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98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支承叶片部件,能够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的涡轮风扇。涡轮风扇包括主板(24)、罩(26)、和多个叶片部件(27),其中,叶片部件(27)包括凸缘部(45),使凸缘部(45)焊接到主板(24)上,从而将叶片部件(27)与主板(24)接合。

Turbofa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urbofan that can stably support a blade member and can perform welding operations easily. The turbo fan comprises a main board (24) and a cover (26), and a plurality of blade parts (27), the blade member (27) includes a flange portion (45), so that the flange portion (45) soldered to the motherboard (24), and blade parts (27) and (24) join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风扇,特别是涉及能够稳定地支承叶片部件,能够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的涡轮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涡轮风扇,其装载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等,由主板、罩(shroud)和多个翼(片)构成。作为这种涡轮风扇,现有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例如,在中央部具有固定于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轮毂的主板、形成吸入导风壁的罩和多个叶片部件分别采用热可塑性树脂单独成形,主板具有与多个叶片部件嵌合的嵌合部,罩具有与多个叶片部件嵌合的嵌合部,将多个叶片部件以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式与主板和罩的多个嵌合部嵌合,采用超声波焊接形成一体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60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使叶片部件嵌合在形成于主板的嵌合部中的状态下,利用超声波焊接形成一体化,由于嵌合部的突出,有可能因叶片部件产生湍流。虽然只要不形成嵌合部就能解决湍流的问题,但是当焊接叶片部件时,需要固定叶片部件的手段,存在生产性明显下降的问题。另外,因叶片部件的形状,在固接叶片部件时,有可能难以支承叶片部件。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支承叶片部件,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的涡轮风扇。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涡轮风扇包括主板、罩和多个叶片部件,其中上述叶片部件包括凸缘部,使上述凸缘部焊接到上述主板,从而上述叶片部件与上述主板被接合在一起。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主板上形成有接受上述叶片部件和上述凸缘部的收容凹部,在上述收容凹部形成有焊接用肋,通过上述焊接用肋的熔融,上述叶片部件与上述主板被接合在一起。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主板上形成有叶片支承用肋。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叶片部件通过使2个叶片部件的周缘部接触而形成,上述叶片支承用肋覆盖上述叶片部件的接触部。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焊接用肋形成于上述收容凹部的外周附近。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焊接用肋形成于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附近。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收容凹部的内侧外周缘形成有凹部。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叶片部件包括焊接支承部,在上述焊接支承部突出设置有焊接用销,在罩上形成有供上述焊接支承部卡合的焊接用卡合部,并且形成有供上述焊接用销插通的焊接用孔,通过上述焊接用销的熔融,上述叶片部件与上述罩被接合在一起。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焊接用销的熔融后的形状,是上述焊接用销与上述焊接用孔的边界部分的厚度尺寸比中央部大的形状。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焊接用卡合部的上述焊接用孔的周围形成有焊接引导用座部。另外,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上述焊接用销的前端部中央形成有凹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叶片部件形成凸缘部,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叶片部件,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涡轮风扇的顶棚嵌入式空气调节机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顶棚嵌入式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图3是涡轮风扇的底视图。图4是涡轮风扇的立体图。图5是涡轮风扇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叶片部件和主板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叶片部件和主板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叶片部件的底面侧看到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主板的插入槽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叶片部件与主板的接合部分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罩的焊接用卡合部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在罩的焊接用卡合部安装了叶片部件的焊接支承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利用焊接用销铆接了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在罩的焊接用卡合部安装了叶片部件的焊接支承部的状态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利用焊接用销铆接了的状态的另一例子的截面图。图16是表示焊接用销的焊接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室内单元14空气调节机主体24主板23涡轮风扇26罩27叶片部件40正压侧叶片部件41负压侧叶片部件42、48叶片主体43底板44安装孔45凸缘部46焊接支承部47焊接用销49卡合销50卡合槽60收容凹部61叶片支承用肋62安装用销63焊接用肋64凹部70焊接用卡合部71焊接用孔72焊接引导用座部73凹部80焊头81引导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涡轮风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涡轮风扇的顶棚嵌入式空气调节机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图2是顶棚嵌入式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单元10设置于房屋的顶棚11与设在该顶棚11下方的天花板12之间的顶棚空间13中。如图1所示,该室内单元10包括形成下面开放的箱形的空气调节机主体14,在空气调节机主体14的外侧角部安装有悬挂件18。空气调节机主体14是利用与悬挂件18连结的起吊螺栓15以从顶棚11悬挂的状态设置的。在该空气调节机主体14的内侧,发泡苯乙烯制成的隔热部件16以与空气调节机主体14的侧板17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配置,防止侧板17的结露。在空气调节机主体14的上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风扇电动机21,在该风扇电动机21中,利用风扇电动机21的驱动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22向下方延伸地设置。在该旋转轴22的下端部分安装有涡轮风扇23,由该风扇电动机21与涡轮风扇23构成送风装置20。涡轮风扇23包括形成为环状板状的主板24。在主板24的中心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倒圆锥台形状的电动机收纳部25。在电动机收纳部25收纳有风扇电动机21,风扇电动机21的旋转轴22向下方延伸且与电动机收纳部25的底面连结。而且,通过旋转驱动风扇电动机21,借助旋转轴22使涡轮风扇23旋转动作。在主板24的下方设置有罩(shroud)26,罩26形成周面为弧形的环状。在主板24与罩26的内周面之间,沿着周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叶片部件27一体地形成。在罩26的下方配置有孔(orifice)28,孔28形成周面为弧形的环状。在该送风装置20与隔热部件16之间,以围绕送风装置20的侧面的方式,配置有俯视时大致弯折形成为四边形的热交换器30。热交换器30在供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在供暖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热交换器30进行被吸入到空气调节机主体14内部的室内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在供冷运转时,能够冷却空调室内的空气,在供暖运转时,能够加热室内的空气。另外,在热交换器30的下侧,以与热交换器30的下表面对应的方式配置有排水盘31。该排水盘31用于接收在热交换器30中产生的排泄水。另外,在排水盘31的中央部分形成送风装置20的吸入口32。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空气调节机主体14的下表面,以覆盖空气调节机主体14的下侧开口的方式,安装有大致为四边形的装饰板33。在装饰板33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与排水盘31的吸入口32连通的吸入口34,在装饰板33的吸入口34部分,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覆盖吸入口34的吸入栅格35。在吸入栅格35的空气调节机主体14侧设置有用于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等的过滤器36。在装饰板33的吸入口34的外侧且沿着装饰板33的各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将空气调节后的空气送出到室内的吹出口37。在各吹出口37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涡轮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罩和多个叶片部件,其中所述叶片部件包括凸缘部,使所述凸缘部焊接到所述主板,从而所述叶片部件与所述主板被接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6 JP 2016-0010201.一种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罩和多个叶片部件,其中所述叶片部件包括凸缘部,使所述凸缘部焊接到所述主板,从而所述叶片部件与所述主板被接合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上形成有接受所述叶片部件和所述凸缘部的收容凹部,在所述收容凹部形成有焊接用肋,通过所述焊接用肋的熔融,所述叶片部件与所述主板被接合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上形成有叶片支承用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部件通过使2个叶片部件的周缘部接触而形成,所述叶片支承用肋覆盖所述叶片部件的接触部。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肋形成于所述收容凹部的外周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阳一冈部清志土井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