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327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1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模上下运动;还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第九工位;第十工位;第十一工位;第十二工位;第十三工位;第十四工位;第十五工位以及落料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成的马达壳可有效提高其内壁光洁度和垂直度;且提高最终成品的管口的圆柱度以提高产品的铆合力。

Machining mould for moto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shell mol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upper mold movement; also includes the first station; second stations; third stations; fourth stations; Fifth stations; Sixth stations; seventh stations; eighth stations; Ninth stations; tenth station; eleventh stations; twelfth stations; thirteenth stations; fourteenth stations; fifteenth station and blanking station. The motor shell made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ner wall smoothness and verticality, and can improve the cylinder joint of the end product to increase the riveting forc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
本技术涉及马达壳加工
,尤其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马达壳生产工艺中,往往是通过简单的冲压制成的,如此制成的马达壳孔内壁的光洁度和垂直度不够;且冲裁面的踏角较大,装配轴芯不方便,容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其通过可对待加工工件连续多次冲压,制成的马达壳内壁光洁度以及垂直度较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模上下运动;还包括,第一工位,该第一工位设有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一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两个第一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冲头的外侧;第二工位,该第二工位处设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二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二缺口,该两个第二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二冲头的外侧;第三工位,该第三工位处设有第三冲头以及第三凹模,第三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三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三冲头与第三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工位,该第四工位处设有第四冲头以及第四凹模,第四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四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四冲头与第四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三凹模的腔体;第五工位,该第五工位处设有第五冲头以及第五凹模,第五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五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五冲头与第五凹模形状匹配;第五凹模的腔体小于第四凹模的腔体;第六工位,该第六工位处设有第六冲头以及第六凹模,第六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六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六冲头与第六凹模形状匹配;第六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五凹模的腔体;第七工位,该第七工位处设有第七冲头以及第七凹模,第七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七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七冲头与第七凹模形状匹配;第七凹模的腔体小于第六凹模的腔体;第八工位,该第八工位处设有第八冲头以及第八凹模,第八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八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八冲头与第八凹模形状匹配;第八凹模的腔体大于第七凹模的腔体;第九工位,该第九工位处设有第九冲头,第九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九冲头的外径大于第八凹模的外径;第十工位,该第十工位处设有第十冲头,第十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冲头的外径小于第九冲头的外径;第十一工位,该第十一工位处设有第十一冲头,第十一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一冲头的外径小于第十冲头的外径;第十二工位,该第十二工位处设有第十二冲头,第十二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二冲头的外径小于第十一冲头的外径;第十三工位,该第十三工位处设有多个第十三冲头,多个第十三冲头均固设于上模上并绕一中心轴线圆周阵列;第十四工位,该第十四工位处设有第十四冲头,第十四冲头固设于上模上;第十五工位,该第十五工位处设有第十五冲头,第十五冲头固设于上模上,第十五冲头的外径于第十四冲头的外径相同;落料工位,该落料工位设有落料冲头,该落料冲头固设于上模上。优选的,第五工位以及第六工位之间设有第一散热工位;第六工位以及第七工位之间设有第二散热工位;第十一工位以及第十二工位之间设有第三散热工位;第十二工位与第十三工位之间设有第四散热工位。优选的,还包括第十六工位,该十六工位位于十五工位以及落料工位之间;第十六工位处设有第十六冲头,第十六冲头固设于上模上,第十六冲头的外径于第十五冲头的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有导向孔,上模上设有导柱,导柱用于插装于导向孔内以引导上模的上下运动;所述各个工位均一一对应设有所述导向孔和导柱。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第九工位、第十工位、第十一工位、第十二工位、第十三工位、第十四工位、第十五工位以及落料工位沿上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使待加工的工件依次经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第九工位、第十工位、第十一工位、第十二工位、第十三工位、第十四工位以及第十五工位,且各个工位均设有相应的冲头以及对应的凹模,可对工件进行多次连续冲压,然后通过落料工位将十五工位完成的半成品冲下以形成成品,如此制成的马达壳内壁光洁度以及垂直度较高且冲裁面的踏角较小,提高成品质量。与此同时,由于用于冲压孔位的圆柱度不同,在连续的冲压之后,孔位的圆柱度会被逐步修正,因而可提高最终成品的管口的圆柱度以提高产品的铆合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马达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马达壳成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马达壳成品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上模;200、下模;10、第一半成品;11、第二半成品;13、第三半成品;14、第四半成品;15、第五半成品;16、第六半成品;17、第七半成品;18、第八半成品;19、第九半成品;20、第十半成品;21、第十一半成品;22、第十二半成品;23、第十三半成品;24、第十四半成品;25、第十五半成品;26、最终成品;27、余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00、下模200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模100上下运动;还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八工位、第九工位、第十工位、第十一工位、第十二工位、第十三工位、第十四工位、第十五工位以及落料工位,具体的是,在该第一工位设有第一冲头,且在第一冲头固定于上模100上;第一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两个第一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冲头的外侧,通过第一冲头冲压待加工的工件可形成一第一半成品10,由于第一冲头的两侧设两个第一缺口,在向下冲压时,无缺口部分完全冲剪,而第一缺口对应的部分因为刃口缺损而无法进行冲剪,故形成的第一半成品10外周具有两个第一缺口。