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526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栓拆装套筒扳手。该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包括:壳体;相对于壳体可呈预设角度转动的,具有耳板的压把;耳板设置于壳体内;位于壳体内部,并且设置于耳板上的第一主动轮;可安装套筒的第二被动轮;以及用于传动第一主动轮和第二被动轮的传动轮组;传动轮组包括,与第一主动轮啮合的第一被动齿轮、与第二被动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第一被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内的第二驱动轴;第一主动轮的直径小于第一被动齿轮的直径;第二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被动轮的直径。使用该螺栓拆装套筒扳手拆装螺栓省力。

Bolt dismounting socket wren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rench for dis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bolts. The bolt dismounting wrench comprises a casing; a preset angle of rotation relative to the housing, with the pressure of the ear plate; the ea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inside a shell, and is arranged on the ear plate on the first driving wheel; the sleeve can be installed second passive wheel; and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ing wheel drive the driving wheel set wheel; the driving wheel group includes first driven gear, and the first driving gear and the second driven wheel gear with the second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drive gear in second drive shaft; the driving wheel diameter less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driven gear; second driving gear is the diameter of the wheel diameter is less than second. Use the bolt to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the socket wrench to save the bo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拆装套筒扳手
本技术涉及拆装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螺栓拆装套筒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抽油机在定期维修保养过程中需进行紧固、调整等方面的作业。由于抽油机上紧固螺栓有很多种规格,紧固力矩不同,有些大螺栓需要用活扳手外加加力杆紧固,因此在对抽油机进行维修保养时,操作员工需要携带很多种工具。特别在减速箱处狭小空间和抽油机上高空作业时,由于操作空间狭小,不但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不能保证紧固力度,因此操作时间长,同时使用加力杆容易造成工具脱落,增加维修保养工作的危险性。因此,亟需减少携带工具数量并且能适应不同位置及不同螺栓的紧固力度,减少所携带工具对操作空间的要求和避免工具从抽油机上部的操作台上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轻劳动强度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包括:壳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呈预设角度转动的,具有耳板的压把;所述耳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设置于所述耳板上的第一主动轮;可安装套筒的第二被动轮;以及用于传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的传动轮组;所述传动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啮合的第一被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被动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内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被动轮的直径。具体地,所述第一主动轮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内的第一驱动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啮合。更具体地,所述第一主动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线垂直的通槽,设置于所述通槽内的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弹簧两端的活动齿块;所述耳板的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齿块相配合的固定齿。具体地,所述第一主动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的第一轴承端盖。优选地,所述传动轮组包括两个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主动齿轮之间;所述两个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被动轮相啮合。具体地,所述传动轮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轴承和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轴承端盖。具体地,所述第二被动轮包括:第二被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被动齿轮内的端面具有凸块的第三驱动轴,套设在所述第三驱动轴上的第三轴承,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三轴承端盖。优选地,所述活动齿块为“L”型,并且与所述固定齿接触的侧面为圆弧形。优选地,所述压把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内,并可沿所述管体轴向移动的加力杆;设置于所述压把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压帽。