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排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88247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排雷装置,包括:充气膜结构,为圆球形或圆柱形,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旋转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沿所述充气膜结构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气膜结构相连接;以及排雷探测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挂接于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气排雷装置,通过圆球形或圆柱形的充气膜结构作为运动平台,可以实现自滚动,且可以于地面或水面自滚动;在滚动过程中,通过内部的排雷探测器实现雷区的全覆盖探测。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和布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排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气排雷装置。
技术介绍
地/水雷是一种古老的爆炸性武器,能够以多种方式和手段布设于地/水下或者地/水面,构成爆炸性的障碍物,可有效地进行地区或水域封锁。因其造价低廉、布置方便而又高效,在全球的局部战争或者冲突中,参战各方均大量使用地雷,由此产生的地/水雷滥布滥用的雷患问题,即使战后很多年,地/水雷仍可被过往人员、车辆、船只引爆,严重威胁雷区民众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战后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战后更要排除地/水雷,消除隐患;然而,排雷是一项非常危险工作。目前,扫雷工作主要是还是依靠工兵携带单兵探雷器进行,这种方式极具危险,不利用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进入雷区进行排雷的无人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无人排雷车或排雷艇。由于无人排雷车或排雷艇,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可能大批量的投入使用。特别是在经历了战乱的地区,经济水平往往更低,更无法承担现有无人排雷装置的费用。另外,现有无人排雷装置要么只能用于地面,要么只能用于水面,不能实现水陆两用。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造价低廉,能够用于地面和水面的无人排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充气排雷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气排雷装置,包括:充气膜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为圆球形或圆柱形,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旋转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沿所述充气膜结构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气膜结构相连接;以及排雷探测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挂接于所述旋转轴上,用于探测地/水雷和/或进行排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气排雷装置,通过圆球形或圆柱形的充气膜结构作为运动平台,可以实现自滚动,且可以于地面或水面自滚动;在滚动过程中,通过内部的排雷探测器实现雷区的全覆盖探测。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和布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C区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的半剖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A区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的半剖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充气排雷装置结构B区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充气膜结构,12、密封拉链,13、充气接口,2、支撑结构,21、法兰盘,22、第一轴承,23、旋转轴,24、第二轴承,3、排雷探测器,31、探头,32、蓄电池,33、信号处理模块,34、控制模块,4、太阳能电池板,5、推进器,51、支撑轴,52、螺旋桨,53、螺旋桨涵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充气排雷装置,包括:充气膜结构11,充气膜结构11为圆球形或圆柱形,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旋转轴2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沿所述充气膜结构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气膜结构11相连接;以及排雷探测器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挂接于所述旋转轴23上,用于探测地/水雷和/或进行排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充气排雷装置,通过圆球形或圆柱形的充气膜结构11作为运动平台,可以实现自滚动;在滚动过程中,通过内部的排雷探测器3实现雷区的全覆盖探测。所述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和布放。本实施例中,充气膜结构11的外部为圆球形或圆柱形,请参考图3和图6,可以在地面或水面随风滚动,不需要能源进行驱动,可以节省能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雷探测器3挂接所述旋转轴23上,重心位于所述旋转轴23的下方,靠近地面或水面。当所述充气排雷装置滚动时,所述排雷探测器3不会随所述旋转轴23滚动,保持向下的挂接方式,可以持续进行排雷作业。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排雷探测器3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探头31、信号处理模块33和控制模块34。本实施例中,所述探头31用于在地面或水面探测地/水雷,接收所述地/水雷反射的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3用于对所述探头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是否为地/水雷。所述控制模块34,可以向控制中心发送出所述充气排雷装置的实时位置和探测器信号,所述控制中心可以是所述充气排雷装置的终端使用者。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充气膜结构11的中轴线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盘21,所述法兰盘21卡接于所述充气膜结构11上;每个所述法兰盘21内设置有一第一轴承22,所述旋转轴2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内22。所述法兰盘21、旋转轴23以及充气膜结构11的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充气膜结构11的中轴线两端的法兰盘21固定所述旋转轴23,所述充气排雷装置11作业时,以所述旋转轴23所在的中轴线为轴在地面或水面滚动。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法兰盘21内还设置有一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轴承24与所述第一轴承22并列设置于所述法兰盘21内,所述第一轴承22位于所述充气膜结构11的内侧,所述第二轴承24位于所述充气膜结构11的外侧;所述充气膜结构11的外部还设置有推进器5,所述推进器5与所述第二轴承24相连接,包括所述中轴线一端的第一推进器和/或所述中轴线另一端的第二推进器。本实施例在所述充气膜结构11的中轴线的一侧或两侧加装推进器5,加装一个推进器时即第一推进器,加装两个推进器时即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所述推进器5通过所述法兰盘21上的第二轴承24与所述充气膜结构11相连接,用于给充气排雷装置提供动力,通过所述动力的推进而滚动,而不必完全依靠风力推动而滚动。其圆球形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圆球形结构的半剖图如图4所示;其圆柱形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圆柱形结构的半剖图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向控制模块34发送指令对所述推进器5的动力大小进行控制。当两个推进器时,终端使用者即控制中心可以向控制模块34发送对两个推进器的不同的控制指令,控制两侧推进器输出不同推力,推力差造成的扭矩迫使所述充气膜结构11发生偏转,进而实现轨迹控制,扫描整个雷区。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推进器5包括支撑轴51,螺旋桨52和螺旋桨涵道53;所述螺旋桨52设置在所述支撑轴51上;所述螺旋桨涵道53为一圆形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轴51上,包围所述螺旋桨52;所述支撑轴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4,并穿过所述第二轴承24及第一轴承22与所述旋转轴2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桨涵道53的边缘连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进器与法兰盘、轴承及选择轴的具体结合方式,其结合处的放大图如图5和图8所示。当所述充气膜结构滚动时,整个支撑结构2和排雷探测器3的重量将带动旋转轴23绕第二轴承24转动,使得排雷探测器3的方位基本保持不变,具有陀螺稳定特性,进而使得探测器3能够不受运动的影响持续探测。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充气膜结构11内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连接蓄电池32,所述蓄电池32连接所述推进器5和所述排雷探测器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与所述排雷探测器3分两层挂接于所述旋转轴23上,所述太阳能电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气排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排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膜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为圆球形或圆柱形,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旋转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沿所述充气膜结构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气膜结构相连接;以及排雷探测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挂接于所述旋转轴上,用于探测地/水雷和/或进行排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排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膜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为圆球形或圆柱形,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旋转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沿所述充气膜结构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充气膜结构相连接;以及排雷探测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挂接于所述旋转轴上,用于探测地/水雷和/或进行排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雷探测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探头、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探头,用于在地面或水面探测地/水雷,接收所述地/水雷反射的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探头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是否为地/水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控制中心发送实时位置信息和探测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膜结构的中轴线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卡接于所述充气膜结构上;每个所述法兰盘内设置有一第一轴承,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法兰盘内还设置有一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并列设置于所述法兰盘内,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充气膜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位于所述充气膜结构的外侧;所述充气膜结构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营杨燕初王生祝榕辰王旭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