此后,第一半成品10进入第二工位,在第二工位处设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固定于上模100上,第二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二缺口,该两个第二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二冲头的外侧,同样的,由于第二冲头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缺口,在向下冲压时,无缺口部分完全冲剪,而第二缺口对应的部分因为刃口缺损而无法进行冲剪,故形成的第二半成品11外周具有两个第二缺口,在进行冲压时,使两个第二缺口与两个第一缺口对应形成的第一缺口交错分布。如此经过上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后,可在待加工的工件上形成一可加工区域,避免整个加工工料面积过大而引起冲裁面褶皱。此后,使第二半成品11进入第三工位处,在第三工位处设有第三冲头以及第三凹模,第三冲头固定于上模100上,第一凹模固定于下模200上;该第三冲头与第三凹模形状匹配,如此可形成一第三半成品13,而其第三半成品13的底端与第三凹模结构匹配,形成一向下凸起的第一凸台。然后再使第三半成品13依次进入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以及第七工位,且第四工位处设有第四冲头以及第四凹模,第四冲头固定于上模100上,第四凹模固定于下模200上;该第四冲头与第四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三凹模的腔体。同样的,第五工位处设有第五冲头以及第五凹模,第五冲头固定于上模100上,第五凹模固定于下模200上;该第五冲头与第五凹模形状匹配;第五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五凹模的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模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工位,该第一工位设有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一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两个第一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冲头的外侧;第二工位,该第二工位处设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二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二缺口,该两个第二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二冲头的外侧;第三工位,该第三工位处设有第三冲头以及第三凹模,第三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三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三冲头与第三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工位,该第四工位处设有第四冲头以及第四凹模,第四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四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四冲头与第四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三凹模的腔体;第五工位,该第五工位处设有第五冲头以及第五凹模,第五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五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五冲头与第五凹模形状匹配;第五凹模的腔体小于第四凹模的腔体;第六工位,该第六工位处设有第六冲头以及第六凹模,第六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六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六冲头与第六凹模形状匹配;第六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五凹模的腔体;第七工位,该第七工位处设有第七冲头以及第七凹模,第七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七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七冲头与第七凹模形状匹配;第七凹模的腔体小于第六凹模的腔体;第八工位,该第八工位处设有第八冲头以及第八凹模,第八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八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八冲头与第八凹模形状匹配;第八凹模的腔体大于第七凹模的腔体;第九工位,该第九工位处设有第九冲头,第九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九冲头的外径大于第八凹模的外径;第十工位,该第十工位处设有第十冲头,第十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冲头的外径小于第九冲头的外径;第十一工位,该第十一工位处设有第十一冲头,第十一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一冲头的外径小于第十冲头的外径;第十二工位,该第十二工位处设有第十二冲头,第十二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二冲头的外径小于第十一冲头的外径;第十三工位,该第十三工位处设有多个第十三冲头,多个第十三冲头均固设于上模上并绕一中心轴线圆周阵列;第十四工位,该第十四工位处设有第十四冲头,第十四冲头固设于上模上;第十五工位,该第十五工位处设有第十五冲头,第十五冲头固设于上模上,第十五冲头的外径于第十四冲头的外径相同;落料工位,该落料工位设有落料冲头,该落料冲头固设于上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模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工位,该第一工位设有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一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两个第一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一冲头的外侧;第二工位,该第二工位处设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二冲头上设有两个第二缺口,该两个第二缺口对称分布于第二冲头的外侧;第三工位,该第三工位处设有第三冲头以及第三凹模,第三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三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三冲头与第三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工位,该第四工位处设有第四冲头以及第四凹模,第四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四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四冲头与第四凹模形状匹配;第四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三凹模的腔体;第五工位,该第五工位处设有第五冲头以及第五凹模,第五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五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五冲头与第五凹模形状匹配;第五凹模的腔体小于第四凹模的腔体;第六工位,该第六工位处设有第六冲头以及第六凹模,第六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六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六冲头与第六凹模形状匹配;第六凹模的腔体小于第五凹模的腔体;第七工位,该第七工位处设有第七冲头以及第七凹模,第七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七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七冲头与第七凹模形状匹配;第七凹模的腔体小于第六凹模的腔体;第八工位,该第八工位处设有第八冲头以及第八凹模,第八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八凹模固定于下模上;该第八冲头与第八凹模形状匹配;第八凹模的腔体大于第七凹模的腔体;第九工位,该第九工位处设有第九冲头,第九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九冲头的外径大于第八凹模的外径;第十工位,该第十工位处设有第十冲头,第十冲头固定于上模上;第十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迪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