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564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通过使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和导电材料混合并对其进行成型来制造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本申请要求2015年10月1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43386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通过使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和导电材料混合并对其进行成型来制造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在汽车行业,为了通过对产品赋予各种颜色来提高美感,进行涂装工艺。具体而言,将在组装线所组装的车身传送到涂装线来进行赋予所需颜色的涂装工序。上述涂装工艺按照底漆、面漆、干燥及透明涂装的工艺顺序进行,其中,又称底漆涂装工艺的底漆工艺是指在面漆工艺之前的用于赋予防腐效果和涂料的粘附性的工艺,在此基础上,在面漆工艺能够赋予所需的颜色。面漆工艺中所使用的方法之一的静电涂装是对喷雾状态的涂料赋予电荷并对被涂装物施加高电压来吸附涂料的涂装法。具体而言,对被涂装物施加阳极并对喷雾装置施加阴极,使所喷射的涂料粒子带(-)静电,从而将涂料粒子吸附于被涂装物。静电涂装与一般喷漆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涂料损失小,涂装膜的质量或性能优异,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与被涂装物的大小无关地可以进行涂装。为了对塑料采用上述静电涂装方式,不可避免地伴随对被涂装物的导电性处理,为此,在底漆工艺中需要进行用于赋予导电性的底漆处理。然而,上述底漆处理存在如下问题:因进一步要求为此的设备、空间和成本而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如果涂装膜的质量根据底漆厚度变得不同或对被涂装物的表面没有均匀地实现底漆处理,静电涂装效率就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根据该方法,通过在对塑料基底进行静电涂装时确保基底本身的导电性并省略导电底漆处理来能够提高经济性、生产率、操作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成型来制成碳纳米管颗粒;步骤(b),通过混合0.1至10重量%的所述碳纳米管颗粒、0.1至20重量%的炭黑及70至99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来制成导电性树脂组合物;及步骤(c),对所述导电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成型可以通过将所述碳纳米管粉末注入到旋转式压片机并施加压力来进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可以为100㎏/cm3至700㎏/cm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压片机的冲孔尺寸可以为1㎜至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压片机的转盘的转速可以为10rpm至60rpm。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在所述碳纳米管颗粒中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可以等于或小于50nm,且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100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的体积密度可以为50㎏/m3至800㎏/m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炭黑的比表面积可以为30m2/g至300m2/g,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可以等于或小于600cc/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炭黑的平均粒径可以等于或小于1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可以为橡胶增强苯乙烯类树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增强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为选自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丙烯腈-丙烯酸橡胶-苯乙烯共聚物(AAS)树脂及丙烯腈-乙烯丙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AES)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成型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注塑成型或其组合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混合作为导电材料的碳纳米管颗粒和炭黑而成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进行成型来制成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从而,可以对塑料基底本身赋予高导电性,且通过省略在对现有非导电基底进行静电涂装时伴随的导电底漆处理来能够提高经济性、生产率及操作性。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与聚合物树脂配合时,使用成型成颗粒状的碳纳米管,从而能够解决由于直接使用粉末状碳纳米管导致的现有技术的飞散问题和对工作者的健康危害问题,并且,通过防止因与聚合物树脂之间的密度差引起的分层现象来可以实现具有均匀的导电性和机械物性的最终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非限定于所述效果,应当理解,包括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的说明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中能够推论出的所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制造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所阐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为了说明的简明,与描述无关的部分被省略,并且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在整个说明书中,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连接”时,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还包括在中间具备其他元件“间接连接”的情况。并且,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时,当术语“包括”被用在本说明书中时,指定陈述的元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的存在或添加。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步骤(a),通过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成型来制成碳纳米管颗粒;步骤(b),通过混合0.1至10重量%的所述碳纳米管颗粒、0.1至20重量%的炭黑及70至99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来制成导电性树脂组合物;及步骤(c),对所述导电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碳纳米管和炭黑为用来对作为非导体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赋予导电性的材料,通过对混合上述碳纳米管和炭黑而成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来获得的塑料基底也可以被赋予导电性,尤其,显著减少基底的表面电阻,从而能够提高静电涂装的效率。所述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的例子包括电弧放电法、热解法、激光沉积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及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等,但合成方法不受限制而制成的所有碳纳米管都可使用。并且,所述碳纳米管根据壁数可以为选自由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及层叠多个切去顶端的圆锥形石墨烯而成的中空管状碳纳米纤维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可以为经济性良好的多壁碳纳米管,但不限于此。在所述步骤(a)中,如果使用粉末状碳纳米管,就存在由于低体积密度导致的飞散问题和由此伴随的人体健康危害问题,因此,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可以使用通过将碳纳米管粉末成型成颗粒状来提高体积密度的碳纳米管颗粒。如果通过配合所述碳纳米管颗粒和聚合物树脂来制成导电性复合材料,就通过将两者的大小和形状调节为近似来能够提高分散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各部位的导电性和机械物性的偏差最小化,以与如弯曲、曲面、凹凸等形状无关地能够实现均匀的物性。具体而言,复合材料的制造所使用的聚合物树脂主要是具有颗粒状,因此,通过调节碳纳米管颗粒的直径、厚度、体积密度等并投入到挤出机来可以抑制因聚合物树脂与碳纳米管颗粒之间的大小差或密度差造成的分层现象。为了制造所述碳纳米管颗粒,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成型可以通过将所述碳纳米管粉末注入到旋转式压片机并施加压力来进行。所述旋转式压片机可以为通常用于制造药品或食品等的片剂的压片机。如果利用所述旋转式压片机来制造碳纳米管颗粒,无需添加溶剂或添加剂而仅可使用碳纳米管粉末,从而可以防止作为最终产品的所述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物性降低。另外,在所述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成型来制成碳纳米管颗粒;步骤(b),通过混合0.1至10重量%的所述碳纳米管颗粒、0.1至20重量%的炭黑及70至99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来制成导电性树脂组合物;及步骤(c),对所述导电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14 KR 10-2015-01433861.一种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成型来制成碳纳米管颗粒;步骤(b),通过混合0.1至10重量%的所述碳纳米管颗粒、0.1至20重量%的炭黑及70至99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来制成导电性树脂组合物;及步骤(c),对所述导电性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成型通过将所述碳纳米管粉末注入到旋转式压片机并施加压力来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为100㎏/cm3至700㎏/cm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压片机的冲孔尺寸为1㎜至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压片机的转盘的转速为10rpm至60rp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涂装用塑料基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湖水李玩睲金东焕
申请(专利权)人: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