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6322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6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该径向人孔包括:人孔接管、法兰、人孔盖和回转结构;所述人孔接管用于与容器的下部连接;法兰的一端与所述人孔接管焊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人孔盖连接;所述回转结构包括:人孔盖上铰链、法兰上铰链、人孔盖下铰链和法兰下铰链、螺柱、螺母和支撑环;回转结构用于人孔盖沿螺柱旋转移动;螺柱竖直布置;所述人孔盖上铰链和所述人孔盖下铰链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人孔盖的外缘双面焊接;所述法兰上铰链和所述法兰下铰链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法兰的外缘双面焊接。所述径向人孔实现了人孔盖的轴向旋转移动,其安装拆卸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A radial manhole for the lower part of a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thod f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for the radial manhole, the manhole manhole nozzle, including: radial flange, Kong Gai and rotary structure; the manhole nozzle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the flang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nhole nozzle welding, the other end by fasteners connected with the people of Kong Gai; including the rotary structure: Kong Gai on the flange of hinge, hinge, hinge and hinge flange under Kong Gai, stud, nut and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rotary ring; Kong Gai along the stud stud rotation; the vertical arrangement; one end of the hinge on Kong Gai and the manhole cover hinge respectively. With the Kong Gai outer hinge double-sided double-sided welding; the outer en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lange of the flange and the flange welded hinge. The radial manhole realizes the axial rotation movement of the manhole cover,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manhole cover is safer,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的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
技术介绍
人孔是压力容器中广泛使用的部件之一,是压力容器一种重要的检查孔。为了方便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裂纹、变形、腐蚀等问题,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压力容器应设置人孔。其中,常见的需要设置人孔的压力容器包括反应器、合成塔、吸收塔、反应釜、硫化罐和球罐等。在一些石油化工装置中,为了操作方便,需要在容器下部凸形封头或卧式圆筒壳下部设置径向人孔。由于此时无法采用垂直吊盖人孔,通过采用图1、图2所示的回转盖人孔结构。但在检修时,这种结构的人孔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人孔盖开启时,人孔盖(一般为128kg~360kg)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回转掉落,具有较大冲击落力,易于伤人,因此该过程不易于操作,安全风险较大;2)在人孔盖闭合时,需将垂直状态的人孔盖旋转回水平状态,这样操作的安装难度和安全风险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该径向人孔能实现人孔盖的轴向旋转移动,从而降低径向人孔的安装难度以及人孔盖开启、关闭的风险性。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所述径向人孔包括:人孔接管、法兰、人孔盖和回转结构;其中,所述人孔接管用于与容器的下部连接;所述法兰的一端与所述人孔接管焊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人孔盖连接;所述回转结构包括:人孔盖上铰链、法兰上铰链、人孔盖下铰链和法兰下铰链、螺柱、螺母和支撑环;所述回转结构用于人孔盖沿螺柱旋转移动;所述螺柱竖直布置;所述人孔盖上铰链、法兰上铰链、人孔盖下铰链和法兰下铰链均为弯折结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和所述人孔盖下铰链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人孔盖的外缘双面焊接;所述法兰上铰链和所述法兰下铰链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法兰的外缘双面焊接;且所述人孔盖上铰链、法兰上铰链、人孔盖下铰链和法兰下铰链的另一端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螺柱水平套接;套接在所述螺柱上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和法兰上铰链之间,以及所述人孔盖下铰链和法兰下铰链之间分别通过所述支撑环支撑;所述螺母紧固于所述螺柱的上、下两端,用于固定所述人孔盖上铰链和所述法兰下铰链。优选地,所述人孔接管选自无缝接管或厚壁锻焊补强管。优选地,所述螺柱的中心与所述法兰的外缘的距离为35~50mm。优选地,所述人孔盖上铰链、人孔盖下铰链、所述法兰盖上铰链和法兰下铰链分别由平板折弯形成,所述平板的厚度为16~46mm。进一步优选地,水平套接在所述螺柱上的平板表面为长方形,双面焊接在所述法兰或所述人孔盖上的平板表面为五边形。更优选地,所述长方形的宽度为80~120mm。优选地,所述螺柱上端的所述螺母的上表面与所述螺柱周向连续焊接。优选地,所述回转结构还包括开口销,所述开口销设置在所述螺柱的下端,用于防止下端所述螺母的松动。优选地,所述人孔盖上设置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实现了人孔盖的轴向旋转移动,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其安装拆卸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的A向旋转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示例性的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的A向旋转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的平板的表面形状。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的一种示例性应用。