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88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石灰处理、路面处理、钻孔处理、沥青混凝土处理、钢筋弯曲处理、钻孔填充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路面检测、路面养生该施工方法通过双层碾压沥青混凝土,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更高,其韧性也更强,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方法能够达到快速铺设路面的目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通过在路面钻孔并插进钢筋的方法,使得沥青混凝土的路基更为坚固,同时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具韧性,不易开裂,提高了路面的承载力。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sphalt concrete for municipal roa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nicipal road asphalt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lime treatment, pavement treatment, drilling processing, asphalt concrete processing, steel bending processing, hole processing, construction, roa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pav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health through the double roller compacted asphalt concrete,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trength the high toughness is also stronger,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pavement, the method can achieve rapid paveme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rough the method of drilling in the pavement and inserted into the bar, the subgrade of asphalt concrete is more robust, and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more toughness, not easy to crack, to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
,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作为高等级路面优选材料,拥有诸多优点。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环境变化、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冰冻作用、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和水损害等。该些病害不仅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会致使路基、路面的强度降低,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且还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石灰处理:将与水反应后的石灰与黏土按2:5的配比进行搅拌,搅拌机搅拌速度45-60转/分,搅拌时间50-70分钟,搅拌温度20-30℃;S2、路面处理:挖除路面的淤泥、宕渣后将S1中制得的石灰混凝土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同时进行碾压平整,石灰混凝土厚度为4-6mm;S3、钻孔处理:使用钻孔机向S2处理完成后的路面进行钻孔,钻孔深度45-50cm,孔径10-15cm,相邻钻孔之间的距离为0.5-1m;S4、沥青混凝土处理:筛选出颗粒大小在30-40mm之间的碎石和颗粒大小在5-7mm的砂粒,然后将碎石,砂粒与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沥青体积占比15-25%,砂粒体积占比20-30%,余量为碎石,搅拌温度保持在170-180℃之间,搅拌速度30-40转/分钟,搅拌时间30-40分钟;S5、钢筋弯曲处理:将3-4根长度为60-70cm的钢筋通过弯曲设备进行弯曲处理,钢筋弯曲角度为90度,并保证其一端至弯曲拐点的长度小于钻孔的深度;S6、钻孔填充处理:将S5弯曲完成后的钢筋的最短一端插入S3钻出的钻孔中,钢筋的另一端紧贴在S2处理后的路面上,并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灌入S3中钻出的孔洞内,灌注采用慢-快-慢的方式进行灌注;S7、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在S6处理后的路面上,然后进行碾压平整,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分成两次摊铺,第一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4-6mm,第二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5-10mm;S8、路面检测:在S7中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进行随机检测路面压实度,当压实度不达标时,进行再次碾压,直至压实度符合标准;S9、路面养生:S8处理完成后进行路面养生,养生期为7-10天。优选的,所述S7中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在路面四边预先放置挡板,挡板高度大于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4-8mm。优选的,所述S8中压实度标准为98%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施工方法通过双层碾压沥青混凝土,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更高,其韧性也更强,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方法能够达到快速铺设路面的目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通过在路面钻孔并插进钢筋的方法,使得沥青混凝土的路基更为坚固,同时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具韧性,不易开裂,提高了路面的承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石灰处理:将与水反应后的石灰与黏土按2:5的配比进行搅拌,搅拌机搅拌速度45转/分,搅拌时间50分钟,搅拌温度20℃;S2、路面处理:挖除路面的淤泥、宕渣后将S1中制得的石灰混凝土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同时进行碾压平整,石灰混凝土厚度为4mm;S3、钻孔处理:使用钻孔机向S2处理完成后的路面进行钻孔,钻孔深度45cm,孔径10cm,相邻钻孔之间的距离为0.5m;S4、沥青混凝土处理:筛选出颗粒大小在30mm之间的碎石和颗粒大小在5mm的砂粒,然后将碎石,砂粒与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沥青体积占比15%,砂粒体积