优选地,所述加力杆为异径管,所述异径管的大直径端位于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间隙配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传动时增加的扭矩,减少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对螺栓的作用力,在保证螺栓的紧固力度的同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的整体效果图;图4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的活动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0、壳体;101、固定齿;102、轴承室;20、压把;201、管体;202、加力杠;203、压帽;204、耳板;30、第一主动轮;301、第一主动齿轮;3011、第一主动齿轮的键槽;302、第一驱动轴;3021、通槽;3022、第一驱动轴的键;303、第一轴承;304、弹簧;305、活动齿块;3051、活动齿块与固定齿接触的侧面;306、第一轴承端盖;40、第二被动轮;401、第二被动齿轮;402、第三驱动轴;4021、凸块;403、第三轴承;404、第三轴承端盖;50、传动轮组;501、第一被动齿轮;502、第二主动齿轮;503、第二驱动轴;504、第二轴承;505、第二轴承端盖;60、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包括:壳体10;相对于壳体10可呈一定角度转动的,具有耳板204的压把20;耳板204设置于壳体10内;位于壳体10内部,并且设置于耳板204上的第一主动轮30;可安装套筒60的第二被动轮40;以及用于传动第一主动轮30和第二被动轮40的传动轮组50;传动轮组50包括,与第一主动轮30啮合的第一被动齿轮501、与第二被动轮40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502,以及套设在第一被动齿轮501和第二主动齿轮502内的第二驱动轴503;第一主动轮30的直径小于第一被动齿轮501的直径;第二主动齿轮502的直径小于第二被动轮40的直径。本技术提供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将套筒60套在预紧的螺栓上,单方向用力旋转压把20,可以如图1所示,顺时针旋转,通过靠近压把20的第一主动轮30带动传动轮组50中的第一被动齿轮501转动,第一被动齿轮501带动第二主动齿轮502转动,第二主动齿轮502带动安装有套筒60的第二被动轮40转动,从而达到了紧固或松动螺栓的目的。由于第一主动轮30的直径小于第一被动齿轮501的直径;第二主动齿轮502的直径小于第二被动轮40的直径,因此,相对于普通螺栓套筒扳手,增加了力矩,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该螺栓拆装套筒扳手省力。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壳体10可以由两个船舱型的铸造壳体对接而成,并用螺栓紧固。还有,对于压把20相对于壳体10转动的预设角度通常为小于90°。对于压把、第一被动轮、传动轮组和第一主动轮的具体实现方式和结构将在下文中逐一叙述。此处重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特点。下面对第一主动轮3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主动轮30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01,套设在第一主动齿轮301内的第一驱动轴302,以及套设在第一驱动轴302上的第一轴承303,第一主动齿轮301与第一被动齿轮501啮合。还有,通常第一主动齿轮301的内侧沿其轴线设置有键槽3011,第一驱动轴302上设置有与键槽3011配合的键3022,使得第一驱动轴302能够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01转动。为了使第一驱动轴302与第一主动齿轮301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优选地,二者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再有,优选地,在第一驱动轴30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轴承303,配合第一驱动轴302转动,使第一主动轮30在径向方向受力平衡。此外,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第一主动轮30具有固定第一轴承303的第一轴承端盖306,第一轴承端盖306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0的相应位置处。如图1所示,在壳体10的第一轴承端盖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螺栓拆装套筒扳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可呈预设角度转动的,具有耳板(204)的压把(20);所述耳板(204)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并且设置于所述耳板(204)上的第一主动轮(30);可安装套筒(60)的第二被动轮(40);以及用于传动所述第一主动轮(30)和所述第二被动轮(40)的传动轮组(50);所述传动轮组(50)包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30)啮合的第一被动齿轮(501)、与所述第二被动轮(40)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502),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被动齿轮(501)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02)内的第二驱动轴(503);所述第一主动轮(3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501)的直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0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被动轮(40)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可呈预设角度转动的,具有耳板(204)的压把(20);所述耳板(204)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并且设置于所述耳板(204)上的第一主动轮(30);可安装套筒(60)的第二被动轮(40);以及用于传动所述第一主动轮(30)和所述第二被动轮(40)的传动轮组(50);所述传动轮组(50)包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30)啮合的第一被动齿轮(501)、与所述第二被动轮(40)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502),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被动齿轮(501)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02)内的第二驱动轴(503);所述第一主动轮(3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501)的直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0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被动轮(40)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30)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01),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01)内的第一驱动轴(302),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轴(302)上的第一轴承(303),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01)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501)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拆装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3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轴(302)上的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轴(302)的轴线垂直的通槽(3021),设置于所述通槽(3021)内的弹簧(304),以及设置于所述弹簧(304)两端的活动齿块(305);所述耳板(204)的与所述第一驱动轴(30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齿块(305)相配合的固定齿(101)。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谦赵常明王真于兴才冯峰么巨兴孟祥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