧内底部设有第一推送槽5,所述第一推送槽5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推送槽7,所述第二推送槽7底部设有凹槽75,所述第一容槽3内设有向下伸展并探入所述第二容槽4内的第一转向轴31,所述第一容槽3内的所述第一转向轴31外表面固定设有卷线盘32,所述卷线盘32上设有线缆33,所述线缆33右侧端面穿通所述通合槽34并探入所述安置槽6内,所述安置槽6内设有与所述线缆33右侧末梢固定连接的卡合块61,所述卡合块61右侧设有插座62,所述插座62顶面设有多组输电孔621,从而实现对外接设备的供电连接所述第二容槽4内的所述第一转向轴31末梢设有第一齿盘41,所述第一齿盘41下方的所述第二容槽4内设有第二转向轴42,所述第二转向轴42的中央处固定设有左上侧与所述第一齿盘41右下侧配合连接的双面齿盘43,所述第一推送槽5内设有推送块51,所述推送块51上设有螺纹配合连接并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柱55,所述螺柱55左侧与所述第一马达56连接,所述推送块51内顶部设有第二马达52,所述第二马达52顶部设有探入所述第二容槽4内的第二齿盘53且转向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推送槽7内设有向左右两侧伸展设置且活动配合连接的接电杆72,所述转向部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顶面四个角内同时设有固定孔81,所述固定孔81设有固定螺栓82,所述固定座8用于固定所述转向部2,从而增加固定时的牢固性。其中,所述转向部2顶部设有凸滑部21,所述凸滑部21顶部设有与所述基体1底部端面转向配合连接的转向盘22,所述凸滑部21外侧设有顶部与所述基体1底部边处固定连接的环形部11,所述环形部11底部端面与所述转向部2顶部边处转向配合连接,从而实现360°转动调节方位,防止线缆33因长时间弯折而导致损伤。其中,所述螺柱55上方的所述第一推送槽5内设有穿通所述推送块51且活动配合连接的导杆54,所述推送块51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推送槽5的内底壁活动配合连接的滑轮511,从而实现推送块51的定向移动,提高推送块51的移动灵活性。其中,所述接电杆72底部设有探入所述凹槽75内且活动配合连接的凸块73,所述接电杆72右侧末梢面上设有接电片76,所述接电片76对向的所述第二推送槽7右侧内壁上设有接电孔71,所述凸块73右侧的所述凹槽75内设有顶推弹片74,从而实现自动断电和供电工作,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其中,所述接电片76与所述线缆33连接。初始状态时,卡合块61位于安置槽6内,此时,接电杆72底部的凸块73受到顶推弹片74的顶压作用力,使凸块73左侧端面与凹槽75左侧内壁相抵接,同时,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设备,包括转向部以及安装在转向部上方的基体,其特征在于:基体内设有第一容槽,第一容槽右侧的基体外侧壁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与第一容槽之间设有通合槽,第一容槽底部的基体内设有第二容槽,第二容槽右侧内底部设有第一推送槽,第一推送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推送槽,第二推送槽底部设有凹槽,第一容槽内设有向下伸展并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第一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有卷线盘,卷线盘上设有线缆,线缆右侧端面穿通通合槽并探入安置槽内,安置槽内设有与线缆右侧末梢固定连接的卡合块,卡合块右侧设有插座,插座顶面设有多组输电孔,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末梢设有第一齿盘,第一齿盘下方的第二容槽内设有第二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的中央处固定设有左上侧与第一齿盘右下侧配合连接的双面齿盘,第一推送槽内设有推送块,推送块上设有螺纹配合连接并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柱,螺柱左侧与第一马达连接,推送块内顶部设有第二马达,第二马达顶部设有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二齿盘且转向配合连接,第二推送槽内设有向左右两侧伸展设置且活动配合连接的接电杆,转向部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面四个角内同时设有固定孔,固定孔设有固定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设备,包括转向部以及安装在转向部上方的基体,其特征在于:基体内设有第一容槽,第一容槽右侧的基体外侧壁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与第一容槽之间设有通合槽,第一容槽底部的基体内设有第二容槽,第二容槽右侧内底部设有第一推送槽,第一推送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推送槽,第二推送槽底部设有凹槽,第一容槽内设有向下伸展并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第一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有卷线盘,卷线盘上设有线缆,线缆右侧端面穿通通合槽并探入安置槽内,安置槽内设有与线缆右侧末梢固定连接的卡合块,卡合块右侧设有插座,插座顶面设有多组输电孔,第二容槽内的第一转向轴末梢设有第一齿盘,第一齿盘下方的第二容槽内设有第二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的中央处固定设有左上侧与第一齿盘右下侧配合连接的双面齿盘,第一推送槽内设有推送块,推送块上设有螺纹配合连接并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柱,螺柱左侧与第一马达连接,推送块内顶部设有第二马达,第二马达顶部设有探入第二容槽内的第二齿盘且转向配合连接,第二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