占比20%,余量为碎石,搅拌温度保持在170℃之间,搅拌速度3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S5、钢筋弯曲处理:将3根长度为60cm的钢筋通过弯曲设备进行弯曲处理,钢筋弯曲角度为90度,并保证其一端至弯曲拐点的长度小于钻孔的深度;S6、钻孔填充处理:将S5弯曲完成后的钢筋的最短一端插入S3钻出的钻孔中,钢筋的另一端紧贴在S2处理后的路面上,并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灌入S3中钻出的孔洞内,灌注采用慢-快-慢的方式进行灌注;S7、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在S6处理后的路面上,然后进行碾压平整,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分成两次摊铺,第一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4mm,第二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5mm,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在路面四边预先放置挡板,挡板高度大于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4mm;S8、路面检测:在S7中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进行随机检测路面压实度,当压实度不达标时,进行再次碾压,直至压实度符合标准,压实度标准为98%以上;S9、路面养生:S8处理完成后进行路面养生,养生期为7天。实施例2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石灰处理:将与水反应后的石灰与黏土按2:5的配比进行搅拌,搅拌机搅拌速度60转/分,搅拌时间70分钟,搅拌温度30℃;S2、路面处理:挖除路面的淤泥、宕渣后将S1中制得的石灰混凝土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同时进行碾压平整,石灰混凝土厚度为4-6mm;S3、钻孔处理:使用钻孔机向S2处理完成后的路面进行钻孔,钻孔深度50cm,孔径15cm,相邻钻孔之间的距离为1m;S4、沥青混凝土处理:筛选出颗粒大小在40mm之间的碎石和颗粒大小在7mm的砂粒,然后将碎石,砂粒与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沥青体积占比25%,砂粒体积占比30%,余量为碎石,搅拌温度保持在180℃之间,搅拌速度40转/分钟,搅拌时间40分钟;S5、钢筋弯曲处理:将3-4根长度为70cm的钢筋通过弯曲设备进行弯曲处理,钢筋弯曲角度为90度,并保证其一端至弯曲拐点的长度小于钻孔的深度;S6、钻孔填充处理:将S5弯曲完成后的钢筋的最短一端插入S3钻出的钻孔中,钢筋的另一端紧贴在S2处理后的路面上,并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灌入S3中钻出的孔洞内,灌注采用慢-快-慢的方式进行灌注;S7、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在S6处理后的路面上,然后进行碾压平整,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分成两次摊铺,第一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6mm,第二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10mm,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在路面四边预先放置挡板,挡板高度大于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8mm;S8、路面检测:在S7中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进行随机检测路面压实度,当压实度不达标时,进行再次碾压,直至压实度符合标准,压实度标准为98%以上;S9、路面养生:S8处理完成后进行路面养生,养生期为10天。实施例3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石灰处理:将与水反应后的石灰与黏土按2:5的配比进行搅拌,搅拌机搅拌速度46转/分,搅拌时间56分钟,搅拌温度26℃;S2、路面处理:挖除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石灰处理:将与水反应后的石灰与黏土按2:5的配比进行搅拌,搅拌机搅拌速度45‑60转/分,搅拌时间50‑70分钟,搅拌温度20‑30℃;S2、路面处理:挖除路面的淤泥、宕渣后将S1中制得的石灰混凝土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同时进行碾压平整,石灰混凝土厚度为4‑6mm;S3、钻孔处理:使用钻孔机向S2处理完成后的路面进行钻孔,钻孔深度45‑50cm,孔径10‑15cm,相邻钻孔之间的距离为0.5‑1m;S4、沥青混凝土处理:筛选出颗粒大小在30‑40mm之间的碎石和颗粒大小在5‑7mm的砂粒,然后将碎石,砂粒与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沥青体积占比15‑25%,砂粒体积占比20‑30%,余量为碎石,搅拌温度保持在170‑180℃之间,搅拌速度30‑40转/分钟,搅拌时间30‑40分钟;S5、钢筋弯曲处理:将3‑4根长度为60‑70cm的钢筋通过弯曲设备进行弯曲处理,钢筋弯曲角度为90度,并保证其一端至弯曲拐点的长度小于钻孔的深度;S6、钻孔填充处理:将S5弯曲完成后的钢筋的最短一端插入S3钻出的钻孔中,钢筋的另一端紧贴在S2处理后的路面上,并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灌入S3中钻出的孔洞内,灌注采用慢‑快‑慢的方式进行灌注;S7、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将S4中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在S6处理后的路面上,然后进行碾压平整,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分成两次摊铺,第一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4‑6mm,第二次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5‑10mm;S8、路面检测:在S7中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进行随机检测路面压实度,当压实度不达标时,进行再次碾压,直至压实度符合标准;S9、路面养生:S8处理完成后进行路面养生,养生期为7‑10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石灰处理:将与水反应后的石灰与黏土按2:5的配比进行搅拌,搅拌机搅拌速度45-60转/分,搅拌时间50-70分钟,搅拌温度20-30℃;S2、路面处理:挖除路面的淤泥、宕渣后将S1中制得的石灰混凝土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同时进行碾压平整,石灰混凝土厚度为4-6mm;S3、钻孔处理:使用钻孔机向S2处理完成后的路面进行钻孔,钻孔深度45-50cm,孔径10-15cm,相邻钻孔之间的距离为0.5-1m;S4、沥青混凝土处理:筛选出颗粒大小在30-40mm之间的碎石和颗粒大小在5-7mm的砂粒,然后将碎石,砂粒与沥青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沥青体积占比15-25%,砂粒体积占比20-30%,余量为碎石,搅拌温度保持在170-180℃之间,搅拌速度30-40转/分钟,搅拌时间30-40分钟;S5、钢筋弯曲处理:将3-4根长度为60-70cm的钢筋通过弯曲设备进行弯曲处理,钢筋弯曲角度为90度,并保证其一端至弯曲拐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阳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