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849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电视背灯驱动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液晶电视LED背灯调光时的过冲电流可能会损坏背灯和调光MOS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地线、变压器、LED灯组和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MOS管、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压器的同名端反向,实现背灯电压负向输出,减小了过冲电流从而保护了背灯和调光MOS管,适用于液晶电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电视技术,特别涉及液晶电视背灯驱动技术。
技术介绍
液晶电视背光系统从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外置电极荧光灯(EEFL)已发展到现在的LED,LED与传统的灯管背光比,有功耗低、体积小等优势。在LED背灯驱动电路拓扑结构上,比较多的是用AC-DC产生DC电压,再通过DC-DC的BOOST升压驱动背灯,这种电路拓扑应用比较成熟。在BOOST驱动LED背灯电路系统中,一般液晶电视会采用PWM数字调光方式,该调光方式的电路主要特点是采用调光MOS管,这里为第一MOS管Q1,控制背灯电流的通断,背灯电流在调光期间是在最大值和0之间开关变化,其电路图参见图1,具体为: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三引脚,阴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直流输入电压,负极连接地线,变压器的第四引脚连接地线,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五引脚,阴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地线,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连接第四电容C4的正极和LED灯组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负极连接地线,LED灯组的负极连接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地线,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引脚DRV,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地线,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的升压控制引脚BOOST。该方式调光电流开通时,由于背灯设计的方案不同,有部分会在背灯中产生比较大的过冲电流,这种过冲电流有可能损坏背灯和调光MOS管,即第一MOS管Q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解决传统液晶电视LED背灯调光时的过冲电流可能会损坏背灯和调光MOS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地线、变压器、LED灯组和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MOS管、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直流供电模块连接变压器,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变压器的第六引脚,阳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地线,LED灯组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正极连接地线,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源极连接地线,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进一步的是,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六引脚为同名端。进一步的是,所述背灯驱动控制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恒流驱动LED灯组。进一步的是,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具体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直流输入电压,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三引脚,阴极连接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直流输入电压,负极连接地线,变压器的第四引脚连接地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变压器的同名端反向,实现了背灯电压的负向输出,减小了液晶电视背灯调光的过冲电流从而保护了背灯和调光MOS管。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液晶电视背灯驱动控制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其中,D1为第一二极管,D2为第二二极管,D3为第三二极管,D4为第四二极管,C1为第一电容,C2为第二电容,C3为第三电容,C4为第四电容,Q1为第一MOS管,即调光MOS管,Q2为第二MOS管,L1为第一电感,VCC为直流输入电压,DRV为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引脚,BOOST为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的升压控制引脚,1为变压器的第一引脚,2为变压器的第二引脚,3为变压器的第三引脚,4为变压器的第四引脚,5为变压器的第五引脚,6为变压器的第六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由直流供电模块、地线、变压器、LED灯组、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第一MOS管Q1、第二电容C2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其中,直流供电模块连接变压器,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变压器的第六引脚,阳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地线,LED灯组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正极连接地线,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源极连接地线,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实施例本实施例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地线、变压器、LED灯组、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第一MOS管Q1、第二电容C2和第二二极管D2,其电路示意图参见图2。其中,直流供电模块连接变压器,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变压器的第六引脚,阳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地线,LED灯组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正极连接地线,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源极连接地线,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上述电路中,变压器的第一引脚1、第四引脚4和第六引脚6为同名端;背灯驱动控制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脚DRV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直流供电模块具体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直流输入电压,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三引脚,阴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直流输入电压,负极连接地线,变压器的第四引脚连接地线。实际应用中,使用本专利技术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控制电路,可达到如下效果:a.本专利技术第一MOS管Q1在PWM调光信号控制下开通,由于第一MOS管Q1源极接地,那么第一MOS管Q1的漏极同样接地(忽略导通压降),此时的LED灯组正极也接地;b.LED灯组的负极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由于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绕组同名端反向,因此第二二极管D2输出负电压,即LED灯组负极电压低于地电压,此时LED灯组导通发光,第一MOS管Q1中有背灯电流流过;c.第一MOS管Q1是零电压开通,同时由于变压器限制了背灯电流的突变,因此在LED灯组和第一MOS管Q1中不会产生过冲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地线、变压器、LED灯组和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MOS管、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直流供电模块连接变压器,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变压器的第六引脚,阳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地线,LED灯组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正极连接地线,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源极连接地线,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地线、变压器、LED灯组和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MOS管、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直流供电模块连接变压器,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变压器的第六引脚,阳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地线,LED灯组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正极连接地线,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五引脚,源极连接地线,栅极连接背灯驱动控制电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