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7322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其包括一金属主体,其一端电性导接有一接触件,该接触件一端固定于金属主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出金属主体,一内塞设于金属主体内,且该内塞与接触件位于金属主体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依次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和一第三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防水胶圈,于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防水胶圈,一塑胶外壳包覆于金属主体外,从而实现多重防水,以达到防水等级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尤指一种防水等级高的防水公端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连接器电性导通的性能基本都能满足后,为了匹配电子产品体积变小的趋势,研发工作者将连接器做的越来越薄型化,所以现在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比如手机、笔记本等,体积都越来越小,克服了这个难题后,现在连接器的研发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防水,比如现在人们携带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不管是去厨房也好,甚至是游泳的时候,人们都带着个手机,游泳的时候就买个套子把手机装起来,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容易发生渗水的情况,利用套子装设的手段也极其不便,故业界的研发同仁,都在致力于解决防水的问题,由于水的渗透力很强,所以防水技术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想要达到防水等级7、8级,那就更加需要研发工作者付诸长期的努力,并实践。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防水公端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设置内塞进行多重防水,以达到高等级防水目的的防水公端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其包括一金属主体,其一端电性导接有一接触件,该接触件一端固定于金属主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出金属主体,一内塞设于金属主体内,且该内塞与接触件位于金属主体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依次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和一第三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防水胶圈,于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防水胶圈,一塑胶外壳包覆于金属主体外。进一步地,于第三凸出部远离第二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第三防水胶圈,于第一凸出部远离第一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第四防水胶圈。进一步地,第一凸出部靠近第一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对应地,第一防水胶圈设有一倾斜面,第二凸出部靠近第二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对应地,第二防水胶圈设有一倾斜面,第三凸出部靠近第三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对应地,第三防水胶圈设有一倾斜面。进一步地,第一凸出部与第一防水胶圈和第四防水胶圈之间为挤压接触,第二凸出部与第一防水胶圈和第二防水胶圈之间为挤压接触,第三凸出部与第二防水胶圈和第三防水胶圈之间为挤压接触。进一步地,第一防水胶圈、第二防水胶圈、第三防水胶圈和第四防水胶圈均向外突出于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进一步地,于第四防水胶圈远离第一凸出部的一端设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环绕设于内塞的外壁面。进一步地,于内塞和接触件的连接处设有一密封圈,且于接触件和密封圈之间的间隙点胶。进一步地,于金属主体远离接触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螺丝,该螺丝用以对内塞进行限位。进一步地,螺丝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错开设置于金属主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接触件为弹性式,由一金属板材冲压卷曲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防水公端连接器中,利用设置内塞与接触件位于金属主体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依次具有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第一防水胶圈,于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具有第二防水胶圈,从而实现多重防水,以达到防水等级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水公端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水公端连接器中去除塑胶外壳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水公端连接器中内塞和防水胶圈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金属主体1接触件2内塞3第一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2第三凸出部33第一防水胶圈34第二防水胶圈35第三防水胶圈36第四防水胶圈37倾斜面38挡止部39塑胶外壳4密封圈5螺丝6【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3,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其包括一金属主体1,其一端电性导接有一接触件2,接触件2为弹性式,由一金属板材冲压卷曲形成,成型简单,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接触件2为筒状式结构。该接触件2一端固定于金属主体1内,另一端向外延伸出金属主体1,一内塞3设于金属主体1内,且该内塞3与接触件2位于金属主体1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3依次具有一第一凸出部31、一第二凸出部32和一第三凸出部33,第一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1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31和第二凸出部32之间具有一第一防水胶圈34,于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之间具有一第二防水胶圈35,一塑胶外壳4包覆于金属主体1外,于第三凸出部33远离第二防水胶圈35的一侧设有一第三防水胶圈36,于第一凸出部31远离第一防水胶圈34的一侧设有一第四防水胶圈37。请参见图1至图3,进一步地,第一凸出部31靠近第一防水胶圈34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38,对应地,第一防水胶圈34设有一倾斜面38,第二凸出部32靠近第二防水胶圈35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38,对应地,第二防水胶圈35设有一倾斜面38,第三凸出部33靠近第三防水胶圈36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38,对应地,第三防水胶圈36设有一倾斜面38。第一凸出部31与第一防水胶圈34和第四防水胶圈37之间为挤压接触,第二凸出部32与第一防水胶圈34和第二防水胶圈35之间为挤压接触,第三凸出部33与第二防水胶圈35和第三防水胶圈36之间为挤压接触,倾斜面38的配合加上挤压接触,水即使在高压环境下,也不会发生渗透,密封防水效果佳。第一防水胶圈34、第二防水胶圈35、第三防水胶圈36和第四防水胶圈37均向外突出于第一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这样当第一防水胶圈34、第二防水胶圈35、第三防水胶圈36和第四防水胶圈37受到挤压时,可以部分材料进入第一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的上方,实现更全面的防水覆盖。于第四防水胶圈37远离第一凸出部31的一端设有一挡止部39,该挡止部39环绕设于内塞3的外壁面,挡止水从后端进入。请参见图1至图3,此外,于内塞3和接触件2的连接处设有一密封圈5,且于接触件2和密封圈5之间的间隙点胶(未图示),多重保险的防水手段。于金属主体1远离接触件2的一端设有一螺丝6,该螺丝6用以对内塞3进行限位,本实施例螺丝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错开设置于金属主体1的两侧,可以防止内塞3位移,并且两个螺丝6错开设置,固定更稳。请参见图1至图3,上述防水公端连接器中,利用设置内塞3与接触件2位于金属主体1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3依次具有第一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第一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1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31和第二凸出部32之间具有第一防水胶圈34,于第二凸出部32和第三凸出部33之间具有第二防水胶圈35,从而实现多重防水,以达到防水等级高的效果。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主体,其一端电性导接有一接触件,该接触件一端固定于金属主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出金属主体,一内塞设于金属主体内,且该内塞与接触件位于金属主体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依次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和一第三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防水胶圈,于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防水胶圈,一塑胶外壳包覆于金属主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主体,其一端电性导接有一接触件,该接触件一端固定于金属主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出金属主体,一内塞设于金属主体内,且该内塞与接触件位于金属主体内的一端接触,该内塞依次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和一第三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均分别抵接金属主体的内壁,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防水胶圈,于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防水胶圈,一塑胶外壳包覆于金属主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第三凸出部远离第二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第三防水胶圈,于第一凸出部远离第一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第四防水胶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出部靠近第一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对应地,第一防水胶圈设有一倾斜面,第二凸出部靠近第二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对应地,第二防水胶圈设有一倾斜面,第三凸出部靠近第三防水胶圈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对应地,第三防水胶圈设有一倾斜面。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恒芯源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