附图标记说明1-容器;2-人孔接管;3-法兰;4-人孔盖;5-紧固件;6-人孔盖上铰链;7-法兰上铰链;8-人孔盖下铰链;9-法兰下铰链;10-螺柱;11-开口销;12-螺母;13-支撑环;1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说明,描述所述径向人孔各部件方位的术语(例如“竖直”、“水平”、“上”、“下”等)均是以所述径向人孔安装在所述容器1上为基准的。根据示例性的用于压力容器下部的水平盖人孔,如图3和图4所示,该径向人孔包括:人孔接管2、法兰3、人孔盖4和回转结构;其中,所述人孔接管2用于与容器1的下部连接;所述法兰3的一端与所述人孔接管2焊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5与所述人孔盖4连接;所述回转结构包括: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法兰下铰链9、螺柱10、螺母12和支撑环13;所述回转结构用于人孔盖4沿螺柱10旋转移动;所述螺柱10竖直布置;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均为弯折结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所述人孔盖下铰链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人孔盖4的外缘双面焊接;所述法兰上铰链7和所述法兰下铰链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法兰3的外缘双面焊接;且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的另一端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螺柱10水平套接;套接在所述螺柱10上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法兰上铰链7之间,以及所述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之间分别通过所述支撑环13支撑;所述螺母12紧固于所述螺柱10的上、下两端,用于固定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所述法兰下铰链9。本技术中,所述容器1通常选自压力容器,所述容器1的下部不包括容器1的底部。按照本技术,所述人孔接管2可以根据容器1所需的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进行选择。优选情况下,所述人孔接管2选自无缝接管或厚壁锻焊补强管。按照本技术,可以根据法兰标准选择不同等级的法兰3和人孔盖4(即,法兰盖),以保证人孔部件满足容器1的强度、密封性和功能性的要求。其中,根据所述人孔接管2的长度,所述法兰3可以包括或不包括法兰颈部分。所述紧固件5为本领域所熟知,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垫片。通常地,所述垫片的厚度为4~5mm。本技术中,所述螺柱10应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以满足需要的抗弯抗剪强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螺柱10的中心与所述法兰4的外缘的距离为35~50mm。本技术中,所述孔盖上铰链6和人孔盖下铰链8起到支撑人孔盖4的作用,所述法兰上铰链7和法兰下铰链9起到支撑定位用的螺柱10的作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人孔盖下铰链8、法兰盖上铰链6和法兰下铰链8分别由平板弯折而成,所述平板的厚度通常为16~46mm。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结合图5所示,水平套接在所述螺柱10上(水平部分)的平板表面为长方形,周向双面焊接在所述法兰3或所述人孔盖4上(弯折部分)的平板表面为五边形。所述水平部分上设有用于套接螺柱10的圆孔。更优选地,所述长方形的宽度为80mm~120mm。按照本技术,所述平板的水平部分与弯折部分的夹角取决于所述径向人孔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取钝角),两者的取值应该相同。本技术中,拆卸所述紧固件5后,所述孔盖上铰链6和人孔盖下铰链8的水平部分能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其特征在于,该径向人孔包括:人孔接管(2)、法兰(3)、人孔盖(4)和回转结构;其中,所述人孔接管(2)用于与容器(1)的下部连接;所述法兰(3)的一端与所述人孔接管(2)焊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5)与所述人孔盖(4)连接;所述回转结构包括: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螺柱(10)、螺母(12)和支撑环(13);所述回转结构用于人孔盖(4)沿螺柱(10)旋转移动;所述螺柱(10)竖直布置;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均为弯折结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所述人孔盖下铰链(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人孔盖(4)的外缘双面焊接;所述法兰上铰链(7)和所述法兰下铰链(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法兰(3)的外缘双面焊接;且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的另一端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螺柱(10)水平套接;套接在所述螺柱(10)上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法兰上铰链(7)之间,以及所述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之间分别通过所述支撑环(13)支撑;所述螺母(12)紧固于所述螺柱(10)的上、下两端,用于固定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所述法兰下铰链(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容器下部的径向人孔,其特征在于,该径向人孔包括:人孔接管(2)、法兰(3)、人孔盖(4)和回转结构;其中,所述人孔接管(2)用于与容器(1)的下部连接;所述法兰(3)的一端与所述人孔接管(2)焊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5)与所述人孔盖(4)连接;所述回转结构包括: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螺柱(10)、螺母(12)和支撑环(13);所述回转结构用于人孔盖(4)沿螺柱(10)旋转移动;所述螺柱(10)竖直布置;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均为弯折结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所述人孔盖下铰链(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人孔盖(4)的外缘双面焊接;所述法兰上铰链(7)和所述法兰下铰链(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法兰(3)的外缘双面焊接;且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法兰上铰链(7)、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的另一端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螺柱(10)水平套接;套接在所述螺柱(10)上的所述人孔盖上铰链(6)和法兰上铰链(7)之间,以及所述人孔盖下铰链(8)和法兰下铰链(9)之间分别通过所述支撑环(13)支撑;所述螺母(12)紧固于所述螺柱(10)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良瑾夏少青闫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